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棉的微笑


点击关注 | 文学依然神圣
作家专栏栏
作者题记:6月1日半夜从柬埔寨回国后,我一头扎入忙乱的房子装修事物中。我,忙的不可开交,跑的疲惫不堪,热的湿衣浃背,累的腰酸腿疼。还要周一至周五,完成接送孙女上幼儿园、上课的重要任务。这样,就一拖再拖,安不下心,坐不下来撰写柬埔寨游记的文章。柬埔寨之旅不虚此行,这篇文章一直在我脑子思索着。欠债总是要还,作业总是要交,承诺答应的事总是要做,再不写柬埔寨之行就忘的差不多了。于是,我忙里偷闲,挤兑时间,利用手机和儿子的电脑,敲出了这篇有些迟到的《高棉的微笑》散记,献给去过和没去过柬埔寨的朋友臧否。迟发为歉了!
高棉的微笑
文/丁 晨
2018戊戌狗年初夏,我偕妻和一帮子文化圈朋友,结伴赴柬埔寨完成了一次短暂难忘之旅。
柬埔寨,由于高棉族是主体民族,占全国总人口80%以上,也旧称高棉。尽管柬埔寨被联合国称之为世界上最贫穷、最落后的国家之一,但是,宏伟、壮美的吴哥古迹群和曾被“红色高棉”血腥屠戮的黑暗一幕,震惊了全球,吸引着络绎不绝的世界游人,前去领略游览,感触良多。
我们乘坐的柬埔寨百善航空公司航班,子夜0:30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直飞,穿越茫茫黑夜,约莫3个多小时后,飞机降落在暹粒省吴哥机场。
参观游览吴哥古迹心切,一晚,只睡了四个多小时的我们,一早上,不顾柬埔寨难耐的闷热、潮湿气候,乘大巴直奔吴哥古城。
吴哥究竟是有着怎样的一股魔力?令我们和世人对这种千古墟石神往和渴望?!
一部好莱坞电影《古墓丽影》,让吴哥这个神秘的古城爆红,除了女主角劳拉性感的红唇和矫健的身手之外,给观众印象最深的就是影片的背景拍摄地吴哥古城的塔普伦寺了。世界奇迹的光环和谜一样的传说更吸引着游人前往探寻……
另一部电影《花样年华》,梁朝伟饰演的主人公周慕云,将无法对人倾诉,甚至自己都无法面对的一段情感秘密讲给吴哥千古墟石的一个石洞倾听,让发生在花样年华的秘密故事都存留在吴哥。这也吸引观众和游客的好奇心,去吴哥追逐这永恒回忆的秘密……
位于暹粒省境内,距首都金边西北约300多公里的吴哥古迹,是柬埔寨民族的象征和骄傲,与埃及金字塔、中国万里长城、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千佛坛并称为“东方四大奇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我们游览的现存吴哥古迹主要包括大吴哥即吴哥通王城和小吴哥即吴哥窟。公元1世纪下半叶建国的柬埔寨,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公元9世纪至14世纪是吴哥王朝鼎盛时期,国力强盛,文化发达,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吴哥文明。
大吴哥城是真腊王国吴哥王朝的国都,于12世纪后期由高棉王国国王扩建而成。因他信奉佛教,所以都城紧挨吴哥窟。与吴哥窟不同的是,城内的生活气息更为浓厚的巴戎庙又称拜云寺,宽阔的中央大道和宏伟的斗象场,无不使人联想人头攒动的盛世场景。  
吴哥城呈正方形,由城墙和护城河保护,城墙高8米,整个城市有5道城门,除了东西南北四个正方向处各开有城门外,在东门的北面还开了一座胜利之门,城门都是塔形结构。每个塔身上都有面向四方的四面佛像,以慈悲的眼神检阅进入城内的每一个人。城墙外就是护城河,城门外各有架有一座桥,连接城里城外,每座桥采用印度教的神话故事,两边各有27尊2.5米高的跪坐石雕半身像排成一列,一边象征神灵,一边象征恶魔,双方进行激烈的角力。
