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奋斗史(从普通一本到清华博士 希望我的奋斗史能鼓励你们)

我的奋斗史
本文为募格学术征稿 转载请联系后台
作者的话
我的第一学历是非常普通的一本,属于照顾政策的一所南方末流211,大致在全国排名100左右。2016年我被录取为清华大学的博士研究生,也有幸成为一名非常著名的老院士的弟子。一路走来,其实我的奋斗史可以给很多人带来启发,因为我的出身真的很普通,我也没有任何背景和人脉,完全通过自己的努力从一个普通院校的普通学生(本科期间甚至挂过科)成长为最高学府的最高学历学生。我相信我的分享一定会给很多人很多鼓励。
1本科+考研
我是2009年高考的,当时高考完过了一本线20多分,因为报志愿的时候没有仔细调研过,出现了两次失误。一次是报了提前批重庆大学的国防生,分数线过了但是体检没过;另一个第一志愿是暨南大学,那年刚好出现了大年,我的分数刚好过提档线1分,然而学校是以1:1.2提档的,不出意料的是我被刷了。于是我的档案一直处于自由可投的状态,我心灰意冷,都准备复读了,结果在一本录取的最后一天被我的本科母校录取。看到该学校刚升211不久,我就冲着211的名头去读了。虽然这所学校之前是二本,排名也在100左右,但当时想着反正以后也能通过考研进入985名校,也就没在意太多。
刚到这个大学的时候,我挺兴奋的,看着大气磅礴的通知书,感觉这学校应该不错。学校的环境确实不错,除了气候比较热之外。当时心想着就要大干一场了,结果没过多久就遇到了下马威。
这里的学习氛围实在是差劲的很,基本上所有人都想着怎么进学生会啊、怎么讨好辅导员啊之类的,真正认真学习的没几个。第一学期的我还是保持着高中的学习劲头,期末考试时高数考了100分。一些爱玩的同学都很惊讶,都不明白我认真学习有什么用,还不如整天玩乐。
就这样,从第二学期开始,一些喜欢喝酒玩乐的同学整天喊我出去玩,说我不跟他们玩就是看不起他们。当时我自己觉得自己即使这样玩着也能保持好的学习成绩,而且想着大学应该扩大人脉,就跟他们一起去了,果不然,之后的我受到了打击。从第二学期开始,我的成绩直线下滑,大二大三时甚至挂了两次科,都是同一老师教的力学课。这期间我还因为跟舍友闹矛盾而换过寝室,换了寝室之后更是自暴自弃。到了大三下学期我跟之前宿舍的室友又和好了,于是搬回了最开始的宿舍。这时我才意识到自己原来掉队掉了这么久,而且这时凭我的绩点,保研和出国根本是不可能了。我们学校这个专业就业也非常的差,我当时心情糟透了,感觉未来完蛋了。
后来有一天晚上,我去海边坐了一整晚,回忆了自己初中高中时候的努力,也好好思考了自己的未来。作为一个男人,我心想我不能放弃自己最开始的名校梦,我想好了,我想考厦门大学,中国最美丽的、在海边的大学。那天晚上刚好是我21岁的生日,回宿舍已经是凌晨5点多了,于是我打开了电脑在我的QQ空间里面写下了至今还特别感人的日志,名字叫“烫手的梦想”,里面有我自己写的一段话:
“我害怕自己一度沉浸在过去的失败和不安中,也害怕自己会陶醉于努力后的获得的一点点成绩而忘记最初的梦想,甚至忘记我本应该保持的热度,于是我在此时此刻,在键盘上敲下这些文字,伴随着坦然和真正的面对自己的态度。希望这段文字是我的心情日记中最重要的港口,当以后自己再次郁闷、放弃梦想的时候再看到能够依然想起那一直让我感觉发烫的梦想。”
就这样,我非常非常坚定地准备考厦门大学,当时的努力至今记忆犹新。我放弃了所有找工作的机会,虽然好多同学和长辈都劝我边考研边找工作,但是我仍然非常坚决地想为梦想拼搏一次。让我坚持下去的,是我中学期间在低谷时还坚持奋斗的那段记忆,虽然我也惧怕过失败。因为对考研一无所知,于是我从考研论坛开始了解考研的所有流程,之后又在网上到处找厦大的相关学长学姐的信息,希望能弄到一些专业课的备考资料。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找到了近五年考研的专业课真题,虽然不多而且没有答案但是够用了。当时我每天九点起来,10点开始去自习室占座,一直看书到晚上12点。当时我记得最让自己感动的是我学英语的时候坚持每天读 “黄皮书150篇”那两大厚厚的阅读辅导书,每天雷打不动一篇,到十二月底的时候居然全部读完了,而且再也没有生词了。而且我还买了一本新东方出版的王江涛写的考研满分作文书,每一篇范文我都在宿舍的天台使劲大声背诵。还有一个现在想来比较感动的是学习数学的时候,我高数和线性代数全部忘干净了,几乎是零基础,我就从教科书开始到李永乐编的那好几个考研数学系列一个知识点一个题的啃,到十二月底时我发现我把考研数学全集做了两遍,没有遗漏一道题,而且考研数学近五年的真题也全部拿来模拟了一遍,还过了三遍。说来感动是因为这是我人生第一次没有任何人的督促和周围的期望下为自己真正的努力,从一无所知的小白到最后考研所有知识点都精通,而且是真正的每天都坚持,坚持了至少100天。
