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文化】郝晓宏(绿宝杯入围作品选推)/秦岭山中一座城

秦岭山中一座城郝晓宏家乡商洛,是大秦岭皱褶里一座小小的山城。城市并不算大,不过,她有一个好听的别名——鹤城。据说,古城的轮廓像极了一只展翅欲飞的白鹤,因而得名。那些名城大都,皆各有其地标性建筑,譬如天安门之于北京、东方明珠塔之于上海、钟楼之于西安,可小城商洛在昔日漫长的岁月里,似乎不曾有属于自己的标志性建筑。好在多年前,在黄沙河与丹江交汇之处,建起了一座丹鹤楼(亦称“望江楼”),于是我们的小城也算是有了属于自己的地标吧。有人说,历史在细节之中,一座城市的历史更是如此。一代又一代山城人,一砖一瓦建造了这城,反过来,这城也塑造了生活于此的一代代山城人。在小城的街市上,你随心所欲地游走,哪怕在最逼仄的小巷里,在最偏僻的犄角旮旯里,也是能发现历史的遗迹的。一棵历经沧桑的古树,一块被鞋底磨得光滑的青石,哪怕是一个土里土气的地名儿,也都是这座小城内历史的见证。亿万年前,有一座山岭自海底崛起,横亘于华夏大地的中部,它便是秦岭。其主脉自西向东延伸,在古地质年代的造山运动中,孕育出许多支脉,也孕育出了商丹谷地。鹤城,就坐落于其支脉蟒岭与流岭之间的丹江上游谷地之中。在河谷北部,有高峻的秦岭主脊作屏障,寒潮不易侵入,而朝东南开口的掌状山川,则利于湿热气流入境。这样的地势,使得本地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在如此环境中的居民,比起别处自然发育得更加和谐而匀称,精神也更加活跃而平衡。地处古长安通往东南诸地的交通要冲,著名的“商於古道”,沿丹江河谷纵贯商洛全境。这一古道,北通秦晋,南接吴楚,堪称“秦楚咽喉”。秦时的商於古道,是秦驰道的主干道之一;盛唐时期,丹江通道也是仅次于长安至开封道路的一条重要驿路。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孕育出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其兼容秦之阳刚,幷蓄楚之柔美,故而商洛人既有北人之质朴,又不乏南人之灵秀。商洛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全境山岭连绵起伏,造物主只是在河流山溪与巉岩陡坡之间,给生民留下少许耕地。这里的山地,土壤贫瘠单薄,多为沙土,出产的粮食作物主要为小麦、玉米和豆类。草木茂盛的沟谷山林中,则生长着核桃树、柿树和栗树等果木,其果实多少弥补了口粮的不足。稍微平缓一些的山丘上,有伐木垒石开垦的田地,可以播种豆类和荞麦,但收获总是十分有限,除了自家食用,只有少量可以拿去粜卖,换几个零花钱。“养猪为过年,养鸡养鸭为换盐”这句话,可以说是对昔日小农经济时代商洛人生活的形象概括了。昔日商洛人生活之艰难,出生于丹江之畔的本土作家贾平凹,在其《商州初录》里曾有过生动的记述:“有人说那里苦焦,人一年到头吃不上一顿白麦馍馍,红白喜事,席面上红萝卜上,白萝卜下,逢着大年,家家乐得蒸馍,却还是一斗白麦细面,五升白包谷粗面,掺和而蒸,以谁家馍炸裂甚者为佳。一年四季,五谷为六,瓜菜为四,尤其到了冬日,各家以八斗大瓮窝一瓮浆水酸菜,窖一窖红薯,苫一棚白菜,一个冬天也便过去了。”商洛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山形明朗而柔和,除北部的秦岭主脊,少有陡峻的高山大岭。坡塬上生长着油松、橡树和侧柏等乔木,林下则有黄栌、马桑、荆条、连翘和胡枝子等灌丛。向阳山坡多生白茅、委陵菜、黄菅草、铁杆蒿等,背阴处有水蒿、黄蒿和山棉花等。当然,山上也不乏黄精、柴胡、远志、丹参、连翘、藿香和金银花等药用植物。可以说,此地的每一座山,都是天然的植物宝库。路旁林下,随手扯下一株野草,也必定是一种药材。人说“秦岭山中无闲草”,这绝非虚言。如果说是山岭奠定了商洛的格局的话,那么,河流则赋予了商洛灵气。《山海经·西山经》在“南山”条中写道:“又西百七十里,曰南山,上多丹粟。丹水出焉,北流注于渭。”经中所说的南山,为秦岭北麓的长安终南山似应无疑,然终南山其东有灞水,其西有沣河,独缺了“丹水”。著名的“八水绕长安”中,亦无“丹水”。