小吴哥即吴哥窟,堪称世界上最大的庙宇,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哥特式建筑。它地处通王城外,是高棉王朝最辉煌的建筑代表,也是最炙手可热的旅游胜地。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吴哥寺也是吴哥窟遗迹群中观赏日出最理想的地方之一。其实它远远大于大吴哥。今天柬埔寨人将它放在自己的国旗上,足见吴哥窟在柬埔寨人心目中的神圣地位。在方形广场的四个角上,各有一座石塔,而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更高的石塔,象征神话中的圣山。吴哥寺的建筑包括祭坛和回廊。祭坛有三层,象征印度神话中位于世界中心的须弥山。
吴哥窟的整体布局是,一道明亮如镜的长方形护城河,围绕一个长方形的满是郁郁葱葱树木的绿洲,绿洲有一道寺庙围墙环绕。绿洲正中的建筑乃是吴哥窟寺的印度教式的须弥山金字坛。须弥山高高在上,台阶陡峭,需要手脚并用地爬上去。这寓意着人们到达天堂需要经历许多艰辛。在金字塔式的寺庙最高层,可见矗立着五座宝塔,宝塔与宝塔之间连接游廊。此外,须弥山金刚坛的每一层都有回廊环绕,乃是吴哥窟建筑的特色。
吴哥窟建在三层台阶的地基上,每层台基四周都有石雕回廊,浮雕大多取材于印度著名史诗《摩珂婆罗多》与《罗摩衍那》的神话故事。吴哥窟是人的杰作,但每个设计都是为了体现神性。置身于吴哥窟的佛像间,已经分不清自己究竟是站在神的领地还是人的空间。神性和空间交汇在这个密林中的古城。美国学者艾丽娜·曼妮卡考证解释这三层回廊各代表国王、婆罗门和月亮、毗湿奴。
柬埔寨没有分明旳四季,只有每年5月至11月雨季,12月至次年5月旱季。我们去刚赶上了雨季开始。虽然每天都是难耐的湿衣浃背,我们还是饶有兴趣地游览了包括巴戎寺、女王宫、塔布伦寺、崩密烈、斗象台等大吴哥古迹。
巴戎寺,在大吴哥中心地带的废墟上,以四面带有祥和微笑的佛像给人印象太深。巴戎寺内,存放着49座塔身均为四面佛的巨型雕像,四面分别代表的是“慈、悲、喜、善”,据说正是建造了巴戎寺的那位国王之面容形态。我以为这就是吴哥的精华。当然大小吴哥每个景点,都是精华,都很震撼。但我以为,巴戎寺四面佛雕是精华的精华。各个佛像神秘、宁静的微笑,震撼人心,令游人神魂颠倒,让人无限的遐想和沉思。每尊佛像慈祥、和善和丰富的内涵表情,一下诱惑了全世界。
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吴哥的微笑”也就是“高棉的微笑”。“高棉的微笑”,这不仅印证了昔日高棉灿烂的文化,悠久的历史,辉煌的成就和安宁的生活,这也不正是今天友善朴实、多灾多难的高棉民族即柬埔寨人民,对美好、安宁、和平生活的期冀和渴盼吗?!
女王宫原名湿婆宫,是吴哥古迹中最重要的建筑群之一。朱红色砂岩做为建筑材料,建筑以小巧玲珑、奇巧别样,精致剔透而著名于世,有“吴哥古迹明珠”和“吴哥艺术之钻”的美誉。每座塔祠上都刻有各种神鬼罗刹的雕像。塔基及其两侧的神龛和门楼上也是千姿百态的浮雕,内容多是记载古代高棉人民的生活情景和抵御外族侵略的战斗场面。同行爱美的女士们到了女王宫好像到了自家一样,穿出各色各样的裙装,摆弄着各种姿势拍照,仿佛人人都成了女王似的。
塔布伦寺其内部是迷宫般的狭窄走廊和成堆的破碎石雕。因为随时都可能坍塌,有的地方用绳索围了起来。塔布伦寺,这里的最大特点是树木。树将石头、城墙,以至建筑包裹起来。树缠着石头,石头依偎着大树,盘根错节,谁也无力把石头和大树分开。值得一说的是,好莱坞著名电影《古墓丽影》就曾在这里取景,塔布论寺里有过安吉丽娜·朱莉的身影。
崩密烈的原意是“荷花池”,原本也是一座吴哥遗迹中的寺庙。但我们今天看到的崩密烈与吴哥遗迹中的其它已开放的寺庙迥然不同,这不仅仅是因为崩密烈远离吴哥遗迹的中心区域,更重要的是崩密烈现在依然保持了它被发现时的原貌。是一堆堆坍塌、脱落的巨石,一片片毫无经过修复的废墟。成了吴哥遗迹中废墟的代名词。看了令人触目惊心、感慨、震颤和惋惜!若要修复和保护崩密烈,是需要巨额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以及多么长久的时间啊!依照现在柬埔寨落后、贫穷的经济状况和财力,是多少年也无力完成这浩大的修复和保护工程的!
