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成佛后去找菩提祖师(孙悟空拜菩提祖师为师)

网友提问:

孙悟空取经成佛之后,他的师父菩提祖师能不能来相认?

优质回答:

孙已经知道自己的师父就是太上老君,菩提祖师只是太上老君的一个化身,而太上老君的所有化身,都不会再现,因此,菩提祖师和孙再相认的机会其实很难。

一、孙的成长经历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香草)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以上这一段,是《西游记》原著第一回,对蹦出孙的那一块石头的描写,首先,吴承恩用了一个“仙石”二字,这里就有一个疑问,即便花果山是洞天福地,可是,这却并非在天界,而是在凡间,为何会有“仙石”?

换句话来说,即便是真的有一块仙石,如此巨大,怎么可能一直呆在此处?应该早就是东海龙宫的囊中之物了。

花果山就在东海之中,东海龙宫拥有无数宝贝,这些宝贝自然都是龙王那些人收集来的,其实,龙有收藏宝贝的爱好,因此,不可能眼睁睁地放着这一块仙石而不动。

须知,这一块仙石并非普通石头,三丈六尺五寸之高,正好合了大周天之数,二丈四尺的周长,又合了二十四节气之数,上面的九窍八孔竟然还是按照九宫八卦之数排列,足以见得,此石头的不凡。

因此,东海龙宫如何会放过这等仙石?然而,东海龙宫的确是放弃了,更严格来说,东海龙宫似乎根本不知道此巨石的存在。

其实,根本没有人知道这一块仙石的存在。

并且,石卵遇见风,就化作了一只石猴。这就比较奇怪了,《西游记》原著里,正常的风都是普通的,不可能有这样的效果。要知道,无论是芭蕉扇出来的风,还是黄袍怪吹出来的风,都让孙受不了。

一般的风,怎么可能让石卵化作石猴?其实,原因很简单,这风,应该是安排此地的某位大佬吹出的一口仙气,帮助石卵化形。

二将果奉旨出门外,看得真,听得明。须臾(一会儿)回报道:“臣奉旨观听金光之处,乃东胜神洲海东傲来小国之界,有一座花果山,山上有一仙石,石产一卵,见风化一石猴,在那里拜四方,眼运金光,射冲斗府。如今服饵水食,金光将潜息矣。”玉帝垂赐恩慈曰:“下方之物,乃天地精华所生,不足为异。”

从这一段可以看出,甚至玉帝都不知道仙石的存在。他这句话十分耐人寻味,真的是“不足为异”吗,其实,在《西游记》里,只有孙一个人,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天生地养。

所以,才会有那么一句话:“难道你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吗?”如果孙来回答,则可自豪地道:“当然,老孙就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因此,孙的出生,处处透露着不同寻常的感觉。像这样一块巨大的仙石,正好符合各种布局,怎么会不引人注意呢?可是,似乎没有人知道巨大仙石的存在。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要隐藏得如此之深?很明显,是担心有人来破坏整个布局,直到孙出世,这个布局已经完成,别人破坏不了,很多大佬心中也都明白,再出手已经无意义了,因此,才会任由孙去发展。

花果山有一处水帘洞,水帘洞之外还有一处铁桥连接,水帘洞之内石头家具一应俱全,甚至是做饭的痕迹就在不久前,这说明,此处一直有人住着,是这个人屏蔽了关于诞生孙的那方仙石的一切。

这个人究竟是谁?是谁在布局?其实,只要看孙一个石头猴子,漂洋过海,能够拜师学艺,学到了长生之术,找到他的师父,便知道布局之人是谁了。

他的师父,就是菩提祖师,也是老君的一个化身。

二、老君到底有多少化身?

