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散文 | 永恒的龙眼树

山水神韵社团精品散文
优秀作者绿雨如丝
  摘要:有什么比嘉庚精神更能开启人们愈渐物化的心扉呢?龙眼树,在初夏的阳光下,在先生的故居,叶绿枝繁,光芒闪烁,熠熠生辉,永恒站立。
  
  随着年龄的渐长,对于我这个初来厦门,短暂停留的匆匆过客而言,已经领略过曾厝垵的文艺,看到了游人如织的场景。面对喧嚣,带有浓郁商业气息的鼓浪屿,无法再有造访的兴趣。
  沿着嘉庚路直行,幸遇陈嘉庚故居,幽静的景致,典雅的建筑,唤起了我拜访的兴致。
  陈先生的故居,位于他的家乡厦门市集美村。安静整洁的长方形院落,条石铺地,绿色渲染,层次分明,豁达开朗。
  夏日的阳,热情的映照着无语逸动的龙眼树,黄褐的色,扭屈的杆,抛洒的枝,苍翠的叶,它站在陈嘉庚先生故居庭院中,我第一次近距离站在了它的树荫下。
  龙眼树,杆高,冠大,皮糙。板状根,羽毛状叶,葱茏茂盛。与浅灰色墙体,绿瓦盖顶,罗马式风格的二层小楼门楣上“陈嘉庚先生故居”七个金色大字相映衬,这是陈先生生前喜欢的龙眼树,如陈先生“经商南洋,情深乡国”“倾资兴学,百折不挠”“赤诚爱国,鞠躬尽瘁”砥砺后人的一生,干净,纯粹,精神明亮。
  免费的故居游览,没有出现鼓浪屿游人成群,商铺林立,曾厝垵游人成堆,美食拥挤的热闹。只有好友三五,知己几人,徜徉于龙眼树下静谧详和的故居,享受安放身心的欢愉。
  没有以盈利为目的,免费向游人开放的陈先生故居,何以要用金钱衡量它的价值?何需要用人数测定它的作用?精神的引领,品格的辐射,气质的积淀,这些无形资产,有着无法估量的效应。因为,故居盛放着今人对故人的追思;世人对前人的缅怀;后人对先辈的敬仰。它的安静、它的沉稳、它的担当、它的警世,需要人们放下浮躁的心,停下匆忙的脚,去体味、去聆听、去感悟。
  此时,我与儿子,在初夏的光照中,站在先生的故居前,放眼沐浴在阳光下的葱郁故居,心底浮起庄严的历史感。凝望蓬勃生长的龙眼树,不自觉地染上了厚重的思绪,探究的色彩。
  登上古朴的二层小楼,室内的陈设,是先生的旧物。简单甚至简陋的用品,无法和民国十四年,享誉东南亚的“橡胶大王”,著名的大企业家,百万富翁的身价相匹配。那油漆斑驳的桌椅,陈旧的木床,彰显出先生朴实无华的品格。褪色的打着补丁的蚊帐,破旧的分不清颜色的毛背心,诉说着先生俭朴粗糙的生活。包头铁皮已经裂开的手杖,补了又补的雨伞,应该是先生诚信经商,兴学育人,赤诚爱国,奔波不息的见证吧!
  抽开时光织成的网,拂去岁月留下的尘,面对他生前用过的遗物,曾经工作过的场景,展示给后人的一张张图表,一件件文献档案资料,令我思绪如潮。
  我仿佛看到17岁的他,远涉重洋,随父前往新加坡谋生。在其父破产负债的情况下,陈先生独立经营,接手创业,以过人的胆识,凭着“决代还清以免遗憾”的信念,首先偿还了父亲的全部债务,用诚信赢得了人们的敬重,获得良好的声誉。13年后,30岁的他,有商人的精明,以敏锐的洞察力,创设了“新利川”品牌菠萝罐头厂,获利颇丰。他善于抢抓机遇,审时度势,购种橡胶,成为马来西亚橡胶王开拓者之一。随后开办橡胶制品厂,在国内各城市,南洋和世界各国大埠设立分销店100多处。同时经营米厂、木材厂、冰糖厂等,营业范围远及五大洲,雇佣工人3万有余,资产1200万元,成为著名的大企业家,可谓富甲一方。他就是那棵生长在故居的龙眼树,有着龙眼树一样的执念,脚踩沃土,头向蓝天,不畏炎热,无惧风雨,吃苦耐劳,抛枝洒叶,向着理想的目标挺进。
  在人们的潜意识中,饱暖思淫欲。艰辛的付出,辛苦的打拼,获得了丰腴的回报,本应该放纵,应该享乐,应该奢靡。就像现在的暴发户,炫耀的金项链,张扬的金戒指,招摇的香车美女,显赫的名牌加身,大块朵颐,大把挥霍。大腹便便却胸无点墨,财大气粗却鼠目寸光,有挥金如土的豪气,不可一世的霸气,盛气凌人的戾气。
  然而,陈先生,毕竟是陈先生,有与众不同的见识,胸有韬略的远见,位尊不忘国忧的担当。他“取诸社会,用诸社会”的精神,就如这棵知恩图报的龙眼树,不忘春阳的朗照,蓝天白云下,红砖古厝间,定会给人们绽放一簇簇明媚的花朵,自由自在装饰家乡的风景。记住夏雨的恩泽,在五月至十一月间,享受闽南26度——29度的高温,充沛的雨量浇灌,生枝长叶,为人们营造绿荫横成的舒适。泯记秋风的慰籍,初秋时节,便迫不及待为人类奉献累累而坠,外形圆滚,形似龙珠的果实。陈先生,虽身居异邦,但心怀乡国,经营实业,报效祖国。他就是这棵根深蒂固的龙眼树,深知自己是龙的传人,自己的根在故乡,故乡的水滋养了他头脑中的灵气,故乡的粮喂养了他壮实的身体,怎能忘却生养自己的土地?
  多年的创业让他懂得,人才是国家强大的根本,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摇篮。透过那发黄的纸张,淡淡的笔墨,见识了先生先瞻性的见地:“民智不开,民心不齐,启迪民智,有助于革命,有助于救国,其理甚明。教育是千秋万代的事业,是提高国民文化水平的根本措施,不管什么时候都需要”。正是他本着这样的办学目的和动机,使他倾其所有,乐此不彼,不遗余力。