站在这成堆石块废墟前,游人会想些什么呢?究竟什么原因是寺庙倒塌,成了废墟?是战乱?是大自然的神斧天工?还是强有力的参天大树见缝插根,肆无忌惮地疯长,由此崩开了石块?看来答案还是由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去研究分析吧!
在暹粒参观游览古迹,值得称赞是,柬埔寨国家虽穷,对外开放旅游观光的时间也不长,但管理的井井有条。我们入住的福华酒店,设施齐全,服务周到,饭肴不错。酒店有用中文写的欢迎我们光临的标示,让人感动和亲切。特别一提的是,参观大小吴哥,没有发现黑导游硬拉要讲解的现象。柬埔寨旅游部门现场给每个参观者拍了快照,凭着人手一张配有照片的参观卷,就可参观游览完大小吴哥所有景点,既省时省事又很规范。
两天多的参观游览后,我们告别了暹粒省吴哥城,直奔柬埔寨首都金边。途中乘船游览了柬埔寨最大的淡水湖-洞里萨湖。洞里萨湖也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从暹粒一直流到首都金边,最后汇入湄公河,再经由越南流入大海。洞里萨河位于柬埔寨,是世界上少有的因不同季节而逆转流向的河。洞里萨河是洞里萨湖和湄公河间的天然通道。雨季,湄公河涨水,河水经此河流入湖中。旱季,湖水又经此河注入湄公河。
洞里萨湖是世界上富饶的淡水鱼类产地之一。20世纪90年代中期,捕鱼量每天达500吨以上。洞里萨湖还为周围平原地区成千上万亩田地提供了良好的灌溉条件,使柬埔寨中部地区成为闻名世界的谷仓。按理说这应该是柬埔寨的富庶地区。但奇怪的是柬埔寨被联合国称为世界最贫穷、落后的国家之一,而洞里萨湖畔的原住民,却是柬埔寨最贫穷最落后的人群。
这是为什么呢?
据当地导游讲,洞里萨湖和洞里萨河上,住了一群没有国籍的人,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他们大多是越南难民,越南南北战争时期来到这里避难,战争结束后却再也回不去,越南不接纳他们,柬埔寨政府也不要他们,不允许他们上岸,只有无语的洞里萨湖和洞里萨河接纳了他们。他们只能在洞里萨湖上和河上,维系着最基本的生存水平,过着赤贫的生活,自生自灭。发黄的湖水已浑浊不堪,还带有一股腥臭味,他们就住在水面上高高架起的屋棚里,吃喝拉撒都在这个肮脏的湖里、河里。这一情景,令人自然联想起印度的恒河。这些水上人家,除了把捕来的鱼在市场中卖掉,再买来粮食和日常用品外,我们看到湖上的人家,主要靠接待游客、玩蛇、玩动物和收小费等营生。不少的童工在船上劳作挣钱、要钱,令人心酸。
没有人知道,他们这种漂泊的生活还要持续多久?
我们同行的著名诗人商子秦的一首即兴诗作,就是我们看到的这种生活的真实写照。
洞里萨湖游船上的孩子
商子秦
洞里萨湖的游船上,
有几个小小的乘客,
他们不是船工,
也不是游人,
悄悄坐在一个角落。
眼神中带着淡淡的忧伤,
还有一点孩童的羞涩。
当游船驶进浩荡的湖面,
人们陶醉在水天一色,
渔舟穿行,撒网捕鱼,
别样的船屋像水上村落。
不知什么时候,
孩子来到我们身后,
一双小手在游人肩上起落。
这时人们才骤然明白,
原来孩子是要捶背按摩。
我也是团中的一员,
孩子的第一个目标就选中了我。
我却本能的做出反应:
不,不要!
