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的核心( 【15】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家文化与儒家信仰 )

儒家文化的核心
 信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儒家文化与儒家信仰
文丨朱建军   图丨源自网络

儒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它的信仰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心理,说起中国人的种种特点,不论是优点还是缺点,你要是去分析一下,多多少少都和儒家的教化有关。

儒家文化在东亚的其他国家也有很深远的影响。韩国有人说: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是韩国人。中国人很生气,觉得韩国人怎么把什么好东西都说是韩国的。不过这正说明,韩国人觉得儒家思想是个好东西,非常有价值。要不他们为什么不说秦桧是韩国人呢?其实韩国文化中,有很多儒家文化的成分。日本、新加坡等等国家,都受到儒家文化的很多影响——当然它们的文化中也有其他东西。

儒家是由孔子继承了周王朝时期的文化,并整理完成形成思想体系而创建的。

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儒家文化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孟子的思想比较忠实地继承了孔子。到了汉代,董仲舒搞了一个新版的儒家,和孔子的儒家思想就有了不小的差异——这个版本的儒家对“上下等级”更重视,强调下级对上级的服从,所以他的顶头上司也就是皇帝很喜欢,但是我们觉得这个新版儒家对专制者好处较大。宋代的儒家,吸收了佛家等其他学派的思想,在哲学思辨上进步比较大,但是有点禁欲的倾向——人家佛家的和尚禁欲是对的,出家人嘛。我们俗人太禁欲了,也比较容易出偏差。到了民国时期,五四运动中,儒家的思想就被看做是个压迫人们的东西全盘被否定了。几经反复后,在大陆,“文化大革命”时期儒家思想受到了严厉的压制,儒家信仰者受到了镇压。至今在大陆儒家也还没有恢复其影响。在台湾,儒家的思想和西方文化有所结合,尝试着有一些新的变化——但变成什么样子,目前还不可得知,正变着呢。
 
和一些宗教不同,儒家的信仰中,不重视超自然的信仰对象,孔子对超自然的事物的态度是:敬而远之。有人问:鬼是什么样子?神是什么样子?儒家的回答是,人的事情还没弄好呢,管那些闲事做个甚?有人问:人死后是什么样子?儒家的回答是:活着的事还没整明白呢,管那些死后的事做个甚?儒家信仰是人文主义的,重视的是人的品质、道德和伦理。做个好人——儒家所谓的“君子”,这是儒家信仰中最有意义的事情。如果你能做一个超级好人——儒家称呼是“圣贤”,那更是价值无限。儒家信仰,可以说成是对人的美好的道德品质的信仰,对人性光辉的信仰。他们相信人的本质中有大善,如果我们能把它发扬光大,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宇宙中最伟大的美好的存在。他们信仰的是“真正的人”,发扬出了人性之美好的人。

儒家的最基础儿童教科书《三字经》里,第一句话是:“人之初,性本善”。

儒家文化思想的最核心,是“仁”。如果你需要详细地了解仁,有很多书可以很细致地告诉你,如果你想让我简单地说说什么是仁,我会说仁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爱心。仁就是想让别人好的那种心,我们也可以把它说成就是“好心”。我们平常说一个人“心好”,说他是“好心人”,这就是说这个人发扬了他的“仁”的品质。儒家相信,每个人骨子里都是好心人、“仁人”。那些坏人,只不过是他天性中的那好品质被遮蔽了,所以看起来才不像个人,而像动物“禽兽”,甚至“禽兽不如”。儒家相信,如果人的天性中的仁爱之心能够得到发扬,人与人之间就会有美好的关系,家庭与社会也都会更加美好。

人性本善或者本恶,或者不善不恶,有善有恶,这个问题上争论很多。没有哪一派能够说服别人,于是大家各信各的,如果你相信人性善,那你也许可以接受儒家。当然儒家也不可能否认这世界上有许多恶人,只不过他们认为这些人是后来变坏的,本性中还是善。为什么人会变坏呢?是被社会这个大染缸所污染的。

没有被污染的,或者自己成功地修养身心从而消除了污染的人,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人呢?那就是儒家所描述的君子,以及圣贤。如果你上街遇到一个君子,从外表去看,他是谦和有礼的,和蔼、温和、尊重别人。和他交往时,你能感到他的友善,乐于助人、关心别人、富有同情心。他对长辈很孝敬,对同辈很照顾,对晚辈很慈爱。他做事很有原则,负责、坚定、讲信用。如果你能体会到他的内心,你会发现他的内心很光明正大,坦坦荡荡。他有仁爱之心也有浩然之气,有必要的话,遇到危险他也敢于挺身而出,在极端的情况下他甚至连死也不怕。