考研的时候我看到挺多人中途放弃,每考一门周围就少了好几个人,可是我却气定神闲,认真地作答了每一道题目。最后考研分数出来了,我的分数是356,厦门大学的分数线也出来了,是310分,我在院系排名是第3名,招生指标是40个。后来去厦门大学复试的时候,我站在厦大门口信誓旦旦,感觉这所美丽的名牌大学即将是我第二所母校了。
可是,上天总喜欢捉弄人,我后来复试及格了,总成绩也通过了,居然被厦大招生办通知我不能录取了,让我赶紧调剂。我始终猜不到什么原因。后来我忽然想到我找的那个导师,她是院长的老婆,也是特聘教授,当时去找她的时候,她桌子上写了其他考生的名字和分数,她无意中提到有个是她亲戚的孩子,还有个是她同学的孩子,我想自己被刷很可能与这个有关。可是当时我非常伤心,一直以为是自己能力的问题,一定是面试没通过。被通知刷掉的那天我一整天都没吃进饭,也没睡着觉,只是很想哭。室友都安慰我,父亲也鼓励我调剂,于是我就开始像考研的时候一样发挥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一直寻找调剂机会,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本科老师是西南交大毕业的,我了解到交大还有调剂名额,而且需要本科是211,考的是985,我恰好全部符合。我调剂去成都面试了。这次我非常小心翼翼的准备和表现,提前了好几天过去,最后我顺利录取,跟了一个学术很牛的导师。
说到这里,我要非常感谢我的本科母校,感谢我高考的时候选择了它,如果它不是211,也许我现在会非常平庸,没有上研究生也没有读博,可能在哪个城市的哪个郊区的工厂干活了。后来听说交大的理工科实力很强劲,比厦门大学的理工科强得多,这也许就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吧,上天为你关了一扇门的时候,也会为你开一扇窗。
2读研+考博
上了交大以后,我开始认真准备科研。导师学术方面很牛,发过很多行业内一流的SCI,不过要求也是很严厉的。做科研果然和考研学习知识不一样,当时的我遇到了不小的挫折。
刚读研一,我便给导师表决心,想做有挑战性的课题,自己也到处查文献了解相关知识。导师于是给了一个大致的范围,让我去做一个高分子和碳纳米管的复合导电纳米材料。我当时没怎么做过实验,不知道实际操作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就稀里糊涂的每天去试;其他师兄师姐也没做过类似的课题,无从请教。
那是个很炎热的夏天,我每天早上把机器打开,不停调试参数,然后发现根本做不出来。我又坚持查文献改进制备方法,尝试了三个月后总算把材料做出来了。当时导师要求测出其导电性能,他觉得复合是导电的,我就四处找仪器测试,然而至少找了不下十个实验室去测,都无一例外的测不出来,甚至有一次把别人的仪器都弄坏了。看着别人都已经开题了,我却一点眉目都没有;导师也很不理解我,总觉得我能力不行,还总抱怨结果不好,这段时期我非常痛苦。
这之后,有一次复旦的一个老师来做讲座,他讲到当碳纳米管包合在高分子纳米纤维内部时,由于高分子是绝缘的,普通仪器是无法测出来其导电性的,也就是说这个材料根本就是绝缘的。这时我才意识到我的课题最开始的假设就是错误的,于是我去和导师沟通换课题。但他非常烦我,觉得我遇到困难就逃避,不能好好做研究。这时已经到暑假了,我非常抑郁,感觉硕士肯定是毕不了业了,导师要求的是一定要发一篇影响因子大于3的SCI才能毕业。同时我的人际关系也出了问题,因为我总是心不在焉,看着实验室的墙发呆,与人沟通变得很吃力。后来还是我爸给导师打电话说最好换个课题,导师才同意。
到研二换了课题以后,也许是我之前做实验的积累,这次材料的制备我两天就做好了,没有失败过。材料制备好了以后各种表征也很顺利,但后面又遇到一些困难,因为这次材料的应用是用来治疗痛风关节炎的,需要做动物体内实验,而我们组从来没有人做过类似的模型。我自己想了很多办法,一个是搜索SCI文献里报道的建模方法。我去四川省中医院花了100元挂了关节炎专家号,从下午两点等到六点,咨询了老医生一些相关的医学问题,总算是懂了很多相关知识。我一个人买了几个实验兔子,和我师弟一起摸索建模方法,每天不停地练习,最终的免疫学结果总算证明我们的建模方法正确且可以重复。之后我们就植入了我的材料,果然证明在体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独立科研的经历给了我想读博的信心。