这“丹水”,莫非是因为山岭崛起而改变了流向,从而移地换形到了秦岭的南坡不成?位居秦岭南坡的商洛,倒是确确实实有一条大河叫做丹江。至于这丹江,究竟是不是《山海经》中的“丹水”,还有待专家学者进一步考证,但毫无疑问的是,它是商洛人的生命之河。亿万年来,她塑造了商洛的地形;千百年来,她养育着河谷两岸的儿女。一条河流的诞生,往往是因为偶然的机缘。自某一座山岭一个小小的石隙里,渗出一缕泉水来,这细小的、稚嫩的溪流,因其他小溪的加盟,渐渐地成长壮大,然后成为浩然大川。丹江的诞生,也正是如此。探寻起来,丹江源头有二。其北源,出自商州与蓝田交界处的凤凰山,向东南流入黑龙峪,经铁炉子到黑龙口与西源汇合;其西源,出自牧护关东部,即韩愈悲叹“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秦岭南麓,向东南流经郭家店、秦岭铺等地至黑龙口跟北源相会。两源合流后,自黑龙口以下,大致呈东南流向,过麻涧后至二龙山峡谷,又有自北部而来的板桥河汇入,于是水量大增。丹江河谷,北有蟒岭、南有流岭,双岭之间的众峪支流,尽汇于丹江,更兼流域广阔、河弯流长,丹江水势遂变得浩大起来。河的命运,总是与生活在这条河边的人的命运紧密相连。一条河的历史,就是生活在这条河边的人的历史,河与人共同构成了一个地域鲜活的历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丹江就是小城人的母亲河,不说别的,如今城里二十万人的生活用水,可都是由这位母亲在源源不断地供应着的。如今,绕城丹水已被数座橡皮坝拦蓄起来,远望,犹如一块块硕大的碧玉镶嵌在城市的中央。一座城,有了水便有了灵气,便涵养出一种气象。丹江之滨,草木葱郁的丹江公园,成为小城人休闲游玩的好去处。每当闲暇时,我总喜欢约三五好友,去江滨散步赏景。特别是在细雨绵绵的日子,撑一把雨伞,在江滨道上漫步,或细察近处公园里的花木、雕像,或眺望江南烟雨空蒙的高车岭双乳山,自有一种邻水亲山的惬意。小城虽地处偏僻,却有一条街道叫做“名人街”,如此大气的的街名儿,恐怕许多闻名世界的大都会,也未必有呢。每每徜徉在名人街上,看着举杯欲饮的李白、凝目远眺的柳宗元,我就觉得这些略显粗糙的塑像,真乃这街景的点睛之笔了。在小城人平静的日常生活里,这些古代诗人们,不论是被遗忘还是被偶尔谈及,似乎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他们曾路过此地,并且留下了关于商山洛水的不朽诗文。是他们,让小城多了一份文化的底蕴,多了一份历史的厚重。闲暇时,我喜欢去大云寺里转转。在那里,有小城唯一的一座博物馆。在一个个玻璃展柜前,我总是徘徊流连,看一看不同历史时期的器物,想一想这块土地上先民的生活情景。比如看到了一只残破的陶碗时,我就想,这会是哪一位先民用过的呢?我这样思索着,却不得其解,便又悄悄地出门离开了。只要去街上溜达,我就会不由自主地走进书店,希望能淘到几本好书。凡是和这座小城有关的书,我都喜欢。也许是历史方面的,也许是一些传说或者歌谣。好在几乎每一次搜索,在书架上最不引人注目的旮旯里,都会有令人欣喜的收获。位置的偏僻和经济的滞后,固然使得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生活艰苦,但另一方面,远离中心再加上山水的清明,也使得这里历来规程松散、少有约束,从而孕育出一群身形匀称、生活简单、性情逸放的居民。走在小城街巷里,常常能见到许多就地摆开的棋摊儿。两人对弈,而那里三层外三层的观棋者,跟弈者是一样的投入。我这个不懂棋的人,即便是从他们身旁慢慢地踱过去,也有一份旁观者的快乐呢!一次,跟一位从北京回家乡的朋友在街上散步。他感慨说,咱家乡小城里,人们的生活就是悠闲啊!黄昏时分,漫步于州城的街头,在我的眼前,夜色正在街区里弥漫开来。路灯点亮,人行道旁法桐茂密的枝叶,遮住了路灯的大部分光线。略显昏黄的灯光,刚好吻合了我此刻的心境。朦胧和暧昧,也许是最合适的一种氛围。马路上缓缓行进的车辆,都从从容容的,似乎并不急于到哪里去,行人也安闲自在,不急着赶路。公交站牌底下,稀稀落落站几个等车的人,脸上全没有急迫的神色。其实,对他们来说,车是可坐可不坐的,若一时还没有车来,徒步也不会有太远的路程。