菩萨道:“你有甚么兵器?”老君道:“有,有,有。”捋起衣袖,左膊上,取下一个圈子,说道:“这件兵器,乃锟钢抟炼的,被我将还丹点成,养就一身灵气,善能变化,水火不侵,又能套诸物;一名‘金钢琢’,又名‘金钢套’。当年过函关,化胡,为佛,甚是亏他。早晚最可防身。等我丢下去打他一下。”

以上这一段,是《西游记》原著里,孙大闹天宫之时,二郎神和孙大战,太上老君和观音在空中观战,想要助二郎神一臂之力,观音想用玉净瓶砸向,却被太上老君给阻止了。

太上老君身为道祖,与灵山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流派,他当然不会当着灵山一脉中的超级大佬观音之面,说出一些假话,甚至是对灵山一脉有些不敬的话语,可见,这件事情应该是真的。

因此,这就是太上老君的第一个化身。

另外,此处还有一个解释,观音的玉净瓶可是超级法宝,又非寻常瓷器,怎么会碎了呢?所以,太上老君之所以阻止观音,是担心观音没轻没重,伤了。他自己亲自出手,好掌握力度。

那么,还是这一段,我们可以分析出太上老君的另外一个化身。

上面一段,有一句“西出函关”,“函关”其实就是函谷关,再结合太上老君的坐骑青牛,历史之上,只有老子骑青牛西出函谷关,因此,我们可以推测出太上老君的另外一个化身。

那就是老子。

孙拜菩提祖师为师时,菩提祖师问孙想学什么,并且,将自己掌握的诸多能力和道理,讲给孙听。

那时,菩提祖师是精通诸子百家的,什么都通,什么都可以教。

要知道,老子当年可是周朝的图书管理员,自然是什么书都读过,并且,老子是太上老君的其中一个化身,太上老君又号称道祖,天地之间,无数大道,他才是道之祖。

其他仙人,或者灵山一脉,所修炼的,只是三千大道之一种。

菩提祖师却也精通三千大道,都能教给孙,所以,菩提祖师就是太上老君的化身,除他之外,没有人有这种能力,并且还是在灵山一脉的地界随便传道受业解惑。

三、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解决了

太上老君将孙放进八卦炉之中。

孙直接跑到了巽位,此处只有风,没有火,其实,烧过火的都知道,丹炉之中,是可以让火到达所有位置的,何况,太上老君的八卦炉呢?怎么会出现如此纰漏?

而且,孙自己本身会三昧真火,也会避火诀,太上老君为何还要用八卦炉呢?

其实,孙是吃了太上老君的所有丹药,又自己用三昧火给炼化了,虽然看似厉害,成了金刚不坏之身,却也没有真正完成,所以,太上老君又将他扔进八卦炉里,就是为了再助他一臂之力。

因此,从八卦炉里出来的孙是彻底吸收了太上老君所练的丹药。

综合来看,八卦炉里炼,就是一种帮忙,让孙的本事更进一步,也是为了安排后来的事情。

直到后来,玉帝宣如来救驾,降服了孙,将孙压在了五行山下,也是因为无法除掉孙,只能暂时压住了。

其实,一切都在太上老君的计划之内,他要促进儒释道的融合,必须有人再去灵山取经,毕竟,那些都是他留下的,所以都在他的计划之内。

这就是后来,为何会有西天取经之说。

四、菩提祖师,其实一直都在孙的身边

菩提祖师居住的地方,叫什么呢?

猴王听说,只得相辞。出深林,找上路径,过一山坡,约有七八里远,果然望见一座洞府。挺身观看,真好去处!

又见那洞门紧闭,静悄悄杳无人迹。忽回头,见崖头立一石碑,约有三丈馀高,八尺馀阔,上有一行十个大字,乃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美猴王十分欢喜道:“此间人果是朴实。果有此山此洞。”看狗多时,不敢敲门。且去跳上松枝梢头,摘松子吃了顽耍。

以上这一段,《西游记》原著里写得很明白:“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其实,从《西游记》原著里上面这十个字,就可以推测出来菩提祖师居住的地方,的确是灵台,可是斜月三星分明就是一个“心”字。

