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译,谁用谁爽,一直用一直爽。

如今的微博热搜榜,
起着为明星保持热度的作用。
很多演员以上热搜为荣,
今天一个绯闻,明天一个广告。
但偏偏有那么一类演员,
不炒热度、不上综艺、不接广告,
更容易上位的捷径不走。
相反他们更愿意默默打磨演技,
拿出更多优秀的作品说话。
这样的演员,张译算一个。

毫无疑问,
2020是张译的电影年。
8月14日,
《八佰》上映,
他饰演贪生怕死的“老算盘”;
10月1日,
《我和我的家乡》上映,
饰演虽有官腔却又热情的“姜前方”;
10月23日,
被称为“王炸”的《金刚川》上映,
他饰演勇敢无畏的“张飞”,
首日票房破亿。
11月27日,
即将上映的《一秒钟》,
是他和张艺谋导演的第一次合作。
不少人感慨:
大器晚成、厚积薄发的张译,
终于扶摇直上了。
“实际上演员的门槛,
还是有一定高度的。”
回顾当演员这些年,
张译在平遥国际电影展如是说道。
相比于其他演员,
张译的门槛一开始就比别人高很多,
因为他长得太普通了,
没有当演员的本钱。
眼睛太小、脸太长、
个子不高、皮肤黑……
就连他自己也曾透露,
在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话剧团时,
由于长得太丑,
无缘登上舞台,
让他一度怀疑自己,
是不是不该走演员这条路。
直到27岁那一年,
导演胡玫的一句话,
让他下定决心证明:
努力的人,运气不会太差。
当时他在《乔家大院》里,
饰演小结巴长顺一角。
中场休息时,导演胡玫问他:
“你多大了?”
张译回答:“27岁。”
胡玫打量了他一眼,
然后说:“你记着,
男演员28岁还出不来,
就洗洗睡吧。”
听完张译回到家就开始喝闷酒,
越喝越想哭,
但越哭又越不想认输。
于是在电视剧《士兵突击》开拍前,
他给导演康洪雷毛遂自荐,
足足写了一封3000字的请愿书,
后来就有了剧中的班长,史今一角,
和“退伍老兵泪洒长安街”的经典片段。
几乎是一夜之间,
张译演的“史班长”都被观众记住了。
之前遭受的各种挫败,
终于有了反击的底气。
那一年,张译刚好28岁。
他用整整10年的日夜辛勤,
换来了观众一句“整容式演技”。

从《士兵突击》后,
张译正式开启了盼望已久的演员之路,
但这条路,一点也不平坦。
他四处找戏演,却处处碰壁。
“到最后,
觉得自己就像一条死狗,
就这样混,但还在坚持,
只是想用跑剧组这件事,
来证明我是一个演员。”
那时候他在想:
混口饭吃,怎么就那么难?
有一次,
他拿到了某个英雄人物的角色,
还未来得及得意,
英雄的后代就找到剧组说:
“英雄长得那么英俊,
双眼皮大眼睛的,
找一个长这样的演员来演,
岂不是糟蹋先烈吗?”
在全剧组同情的目光中,
张译微笑着离去。
可以说在北漂的那段日子里,
张译一直被嫌弃,
但从未想放弃。
直到2009年,
张译迎来了《我的团长我的团》,
老实人史今变成了小太爷孟烦了。
知识分子家庭出身,
心底里却极度自卑,
嘴上总是不饶人的孟烦了,
直接戳中了观众内心的敏感世界。
成功的让张译活得了当年中国电视榜,
“最深入人心电视形象”奖。
那年,有观众在街上追着他要合影,
再也没有人说他“演戏就是个死”了。
之后的几部电视剧,
《生死线》、《兵团岁月》、《钢铁年代》,
让张译打开了军旅题材的路程。
《北京爱情故事》后,
他又从朴素军人变成了普通家庭男人,
从穷小子石小猛变成了全熟奶爸元宝,
每一个镜头,都一个角色,
都被他赋予了强烈的情感。
相貌平平的张译在一段时间里,
几乎成了“国民女婿”。
2017年,
他饰演《鸡毛飞上天》里的陈江河,
被观众称为“教科书般演技”,
一举拿下了白玉兰奖视帝。
从因长得平平无奇只能跑龙套,
到20年后的白玉兰视帝,
张译只有了一个诀窍:
不做含糊的人,
不做“好合作”的演员。
在拍摄《追凶者也》时,
他饰演的董小凤因为睡过头,
错过了追杀对象,
结果他气急败坏又无计可施,
冷不丁地扇了一巴旁边胖大婶的脸。
扇耳光这个细节是他即兴加的,
为的是表现出一个滑稽又毒辣的杀手形象。
在拍摄《山河故人》时,
张译饰演的张晋生教沈涛学开车,
沈涛不小心把车给撞坏了。
张晋生心疼不已,
但表面装作毫不在意。
一边说“没事,这车结实”,
一边故意踹了一脚保险杠,
结果保险杠“哐当”一下就掉了下来。
这个后来的名场面,
纯粹是张译“强行加戏”。
在拍摄《亲爱的》时,
他即兴而发唱了一段秦腔,
不仅惊艳了观众,
还斩获了金鸡男配角。
一起拍过戏的演员,
都评价他“不好合作”,
纠细节、爱较真、爱加戏,
海清是、孙俪也是。
张译,
就是这样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演员。
“人嘛,就要带劲地活着。”
这是《鸡毛飞上天》里的台词。
“演戏,就要较真地演着。”
这是张译给自己定下的标准,
也是他给观众的承诺。