在这样的小城市里,生活从来都是慢节奏的。新世纪之初,一条铁路悄悄从城北坡塬下穿过,然而它并未如小城人所期待的那样,一下子就给小城带来了繁荣,尽管它一头连接着西安,一头通到了合肥乃至上海。只是偶尔飘来的几声汽笛,响亮而悠长,反而衬出了小城的宁静。城东的火车站,在一年中大多数时间里,略显冷清,除了一些打工者乘车出山,似乎很少有外地人乘车进来。可是,每到夏日周末的傍晚,去江滨大道边纳凉,会看见好多挂着西安车牌的小轿车,泊在烧烤夜市摊前。我知道,那是西安的人来了,他们从312国道来了,从西商高速来了,从福银高速来了。小城,竟真的做了西安人的“第二生活区”,成了省城人的后花园了。一个多小时的车程,让商洛已然变成西安的卫星城了。多年前写出《后花园》的方英文先生的理想,这么快就变成了现实,恐怕连他都有些不敢相信吧。有消息说,途经商洛的西武高铁,就要开工兴建,未来一旦通车,商洛将融入西安半小时经济圈。也许不久以后,小城将不再平静,小城的天空也不再像现在这般明净湛蓝,小城人的步履也不再像现在这般悠闲自在了。当然,经济也许会越来越繁荣,城市也许会越长越大,也许有更多的人进来,山外的,省外的,国外的,也许有更多人出去,也许……在人生的旅途中,会遇见许多风景。然而对我来说,心中最美的风景不在别处,它就在我的家乡,就在我生活的这秦岭山中的小城商洛。读法国文学,总让人联想到阿尔卑斯;生活在小城商洛,一抬眼就能望见巍峨的秦岭。曾有哲人说,人生就是不断行走,并最终回到故乡和童年。那么,一辈子生活在家乡小城,应该就是上天赏赐予我的福气了。居于小城,夫复何求?作者简介
郝晓宏,又名郝望角,陕西商州人。商洛诗歌学会理事。曾在《诗刊》、《作品》、《绿风》、《诗选刊》、《文学月刊》、《思维与智慧》、《中学生博览》、《西安晚报》、《商洛日报》等报刊发表诗歌、散文作品。秦川文化持续关注,更多精彩资讯
注:本文图片
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主动联系我们。
往期精彩链接
《秦川文化》招募签约作家
【秦川文化】第三届“绿宝杯”全国征文大赛征文启事
【秦川文化】姜利威(绿宝杯入围作品选推)/商洛,生态的画卷富裕的诗篇
【秦川文化】路志宽(绿宝杯入围作品选推)/秦岭绿,诗情画意的源泉大气磅礴的抒情
【秦川文化】路志清(绿宝杯入围诗歌选推)/绿色秦岭,生态的画卷天然的氧吧 (组诗)
【秦川文化】路琳(绿宝杯入围诗歌选推)/美丽商洛,生态的画卷或绿色的颂词 (组诗)
【秦川文化】赵匡民(绿宝杯入围作品选推)/情系丙中洛
【秦川文化】顿先海(绿宝杯入围作品选推)/花好月圆
【秦川文化】姜利晓(绿宝杯入围诗歌选推)/绿,是秦岭最风雅的解读 (组诗)
【秦川文化】韩延晓(绿宝杯入围诗歌选推)/生态秦岭,绿是最耀眼的底色或封面(组诗)
【秦川文化】签约作家高涛/老王的盼头
【秦川文化】签约作家赵月桂/金陵早春
【秦川文化】王超(绿宝杯入围诗歌选推)/自然颂(组诗)
【秦川文化】签约诗人苏安良/一个跑着学习的女孩 (外三章)
【秦川文化】王建宏(绿宝杯入围作品选推)/商洛生态卫士评选随想
【秦川文化】签约作家党卫利/雪落故乡寂无声
【秦川文化】金彪(绿宝杯入围诗歌选推)/长安公园,斜卧唐诗边上的心灵臻境
【秦川文化】高兴茂诗歌欣赏/春到湖边
【秦川文化】李翰儒(绿宝杯入围作品选推)/桃花开了
【秦川文化】签约作家解超/春雨中思考的三个话题
【秦川文化】签约诗人杜兴华/《二十四节气》诗歌
秦川文化∣一个有个性的公众号《秦川文化》投稿须知
投稿邮箱:1906716164@qq.com
496879272@qq.com
注意:小说散文5000字以内
自由诗50行以内必须原创首发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特邀顾问:周明
顾问:任法融 叶广芩 朱文杰 吴克敬 陈长吟
何丹萌 孙见喜 李彬 史飞翔
文学策划:刘慧
书画策划:萧虎章
主编:舒优良
副主编:王天周魏志祥 万毅 惠智勇
执行主编:肖春茂 宋一凡
编委:张正阳 李亚红王冬雨 颜世玉 董刘洋杨园园
微信号:lh15991690133
无论是风里,还是在雨里,我都在这里守候着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