所以,孙看似走了很遥远的距离,似乎从花果山走到了灵台方寸山,其实,孙离开了花果山,也没有离开花果山,都是他向往着求学的诚信。

一念之间,便已经到了“斜月三星洞”,这里本来就没有固定的地方,只不过是在“心间”。

从第二条,我们已经论述了太上老君的诸多化身,可以很明显知道,太上老君的化身都只是出现一次,不会再有第二次。

因此,菩提祖师也只会出现一次。

孙起初拜师,则在他内心的渴望,才会在心间见到了“斜月三星洞”,等他学艺有成,菩提祖师便不在了,而他再也回不去了。

可是,由于他的心在,其实,斜月三星洞一直都在,菩提祖师一直都在的身边。

只不过,孙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完成了太上老君的计划,见与不见都无所谓了。

青衣客最后想说

菩提祖师只不过是太上老君的其中一个化身,按照他以往来看,基本上是不会再现身了,因此,他不会与孙相认的。

但是,菩提祖师所在的“斜月三星洞”不是固定的地点,就在孙的心间,又可以说,菩提祖师其实一直都在陪伴着孙。

其他网友回答

不是能不能的问题 ,而是菩提祖师愿不愿意的问题。

虽说菩提祖师与唐僧一样都是孙的师父,可是在孙的心里菩提祖师绝对是排第一位,比唐僧重得多。

孙在没有遇到菩提祖师时,他只不过是一个不知名的野猴子,没本事的他过得日子也是相当的窝囊,当初菩提祖师问他姓什么时候,孙是这样回答的:“我无性。人若骂我,我也不恼;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个礼儿罢了,一生无性。”那从这答非所问的回答里,我们并不难看出孙日子非常不好过,那就是任人打骂的毫无尊言。

那后面孙学到本领,他从一个不知名的小人物变成花果山最红的霸主,山里的各路妖怪都来朝拜他,连玉帝都被他吓得躲到桌子下面去了。

虽说孙因为本领大了人膨胀了,最后被天庭给收拾了,但这一点也不妨碍孙对菩提祖师的崇拜之情。他虽说被菩提祖师禁止提起师父名号,但是孙有一次无意提到自己师父的出处,那是相当的自豪的。

那孙成了佛,虽说他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以他的性格以及对菩提祖师的感情,他绝对是愿意认菩提祖师的。

但是虽说孙愿意认,但菩提祖师未必肯。对于菩提祖师这种人物来讲,他不需要多个斗战佛给自己挣门面了,当初他自己发话不认孙,他怎么可能看到孙成功了,又跑出来相认呢?

其他网友回答

孙取经成佛后,他的师父菩提祖师也不能来相认。主要有两个原因:

原著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中,孙被菩提祖师赶走时,说道:“你这去,定生不良。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之,把你这猢狲,剥皮挫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翻身。”

大家仔细想想,菩提祖师为什么要说这些恨话?

毕竟是自己的徒弟,跟在自己身边也有七年之久,就算孙顽劣,也不至于说如此狠话吧!

原因只有一个,菩提祖师赶走孙之后,永远也不会再见他了。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第一:菩提祖师出现,会引起三界大乱

不管是如来佛祖,还是玉皇大帝,都绝对不允许,菩提祖师的存在。因为威胁太大了。所以菩提祖师一出现,势必会让如来佛祖和玉皇大帝,联手对付他。或者,成为佛派和道派要拉拢的对象。这样,就违背了菩提祖师的初衷了。

第二:菩提祖师为人很低调

菩提祖师是世外高人,不会轻易的干预三界之事。而且孙,也只是菩提祖师众弟子中,并不算出众的一个。对于菩提祖师来说,孙有多大的成就,完全和自己关系不大。

总结:事实证明,孙在原著中,有两次说出了师承,也没见孙被怎么样。所以,菩提祖师只是在吓孙,毕竟还是自己的爱徒。菩提祖师真正的目的,是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是谁,不想引起三界大乱。所以,不管孙有多大的成就,菩提祖师都不会再出现了。

其他网友回答

当然可以来看,菩提老祖的家就距离孙的花果山道场也就两百多公里直线距离,按着现代开车的话两个多小时可以到达,古代骑马要两天,普通人徒步要四五天。至于菩提老祖是不是有空去看孙那就另当别论了。

