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OES)是以等离子体为激发光源的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方法,可进行多元素的同时测定。
        样品由载气(氩气)引入雾化系统进行雾化后;以气溶胶形式进入等离子体的轴向通道,在高温和惰性气氛中被充分蒸发、原子化、电离和激发,发射出所含元素的特征谱线。根据特征谱线的存在与否,鉴别样品中是否含有某种元素(定性分析);根据特征谱强度确定样品中相应元素的含(定量分析)。
        本法适用于各类药品中从痕里到常量的元素分析尤其是矿物类中药、营养补充剂等药品中的元素定性定测定。
原子光谱的理论基础

       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Newton)做了一次光学色散实验,他用一束太阳光在暗室中通过一个棱镜,在棱镜后的屏幕上看到了红、橙、黄、绿、靛、蓝、紫七种不同的颜色依次排列在屏幕上,形成一条彩色的谱带,称之为光谱。这个简单的实验就是光谱学的起源,也是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光谱分析是根据物质的特征光谱来研究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和存在状态的一类分析领域,它可分为原子发射光谱分析、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分子发射光谱分析、分子吸收光谱分析、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原子和分子荧光光谱分析、红外和拉曼光谱分析等各类分析方法。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是根据试样物质中气态原子(或离子)被激发以后,其外层电子辐射跃迁所发射的特征辐射能(不同的光谱),来研究物质化学组成的一种方法。常称为光谱化学分析,也简称为光谱分析。

原子的结构和辐射跃迁

        原子光谱是原子内部运动的一种客观反映,原子光谱的产生与原子的结构密切有关。在原子光谱分析时,最被关心的是光谱线波长的选择,以及所选光谱线的强度,而谱线的波长以及影响谱线强度的因素与原子结构密切相关。因此,一个光谱分析工作者有必要对原子结构及辐射跃迁过程有所了解。
        1913年Bohr提出了原子结构学说,其要点如下:
1)电子绕核作圆周运行,可以有若干个分立的圆形轨道,在不同轨道上运行的电子处于不同的能量状态。在这些轨道上运行的电子不辐射能量,即处于定态。在多个可能的定态中,能量最低的态叫基态,其它称为激发态
2)原子可以由某一定态跃迁至另一定态。在此过程中发射或吸收能量,两态之间的能量差等于发射或吸收一个光子所具有的能量,即
hv=E2-E1
        上式称为Bohr频率条件。式中,E2 > E1。如E2为起始态能量,则发射辐射;如E2为终止态能量,则吸收辐射。h为planck常数(6.6262×10-34J·S)。
3)原子可能存在的定态只能取一些不连续的状态,即电子只能沿着特定的轨道绕核旋转。在这些轨道上,电子的轨道运动角动量PF必须等于h/2p的正整数倍。
        人们认识到:电子在能级间的跃迁时就产生谱线。若电子由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时就产生吸收光谱,电子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就产生发射光谱。
        核外电子从第一激发态返回基态时所发射的谱线称为第一共振发射线。由于基态与第一激发态之间的能级差异最小,电子跃迁几乎最大,故共振发射线最易产生,对多数元素而讲,它是所有发射谱线中最灵敏的(如钠的589.0nm),在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中通常以共振线为分析线。

原子的激发和电离

        当电子或其他粒子与原子相互碰撞,如果其动能稍大于原子的激发能,就可使该气态原子获得一定的能量,从原子的基态过渡至某一较高能级,这一过程叫做激发。
        当电子或其他粒子与原子相互碰撞时,如果其能量大于原子的电离能,则它们相互碰撞时就可能使气态原子电离成气态的一级离子,如果能量更大,还可使离子处于激发态,甚至更进一步变成二级、三级等高级离子。
        激发能和电离能的高低是原子、离子结构固有的特征,是衡量元素激发和电离难易的程度和谱线灵敏度及波长位置的一个重要标志,其高低取决于原子或离子中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作用力的大小。
        在光谱分析常用光源中激发的光谱主要是原子谱线和一次电离的离子谱线,只有在个别情况下出现二次电离的离子谱线。习惯上我们按原子的一次电离能的大小把元素粗略地分为易激发易电离元素、中等激发中等电离元素和难激发难电离元素。其与周期表的关系如图所示。
        对于碱金属及碱土金属由于第一共振态激发能很小(<3电子伏),因此这些元素第一共振线的波长处于可见及近红外区;
        对于那些非金属元素,由于其第一共振态激发能很高(>6电子伏),因此这些元素第一共振线的波长处于真空紫外区(10-200nm);
        对于大多数元素的第一共振态激发能在3-6电子伏之间,因而它们的第一共振线大多数处于近紫外区(200-380nm)。

谱线的分裂和变宽

        1、塞曼效应:足够强的磁场会使谱线分裂成几条偏振化的谱线。一般场合,由塞曼分裂出来的各谱线波长相差极小,约为0.00x-0.0xnm。
        2、斯塔克效应:在外电场的作用下会出现谱线分裂,分裂的程度随电场强度的提高而增加。在高压火化光源中,这种效应可能是显著的,但在ICP光源中,这种谱线变宽非常小,可以忽略。
        3、超精细结构:由于原子核效应即核的质量和核自旋的不同引起原子能级的超精细分裂,其分裂谱线之间的距离约0.00x-0.0xnm,与塞曼分裂相当。
        4、谱线的自然宽度:原子发谱的光谱并不是严格的单色的线状光谱,它具有一定的宽度和轮廓,一般谱线的自然宽度在10-6-10-5nm。
        5、谱线的多普勒变宽:由于原子在发射过程中朝着和背离检测器作随机的热运动而产生。多普勒变宽随原子量增加而减小,但随温度增加而加宽。一般这种变宽约在10-4-10-3nm。
        6、谱线的碰撞变宽:与同种原子碰撞时引起的变宽称赫茨玛变宽;与不同种类原子或分子碰撞引起的称洛仑茨变宽。其中洛仑茨变宽较明显,一般中10-3nm左右。
        在ICP光谱分析中,多普勒变宽及洛仑茨变宽是主要的变宽因素,由这两种效应确定的光谱线总轮廓称为沃伊特(Voigt)轮廓。一般谱线宽度在10-4-10-3nm.

光谱线的自吸收和自蚀

        在实际光源中,辐射总是由处于较高温度的中心区通过低温蒸气的外部边缘部分进行发射的。从光源中部所产生的辐射,当通过其外围时有可能被同类基态原子吸收,这一现象一旦出现则称为自吸收。
        在光源中其中心部分激发温度高,存在较多的激发态的原子,但在光源的外围,是一个低温区,含有大量基态原子,当原子从光源中心所发射的谱线,其中心波长附近实际上完全被外围基态原子所吸收,被吸收的辐射由外围本身的辐射来代替,但发射很弱,不能完全补偿光源中心辐射的损失,因而在谱线中心吸收最严重,当原子浓度很高时,谱线轮廓在中央部就出现凹陷,即产生自蚀,如自吸收一样一般只有第一共振线才发生自蚀,如图是有自吸谱线轮廓。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