研二下学期末我开始尝试联系学校,准备读博。我当时其实有一个短板,我的实验已经完成了,但是文章并没有写完和录用,而很多985院校都已经改成了申请考核制,大多是说有文章会优先录用。我联系了哈工大、南开、华科的老师,只有华科的老师有明确的意向要我,其他的老师都说等我文章接收了才要我。那段时间我仔细想了一想,其实考博录取与否本质很简单,在目前全国导师负责制的博士招生制度下,最关键的是你的导师是否觉得你用的“顺手”,也就是说在老师眼里,他希望录取的学生是非常勤奋的而且能够听话的,最好还是有一定学术梦想的,利益是共赢的,这样push你的时候你也很乐意。老师们最反感的学生其实不是能力不行的,而是能力强却始终对着干的,这样的学生即使发过Nature老师们也不敢要。现在的教授们都很现实,招你来是干活的,不是专门培养你的。
知道了这个核心问题后,我就调整了我的申请博士策略。后来偶然看到了清华招生的消息,有个副教授想招一名博士生,后来才知道他是替院士招生的。我的研究方向跟他很match,于是我联系了他,写了一封非常诚恳的邮件,从我为什么要读博,我的科研能力(我说了一下我硕士的独立科研的故事),我如果读博以后会怎么努力,我有哪些具体的科研想法、实验方案。他看完以后很满意。他本来就想找一个可以独立科研的学生,因为清华的博士名额分到每个组非常少而且老师们都很忙,项目也多,需要学生能够非常独立自主的科研,而我科研思路很开阔,自己能够提出比较多的比较好的实验方案(得益于我平时广泛阅读文献的积累),更重要的是我非常尊重他,我有很直接的科研梦想,希望以后走上学术的道路。他回复我说他会把我放在第一考虑,但是也需要我在正式面试之前提前去清华来交流一下,因为清华的外校生名额很少很宝贵。我答应了,立马买了去清华的票。
那是我第一次踏上去北京的路。第一次来到清华,在火车上我做了一个80多页的PPT,准备给老师讲讲我平时做的工作,包括硕士期间做的实验思路、想解决的问题、提出的新的博士期间实验计划等。一到清华,我发现是老院士和他一起面试我。那天早上,我从8点一直讲到了11点半,非常紧张但也很详细地讲述了我硕士期间所有做的工作。他们都很满意,老院士说我的方向很不错,偏生物医学,有前途。在老院士的办公室里,他给我讲了很多语重心长的话,希望我以后能够踏下心来做科研,跟着副导师好好干。之后9月份的正式面试,我也好好地准备了,正如我考研调剂去交大面试一样,功夫不负有心人,面试成绩不错,顺利公示并录取。记得当时面试的时候除了问了一些专业问题以外,教授们问了我几个非专业问题,一个是你以后的人生规划和梦想是什么,还有一个是看到你本科的成绩一般是怎么回事。我一五一十的说了自己的故事,面试的教授们都比较肯定。最后听我副导师说老师们都很喜欢我,我第一个进去面试,成绩是90。
3结 语
现在我已经坐在清华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里开始了忙碌的科研生活,一路走来,感慨颇多。其实对于考研、考博来说,成功的秘诀就在于坚持,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我身边,或者说在一些硕博士论坛里面,太多人有负面情绪,总觉得自己的努力得不到回报,其实根本不是这样的,是因为你总是忘了自己为什么要坚持做学术。真正的努力是忘了自己在努力,选择正确的梦想并一直沿着这个方向去努力,你总有一天会做出别人难以置信的成绩的。
我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自己争取到了比较好的科研条件。但是我希望与你分享我的故事,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你也能够像我一样不忘初心。如果你能从本文得到一些启发,那么我的分享将非常有意义。
募格编辑
开学之际,我们为各位忙于论文的小伙伴准备了一份优惠福利——原价300元的英文论文润色服务,现在只需49元即可入手;订单支付后,还有100%红包返现的惊喜等着你,最高可返25元!有需要的同学不要错过喔。
活动时间:2017年2月27日—3月10日
抢购方式:扫描识别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店铺进行购买。

扫描识别上方二维码进入购买页面
您也可以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了解详情

我的奋斗史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