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老龙头(北戴河风情游记-山海关老龙头景区一览–(上))

山海关老龙头
      北戴河景区是观鸟胜地,被誉为”观鸟的麦加”。这里有6600多公顷森林,50多亩湿地,戴河、恒河、滦河等入海口形成的泥滩、泻湖以及滞缓的河道,被国际湿地保护公约命名为”北戴河湿地”,并受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良好生态环境,使这里成为鸟类的乐园,成为从西伯利亚、中国北方与中国南部、菲律宾、澳大利亚之间迁徙之候鸟的一个驿站。春秋两季,候鸟迁徙,丹顶鹤、白鹳等成群结队从空中飞过,且飞且鸣,成为一大奇观。春夏之交,鸽子窝一带的大潮坪、滩涂,时时可看到鸟群觅食,悠闲自在,怡然自得。

老龙头景区总占地面积700亩,由入海石城、海神庙、靖卤台、南海口、澄海楼、宁海城和滨海长 城七部分组成。
澄海楼是老龙头的制高点,是观海的胜地。其东西墙壁镶有清代皇帝及文人咏澄海楼诗作的卧碑,楼内陈列着老龙头出土文物和部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和题诗。宁海城内校场、龙武营、将台等军事建筑展示了明代要塞风貌。保存完好的明代长城遗址具有独特的考古价值。

是清代乾隆皇帝御笔亲题。澄海楼两侧的墙壁上还镶着多块石碑,上面镌刻着几位帝王和众多文人学士登楼时所吟诵的诗词。 老龙头不仅是伸入大海,建造十分机巧的军事设施,而且又是万里长城中唯一兼有关、山、海、色等诸多景观的绝佳之处。登上 老龙头的澄海楼俯身下望“入海石城”吞吐海浪,激起飞涛如雪;极目远眺,海天一色,巨浪奔涌,气吞海岳,使人心襟大开,豪情满怀。更为奇特的是,有时海面上风号雷吼,浊浪排空,岸上风声阵阵,木摇草伏,而登上澄海楼观海的人却静寂不觉,这便是名闻古今的“海亭风静”胜景。传说夜间登楼还有可能欣赏到“沧海明珠”的奇观。夜深风静之时,澄海楼面对的大海上,会忽然间群星璀璨,光芒四射,犹如出现了一个闪烁的灯市,五彩纷呈,令人陶醉。据说这是因为老龙头一带海里盛产大蚌,众多大一张嘴时露出腹中的珍珠,就形成了这种不可多见的奇景。澄海楼前有一块古碑,高2.65米,宽0.7米,上面只有四个赫然大字:“天开海岳”,字体浑厚古朴,遒劲苍郁。这四个字将老龙头一带海阔天高,山岩耸峙的气势描绘得淋漓尽致。传说这是唐代名将薛仁贵当年东征高丽时所立。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山海关时,澄海楼毁于一炬,仅存“天开海岳碑”,不久,这块石碑又被英国军队挖弹药库时推倒。1927年,张学良将军到老龙头浴场游泳,发现了这块石碑才命人将石碑重新树立起来。“长城万里跨龙头,纵目凭高更上楼”。老龙头–这座长城精华建筑,与不停翻动的大海一起,引领着人们走进历史长河,感受沧桑巨变。

资800万元,修复了宁海城和海神庙。从1991年12月20日动工,到1992年6月10日竣工,仅用了半年的时间,就完成了投资600万元的老龙头第四期修复工程,总建筑面积4121平方米,修复了龙武营、守备署、显功祠等。其中在显功祠内供奉着在山海关和老龙头的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的明清文臣武将,一方面增添了老龙头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也在教育后人,历史的长河是由无数细流汇合的,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发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至此,老龙头已完成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修复工程,形成了占地40万平方米,由入海石城、靖虏台、南海口关、澄海楼、宁海城、海神庙、滨海长城等7部分组成,拥有城关楼台碑庙宫、署堂宅祠阵营室、碾磨锅锚厩牢井、园林滩海桥牌亭等28处景观的景区。自1987年对外开放伊始,便吸引了大量的中外游客,特别是近10年每年都接待游客近百万。为了便于管理和建设,山海关区政府于1989年成立了老龙头景区管理处,面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坚持从实际出发,狠抓景区的科学管理和建设,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好经验,硬件软件一起抓,有力地促进了景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收到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景区成为河北省门票收入第一个突破千万元大关的旅游景区,多次被评为区、市、省、国家旅游行业的先进单位,1992年被命名为全国四十佳旅游景区之一,景区的管理办法被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发文在全国推广。近两年,老龙头景区又先后被命名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和全国首批AAAAA级景区。

 

山海关老龙头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