孙是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人,属于闽江流域的上游,现在还有寺庙供奉在当地,叫大圣庙,也有孙成仙成佛后留的衣冠冢。当年孙学艺的时候就顺着闽江而下,到达福州出海口,然后荡起一叶扁舟漂洋过海而去,然后到达了莆田湄洲湾,再从湄洲坐船去泉州湾,从晋江围头登陆。然后顺着晋江往上爬,最终到达南安翔云镇。这是菩提老祖额道场,那里有菩提祖师的庙。

菩提老祖在当地教授徒弟,传经布道。孙在他这里学了七十二变跟筋斗云。这筋斗云就是翔云特有的。由于山高,这里整个城镇都隐没在云中。有没有人发现,腾云驾雾跟翔云驾雾是不是字面意思很像!?

其他网友回答

在《西游记》中,菩提祖师是最神秘的存在,他不属于天庭、佛教,因为在原著中,他未参加过天庭的蟠桃会、佛教的孟兰盆会,就好像是置身三界外的大神通者,他好像是西游世界中最逍遥、避世的存在,与毗蓝婆菩萨有些许类似。

孙取经成佛之后,他的师父菩提祖师能不能来相认?具体分析如下:一、菩提祖师对孙关爱有加。

当初孙上山之时,菩提老祖一眼就看中这个天资聪颖的弟子,并且将七十二般变化、筋斗云这种不传之术都传给了孙,对孙的喜爱可见一斑。作为最晚上山的弟子,菩提老祖在孙身上灌注了太多的心血。孙能够成功就是因为菩提祖师的无私传授和教导。哪怕是菩提老祖将孙驱逐出师门前,仍然告诫孙,做人做事要小心低调,不让孙在人前卖弄。这段话非常有哲理:“假如你见别人有,不要求他?别人见你有,必然求你。你若畏祸却要传他,若不传他,必然加害,你之性命又不可保。”从以上种种来看,哪怕菩提老祖把孙逐出师门,对孙的恩情却是实实在在。

二、孙有可能不会去跟菩提祖师相认。

并非是因为猴哥绝情,而是情非得已,我们知道当年菩提祖师在赶孙下山的时候,很明确的说了一句话:“从此以后无论你如何闯祸行凶,绝不可说是我的徒弟”,由此可见,在菩提祖师眼中,已经和猴哥恩断义绝了,猴哥在没有得到师父的同意之前,绝对不敢贸然前去打扰。

三、菩提祖师是太上老君或是如来佛祖的一个化身,再也不会出现。

菩提祖师在《西游记》原著中地位不好判定,但其名字中带有一个“祖”字,由此可以推断其地位绝不一般,看原著中带“祖”字的大神通者,也只有道祖太上老君、地仙之祖镇元子、如来佛祖。曾经看过一些评论,说菩提祖师有可能是太上老君或是如来佛祖的一个化身,因为在原著中,这两位大能都曾在明里暗里的帮助过孙。

四、菩提祖师归隐。

菩提祖师原本就是一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当初孙在五庄观推倒了镇元大仙的人参果树后,镇元子非让孙医治好人参果树,否则绝对不放取经团队西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孙寻方无果后,想到了自己的师父菩提祖师,他再次回到了灵台方寸山,当时的景象是人去楼空、断壁残垣,孙感到十分的伤心,但是菩提祖师还是给孙指示,让其去南海找观音菩萨医治人参果树。由此可以看出,孙去找菩提祖师之前,菩提祖师已经离开了灵台方寸山。就算孙获取正果之后,在茫茫人海之中想要再去寻找自己的师父,如果菩提祖师愿意见,估计还能见到,如果菩提祖师不愿意,孙想要再次见到师父估计就很困难了。

自孙出世到成佛,这一路经历了太多的曲折坎坷。通过他对唐僧的尊敬照顾,就可以看出,孙是个善根深种的人。

综合以上分析,孙成佛之后不去见自己的师父菩提祖师,原因也许就是这些。你认为呢?欢迎评论!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