张译电影事业的高峰,
要从2018年的《红海行动》开始。
该片在春节档上映后,
收获了36亿的票房成绩,
位列当时中国华语影史票房亚军。
随后2019年,
《我和我的祖国》《攀登者》在国庆档上映,
分别收获了31.7亿、10.97亿的票房。
再一次证明了张译的票房号召力。
成名后,机会自然也多了,
但张译对表演依然保持着敬畏。
在最新上映的《金刚川》花絮中,
张译为了拍摄一场与敌军决战的戏,
通宵达旦连续奋斗。
为了演好一段张译仰天怒吼的戏,
他憋红了脸喊到极致,
甚至出现了缺氧眩晕的情况。
但他很快就调整好状态,
还向工作人员表示抱歉,
并要求再来,
难怪吴京喊他“张再来”。
在张艺谋新片《一秒钟》中,
为了贴合剧中当地人的形象,
178的张译一天只吃一根黄瓜,
暴瘦至110斤。
为了达到皮肤黝黑、粗糙的效果,
他每天在太阳的暴晒下跑步,
有时气温甚至高达42°,
凡是有工作人员来支伞,
他都劝走了,
“天天打着个伞,
是不可能完成人物的”。
其实这样的“自虐”行为,
张译已经轻车熟练了。
拍《攀登者》时,
他赤着脚在雪地中拍戏,
双脚冻到毫无知觉;
拍《红海行动》时,
他意外踩到玻璃残渣,
意外滑倒脚踝骨折,
仍然拖着一条石膏腿,
上山下坡、滚来滚去……
他人可能弃之如敝屣的做法,
对于张译来说却是甘之如饴。
敬业这两个字,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陈凯歌找张译拍完《搜索》后说:
“在张译这里,戏比天大。”
贾樟柯找张译拍完《山河故人》后说,
“张译,能行。”
《金刚川》上映前热评第一是:
“张译,谁用谁爽,一直用一直爽。”
这样细水长流的好演员,
被看见、被肯定,
看来是众望所归。

张译一直秉持稳一点、
慢一点的节奏,
对名气不争不抢,有点佛。
他曾说过:
“很多人,把歌手也叫演员,
把专门拍杂志的模特也叫演员,
把专门上综艺节目的也叫演员,
其实不是这样的,
有些人就是以演戏为生,
演戏是我的饭碗。”
如今看来,
他已经把一步一个脚印,
把喜欢的东西变成了金饭碗。
不但被业内编导充分信任其实力,
还得到了广大影迷观众的充分认可:
有张译的片子,一定不会差。
恍然回首,
“长相一般”的张译,
已经成为了一个充满独特魅力的人。
至于他的未来——
拿影帝是迟早的事儿。
相逢恨晚,『星标』长情好演员,总会发光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