在读书村,听丁老师讲文学

关注“读书村”:每天十分钟,打开文学的美好
记读书村文学讲座
作者|王旭清
2018年9月,丁小村老师给读书村的作者举办线上写作交流讲座,这个讲座是纯公益。初讲从“写作中如何突破瓶颈”到最后一讲“文学阅读的三个层面”,应该说是七期。第二期讲座我无缘接受授导,这必然是一个遗憾。这些讲座,无疑渗透着主持人的心血。在这样一个大背景大时代大数据下,好多有名望的人只是为了金钱和利益去走秀,谈不上启人心智。比如说一节艺术课时可能收费五百块,名气高的或者远不止这些。如果照这样计算,我们丁老师光这七讲的课时就能发个小财,可他分文不取,而且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毅然决然的准时开讲。这品德是何等的高尚?与那些只要有出场费,啥话敢说啥事敢办的名人相比,一下子就浊清自分了。冬去春来,一晃就过去了三个年头。这三年来,我一直想写写聆听之后的收获和感悟,可总是有很美的借口,一拖再拖,这一拖让春花都三开三落了。
???铺开整理好的册子,读着熟悉的文字,我仿佛进入到三年前的听课状态,丁老师略带沙哑的嗓音再次在我的耳边响起。手机连着你我他,更连着丁老师满腔的热情和殷切的期望。他说:“下大力气,定个计划,超过一些人,不一定是汪曾祺,但可以是丁小村”。这是何等的谦逊和情真意切?在“汪曾祺说文学和语言”的八十句话中,丁老师更是逐句逐字详解,引经聚典,流露出对汪曾祺语言的喜爱和对我们大家的深深真情。试问:又有哪个大家能有这样的胸襟和气度呢?八十句中的第十句似响鼓振动着我的耳膜,又如重锤重重的擂在我的心上。汪曾祺这样说道:“有些青年作家不大愿意读中国的古典作品,我说句不大恭敬的话,他的作品为什么语言不好,就是他作品后面文化积淀太少,几乎就是普通的大白话。作家不读书是不行的”。哎呦,我觉得我脸红啊,我简直就是个睁眼瞎子,还谈什么写作。
文学未必是实用的,但文学可以成为一泓滋润心灵的干净泉水
???在第四期讲座中,丁老师于我们交流写作理念上的五个问题,确实是一针见血。这正是我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有可能是我们大多数作者普遍存在的现象。丁老师分门别类,对这五个方面做了详解。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毕竟这是书本上学不到,写作中悟不到的秘籍。他说:“我们怎么看职业写作和非职业写作;怎么调整观念和心态;要弄清什么是技,什么是艺的概念;在互联网时代怎样阅读和写作;文学在当今,在过去或者未来他可能会是什么样子”。丁老师举例论证,从国内的网红作家唐家三少、大师级作家沈从文说到国外的川端康成、福克纳等著名大家。听着丁老师的解疑答惑,对照自己的思想深处,让我跳出了认知上的误区。美国好莱坞编剧大师麦基说:“不把双脚踏进现实生活,你无法写出好东西。要想成为一个作家,你必须得愿意每天工作,在未来的十年保持耕耘,并且失败。年复一年,你得写出好多没有人想要的东西,直到掌握故事形式和手艺”。丁老师对症下药,他说:“好多作者经常爱说的一句话就是:’反正我又不靠这个吃饭,我又不是职业作家,我连作协会员都不是,我想怎么来就怎么来’。这些说法确实是个认识和见识的问题”。是啊,只有把自己当做一个职业的写作者,这样才能树起道德上的约束观念和职业中的敬业精神,才有可能写出好作品,否则就是随心所欲的胡编乱造。正如农民一样,如果不把自己当做一个真正的农民,不把自己扎在泥土当中,那一定是种不好庄稼,更谈不上丰收。我是农民出身,我懂得一个农民必须要爱自己的土地,必须要对自己的土地忠诚,这样才是一个合格的农民。
书画家黎智听了讲座专门写了这幅书法
???在当下这个浮躁的社会里,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平衡严重影响着自己的三观,虽说人到中年三观已定性成型,可毕竟还是凡胎肉身,多多少少会干扰到三观和六路,心理上的感受无以言表,可能是痛苦的信仰,也可能是一种他人无法理解的忧伤,或许是一种杞人忧天似的恐慌。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里,各种信息泛滥成灾,加之网络碎片化的阅读,很难静心去阅读经典名著,这就让我很难通过事物表象的变化去判定和看透它的本性和根源,这无疑又让我本来不牢靠的写作基础面临崩塌。没有基础的搭建一定会坍塌。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就如同刚从驾校出来的新手,在车流滚滚的道路上心慌意乱,横冲直撞,不知道怎么转向避让,也忘记哪个是刹车哪个是油门,胡乱操作,结果是险象环生,整了个一塌糊涂。只有用心苦练,感悟理解人、车、路三者之间的关系,这样才可能胸臆广博,才可能人车合一,才可能觉得驾驶不止是一种驾驶模式上的操作,而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享受。社会前进的快速车轮谁也挡不住,唯独用平缓的心态在这个一切都快的时代里去感悟生命真正的价值,体味生活真正的味道,我们才觉得还有更多的东西需要我们去追问和探索。其实,所谓的快,它只不过是大多数人为少数人或者少数人为大多数人谋利的事,它也是因为人而快的,只是快的太快,让普通民众的思想认识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就如同道路的拓展永远跟不上猛增的汽车,所以道路上拥堵挤团,继而形成难以接受和不适应的局面。
???一切都在变,但万变不离其宗。在变革中绝对会触及人们最根本的情感,诸如我们的苦难、爱恨、幸福和祈望。这些情感正如丁老师所言:它就是人或者人类最本质的东西,我们在这个基础上去思考文学,把人类的处境,人生的忧患,对社会,对未来的追问贯穿在文学作品之中。这样的作品可能会战胜时间的挑战,这样的作者才可能是普通民众最喜欢的作者,因为他的心里装着民众最本质最朴素的情感。一个有良知的人,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写作者。其实,丁老师就是我们身边一位有良知的作家,他的文字在充满辛辣犀利的同时也诙谐幽默着,他呼唤着真情,呐喊着正义,倡导着公道。他的作品几代人阅读都不会觉着过时。他用大道和他特有的个人艺术魅力赢得大家的喜爱和信任。他的讲座是我久旱的心田迎来了甘霖,也给我迷茫的前方树起了一座灯塔。—END—【专栏作家】王旭清,在网络及报刊发表有散文作品,现居陕西汉中市。
点读作者王旭清其它作品:
·多重人生
·无法原谅的错误
·我想起了那头驴
尊重才华和劳动,按赞赏码为王旭清赞赏:
点下边链接,欣赏读书村精彩微刊↓↓↓
◇好看·读书村精彩月报(2020-6)读书村dushucun2015—鲜活·有质地·接地气主持人:丁小村
联系QQ及邮箱:12545194@qq.com
微信扫描或者长按下边二维码订阅《丁小村》
有趣、有质、有味儿:文艺的、思想的、感性的
点击下面“原文阅读”阅读有趣的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