  于是,他有了庇荫一方的坦荡。他的家乡集美村,在他的播种下,学校如春天的龙眼树拱土而出。先是设立集美小学,在一次次投资,一次次管理,一次次付出,一次次耕耘下,后又陆续办起师范、中学、水产、航海、农林等共十所学校,另设幼稚园、医院、图书馆、科学馆,教育推广部统称“集美学校”。他的办学理念,实体教育,如秋日丰收的龙眼,硕果累累,香飘万里。不难想象,不大的集美村,应该是整日书声朗朗,人人知书达理,户户书香气息。正如现在的集美学村,起伏有致的嘉庚路上,绿树成荫,建筑成群,依次而设,从集美幼儿园到集美小学,集美中学到集美大学,规模宏大,学制健全,体系完整,在我国尚属唯一,堪称一绝,令人艳羡。
  然而,先生的办学热情,育人胸怀,何止仅仅局限于生养他的故乡?他就像那棵龙眼树,有顽强的繁殖力,不屈的生命力。他将视野放得更宽,境界更高。于是,他如澎湃汹涌的龙眼树,有了巨臂擎天的胸怀。他于1921年认捐开办费100万元,常年费分12年付款共300万元,创办了厦门大学,这是唯一一所独资创办的大学,也是华侨创办的唯一大学。即使在经济凋敝,华侨企业遭受众创的情况下,先生依然不改初衷,面对艰难的境遇,仍然坚定执着,就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青松,发出掷地有声,铿锵有力的呐喊“宁可变卖大厦,也要支持厦大”,他毅然决然的变卖了自己的三座大厦,当作维持厦大的经费。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多广的胸襟!
  依山傍海,风光秀丽,最美的厦门大学,镌刻着陈老先生明亮的精神,兴学的矢志。
  故居陈列室的一组数据,告之于世人,他一生用于办学的款项,约达美金一亿元以上。在他的倡导下,在他爱国精神的感召下,许多华侨,纷纷向他学习,捐资兴学,蔚然成风。他像一面旗,引领着人们前行,他像一个路标,指导着人们前进。正如毛主席所题“华侨旗帜,民族光辉”。他坎坷创业,勤俭持家,倾资兴学,纾难救国的一生,堪称名族之光,永远照耀着华夏儿女,留下了“一座城,一个人”的美名。
  离开故居,当即将告别那一件件鲜活的物品,一页页真实的记录时,肃穆和清冽的气氛依然笼罩着我。短暂的瞻仰,无法全面窥知先生的丰功,瞬间的解读,无法尽知先生的伟绩。但仅通过他起伏跌宕的办学生涯,危急时刻的淡定坚守,慷慨大方的投资兴学,精神感召的积极捐资,已让我有一种华枝春满,天心月圆的充实。
  回望,此时,龙眼树下,站着一家三代,虔诚的游人,拍照留念。是啊,还有什么比精神明亮的“嘉庚精神”,更能开启人们愈渐物化的心扉呢?
  龙眼树,在初夏的阳光下,在先生的故居前,叶绿枝繁,光芒闪烁,熠熠生辉,永恒站立。
【编者按】《永恒的龙眼树》,文章以“龙眼树”来比拟陈嘉庚老先生的生平处事;树之高大成荫,恰如老先生砥砺后人,干净,纯粹,精神明亮的一生。而陈老坎坷创业,勤俭持家,倾资兴学,纾难救国的一生,堪称名族之光,永远照耀着华夏儿女,留下了“一座城,一个人”的美名。笔者简述了陈老与众不同的一生经历,深情地表达了对其光芒闪烁思想的敬仰,也给读者带来对“嘉庚精神”的赞美和留在大地上的震撼,这也正是龙眼树巨臂擎天的胸怀。推荐欣赏。问好作者!【山水神韵编辑:青苔与岩石】【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62007】




江山文学网目前拥有作者八万人,在线作品70万余篇,是创作群体最为广泛的文学原创网站。
开设栏目有:长篇频道、短篇频道、江山征文、江山萌芽。短篇频道:情感小说、传奇小说、江山散文、杂文随笔、诗词古韵、江山诗歌、作品赏析、微型小说、影视戏曲、微电影剧本。
长篇频道:人生百态、军事历史、青春校园、经典言情、悬疑武幻、剧本连载。
其中江山“萌芽”是全国中小学生习作园地,专门选拔优秀编辑一对一,手把手对孩子作品的不足与亮点给予细心修改和充分肯定,以最快的速度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
江山首部幽默职场
喜剧《鸡毛蒜皮》,开播八集735万播次,此剧正在热播中,手机扫右侧二维码观即可观看精彩剧情!开心与你同在!
山水神韵社团:汲取巍巍大山精华,纳入悠悠碧水灵气; 丹青描绘山水画卷,神笔写就大地华章。以大气的文风,真实的情感,讴歌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群:146291930
江山文学网
优秀的网络文学交流平台
旗下拥有在线作者八万余名
拥有在线作品七十万余篇
是创作群体最广泛的网站
江山微信推广团队
制作:任左萍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