我们也许会怀疑,这样的人是不是比雷锋还难找到。但是儒家相信,每个人的本质都是这样的人,如果我们为自己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并且修养自己的内心,就可以成为这样的人,而且,这样的人是幸福的,他们内心有爱,爱给了他们真正的大快乐。这种快乐是物质享受所不能比拟的。因此,儒家固然不排斥物质享受,但认为儒家精神所带来的快乐才更有价值。

既然修养自己,才能成为仁人,儒家有一种对自我修养的追求,甚至可以说对此的信仰,他们相信人只有不断地自我修养,人生才是有价值的。

既然儒家认为,人本性是善的,他们的修养方法上,就很注重如何让人能保有先天就有的仁爱之心。儒家认为,这种爱心在人一生中最早的一个表现形式,就是孩子天然的对父母的挚爱。因此,要让人不失去仁爱之心,最重要的就是保护和开发孩子的对父母的挚爱之心,他们把这个心称为“孝心”。因此,在儒家的实际操作中,我们会看到很多鼓励孝心以及孝行的教育。

儒家理想中,长辈应当以美好的品质去熏陶后辈,而后辈应当以这样的长辈为自己的典范。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会看到儒家教育中似乎把祖先看做一个类似于“神”的角色。别的宗教会把他们的神的像供奉在神龛中,而儒家会把祖宗的牌位供奉起来。他们会在祖宗的牌位前祈祷,希望祖宗能保佑自己。当他们做了好的事情,或者有了大的成就,会到牌位前上报给祖宗。他们会骄傲地想,我给祖宗争了光——就有点像基督徒说,我以我的行为荣耀我的主。当然反过来,如果他干了令人羞耻的事情,那就是给祖宗的脸上抹黑。

我们可能会想:如果这个人的祖宗是个君子,甚至圣贤,这样做当然很好。但是万一这个人的祖宗是个恶棍,他却把祖宗当做榜样,那这个信仰方式岂不是会让这个人学坏?不过儒家并不认为这个风险很大,他们知道人都希望自己的祖宗是好人,有好名声。所以,人们会把他们的祖宗想象的更好。这样,他们就为自己树立了一个好的榜样,好的神,于是也就会学好。实际上还有可能,人们会“错认”一些更好的人为自己的祖宗。现实中,我们会听到姓秦的说他们是秦琼后裔,不会听到他们说自己是秦桧后裔;会听到姓张的说自己是张良、张飞后裔,不会听到他们说自己是张献忠后裔;会听到姓严的说他们是严复的后裔,但是不会听到他们说自己是严嵩的后裔——这样,人们也可以和同姓的好古人学好。

儒家会借助一种心理学上叫做移情的方法,来把孝道中的仁爱之心逐步扩展。比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就是说,看到别人家的父母,就想想自己的父母,把对自己的父母的孝心扩展开来,于是对别人的父母也有一份仁爱之心。再有,因为我对父母有一份挚爱,而父母还爱着他们的另一个儿子,也就是我的兄弟,所以我也因此而爱我的兄弟……用这样的方式,最终我们可以让“四海之内皆兄弟”,从而有了一个人人相亲相爱的世界。

从仁爱之心,可以推演出许多不同的精神价值。比如,忠,是对尽职尽责的行为价值认可。一个人有仁爱之心,做事时想着别人的利益,就会有忠。比如,恕,是对宽恕的行为价值认可。一个人有仁爱之心,对那些犯错的人也一样有爱心,希望能给他们一个改过的机会,于是就会有恕。

儒家并不许诺说,如果你做一个仁爱的人,一定会上天堂。至多他们也不过是说,积善之家有余庆;或者说,善人的子孙会有好报。善行的最大回报,只是成为善良的人,是实现了人应有的善良本性。行善本身,就是实现自我,就是回报。
 
儒家的信仰,在历史上也带来过一些问题,比如中国文化中的虚文假礼、好面子、裙带关系等等,但是总的来说还是起到过非常积极的作用的。儒家信仰培养了中国历代的许多“忠良”,也培养了许多有君子之风的士人,更使得全民族的人,道德修养都得到了提高,促进了中华文化以及周边中华文化圈国家的文化发展,创造过很长时期的辉煌。目前,儒家的影响在大陆也在复兴,如果读者你觉得儒家很对你的胃口,你愿意选择它作为你的信仰——我顶你。

以上内容选自朱建军先生未出版著作《信仰心理学》

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朱建军:
中国著名心理学家。意象对话疗法创始人。回归疗法创始人。北京林业大学心理系教授。中国文化传承与发展在当代的开拓者与践行者。著有心理、文化方面的著作40余部。
 
关注“意象对话”公众号,在后台菜单中点击→新书推介→信仰心理学,即可查看最新连载文章。

编辑:大雁
意象对话
中国人自己的心理学

儒家文化的核心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