我不习惯这样奢侈,
你还那样稚嫩,那样年幼……
孩子的小手停在半空,
眼神出流露难过和失落,
口中说着不标准的简单汉语:
我想上学,没有钱,
给一点小费,不多……
我几乎立刻打开钱包,
取出了零钱放在小桌,
孩子说了一声“谢谢”,
两只小手依旧在我肩上按摩,
孩子固执的眼神告诉我:
我在挣钱,不要施舍。
我,还有旅游团中的我们,
一同做出了同样的选择,
大家一个个坐低身姿,
让孩子的小手在肩上起落。
孩子起劲的又捶又按,
额头绽放汗花, 脸颊浮现笑涡……
望着孩子,
洞里萨湖的波浪,
不尽的在心中翻腾,
我和我们
感慨良多
却又无语默默……
不光是在洞里萨湖上,在吴哥窟,在巴戎庙,在崩密烈,以及后来在首都金边等所有的旅游景点,我们都看到了很多采取不同式样的小孩、妇女,他们追逐着游客乞讨、要钱。那种架势,不达目的绝不罢休,似乎已经职业化、常态化了。“高棉的微笑”在这些乞讨者的脸上,是忧伤、哀求和渴盼的愁容。还好老祖宗给柬埔寨人留下了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吴哥窟,给这里的人们,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客流,使很多柬埔寨人靠这些游客赚钱,有了收入,改善了生存条件等等。
看来,柬埔寨这样的小国,要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甩掉最贫穷、落后的帽子,办法还应更多,道路还会很长!
游览金边使我们的柬埔寨之旅进入了尾声。在金边这个号称50年前的 “东方巴黎”,才看到了独具特色的、民族宗教性很强的现代建筑和车水马龙的汽车。中国援送的200辆公交车和出租车,使首都金边呈现出了一个现代大都市的气息。也体现了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倡议,给战后柬埔寨的和平发展带来的变化和福祉。我们入住的金界大酒店,很豪华、气派,有赌场、中西餐和免税商场。酒店工作人员会讲流利的中文。每次进入酒店,都要安检。说是柬埔寨偷劫现象频繁,但我们感觉还很安全。
在金边游览参观建于1886年的大王宫,略有感慨。大王宫虽不敢和我们曾见到的恢宏、庞大的欧洲茜茜公主皇宫比拟,但它的豪华、堂皇和柬埔寨的现状贫穷落后面貌形成鲜明对照。大王宫现是国王宅邸、办公地方。中国人熟悉的西哈努克国王的骨灰塔和西哈努克最疼爱的、死于白血病的4岁女儿甘达帕花公主小骨灰塔存于大王宫银殿园内。金边市的地标建筑-独立纪念碑和中国赠送的西哈努克雕像纪念碑,以及柬埔寨最高的山地塔仔山,赫然矗立,璀璨醒目,观后难忘。
柬埔寨国家博物馆是金边市经典建筑之一,很值得一看 。我借助中文耳机解说,对柬埔寨的历史和高棉文化,初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建于1920年的博物馆详细介绍了吴哥的宗教人物、高棉王国历史,不同时期雕刻的特点和不少影像资料,还有来自世界各地游客的留言。博物馆馆内收藏有4-10世纪、吴哥王朝等时期的手工艺品及雕刻艺术品,以及很多吴哥窟雕塑的真品。最大的看点就是博物馆中各式各的吴哥时期的佛像仿佛在包围着我一个人,与我交流,让我在瞬间有一些恍惚,忘了自己究竟在何处。博物馆据说是法国人设计的,开放、独特、民族、美观,异国风味十足。中央建有一座小亭,供奉了一尊神像,周围有四个人造荷花池,以草圃及长凳相间,犹如一道道隔音墙,阻隔了馆外闹市的喧嚣,任凭游人静静游赏。这是我见到世界上较小、较简陋的博物馆,但也是我看到绿化、美化、净化的最美的博物馆之一。我想假若先看博物馆做做功课,再前往吴哥游览,那会对领悟、理解“高棉的微笑”的魔力大有帮助的。
在金边这次令人沉重、悲愤的是参观了一个叫“堆斯陵屠杀博物馆”,又称S-21集中营。柬埔寨人称之为“罪恶馆”。罪恶馆位于金边市南,这里原本是一座高中学校,“红色高棉”时期被用作关押犯人的监狱。这里面有近200间狱室,是当年红色高棉政权的秘密中心。当年有约1.2万至2万人知识分子、平民及妇孺被囚禁在这里,饱受折磨。直到1979年这里被解放,这座集中营只剩下14具尸体和仅有12人幸存者。馆内展出的刑具和图片介绍,毛骨悚然,令人发指。
另外,在距离金边市区南郊15公里,还有一个杀人场,曾经是红色高棉的集中营。死在这里的多是来自S-21监狱的囚禁者,包括男女老少和婴儿。到目前为止在杀人场挖出的尸体就有9000多具,所以此处又称万人冢。1988年,柬埔寨政府在此建了一座佛塔,用来安放从坟冢里挖掘出来的头骨,借以追思纪念无辜的亡魂。
1975至1979年年,“红色高棉”攻克金边夺得政权,成为柬埔寨的执政者。红色高棉政权实行了一条直接消灭城市、取消货币、取消正常的夫妻关系,一切受政府配给控制的极端的红色恐怖路线。红色高棉以欺骗的手段将金边全部居民驱赶出城,结果金边变成一座死城。三年后去看,多数房子还是人去楼空,使柬埔寨有40万至300万人死于饥荒、劳役、疾病或迫害等非正常原因。此后三年间,柬埔寨失去了近三分之一的人口,而且多是知识分子。甚至还将西哈努克亲王与自己的子孙分开,在他的14个孩子中,即有5个死于红色高棉执政时期。
“红色高棉”不管这个执政者叫什么名称,是什么颜色,他们倒行逆施,屠杀人民,与人民为敌,民怨沸腾,使柬埔寨人失去了高棉的微笑。最后终被永远地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沉重地参观完罪恶馆后,感谢导游给我们安排了一个轻松、愉悦的洞里萨河-湄公河乘船游览。我们沿着洞里萨河乘船游到壮阔、浩瀚的湄公河,又从湄公河游回到洞里萨河。热心、友好的船家给我们准备了丰盛的柬埔寨热带水果。什么红毛丹、山竹、龙公果、蛇皮果、番石榴和青香蕉,平素很少吃到的水果,我们都品尝了。旅友们载歌载舞,朗诵诗篇,各显神通,度过了一个美好、难忘的湄公河之游。也为我们这次柬埔寨之旅画上了完满的句号。
再见了,微笑的吴哥!再见了,美丽的金边!再见了,壮阔的湄公河!再见了,友好的、多灾多难的但终究走上和平发展之路的柬埔寨人民。
企盼我们永远能看到“高棉的微笑”!
2018年6月25日于儿子高新家中
中图片均为作者丁晨老师提供
作者简介:
丁晨,笔名奕言,生于1947年,河北省任县人。“老三届”知青、高级编辑、大学文化程度,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历任《陕西交通报》副总编辑、陕西省交通作家协会主席、《中国公路》杂志终身记者、陕西省作协理事、陕西省作协报告文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散文学会常务理事。
1982年开始在《工人文艺》发表短篇小说《梨》至今,在全国各类报刊、网络发表短篇小说、散文、史话、报告文学和新闻作品上百万字。出版个人散文集《秋叶》《迟到的欣慰》《幽敻含光门》《寻找》4部,主编和参与编著的文学作品集、好新闻作品集锦和交通史志等30余部已出版发行。
散文《永远的铺路石》获2001年《人民日报》大地副刊三等奖;散文《乍见周庄》获中国散文学会2010年全国散文家论坛征文大赛一等奖,并编入华文出版社出版的《全国散文作家精品集》;散文《迟到的欣慰》获中国散文学会2010年“中国当代散文奖”并编入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散文家大词典》;报告文学《梦圆中国第一隧——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建设纪实》,获2011年省作协主办的陕西首届”报告文学征文大赛最佳文学作品奖。长期坚持散文写作,笔耕不辍,其散文创作个人成就词条,编入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散文家大词典》。
【投稿说明】
欢迎投稿至邮箱:1004961216@qq.com
如有疑问可在后台留言询问
欢迎关注“浅海文苑”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