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你学不会(海底捞你学不会,任何管理你都学不会 | 好书精读)

海底捞你学不会
文章 | 周婧婧
编辑 | 綦  琦
在餐饮行业,

提到服务一定会被提到的就是海底捞。
江湖上流传着很多关于海底捞“变态”服务的神话:
海底捞“变态”服务的背后,是海底捞自成体系的企业文化和管理风格。
《海底捞你学不会》就是一本揭秘这种文化的、经典的管理实践书籍,它是由北大教授黄铁鹰在2011年写的。
这本书当时风靡一时,成了最火爆的管理畅销书。即使9年过去了,仍然名声远扬、拥有不衰的启迪价值。
管理学界给予了“海底捞现象”至高评价:重新定义了员工与企业的关系、老板与雇员的关系。
能够重新定义的根源是,在海底捞“能把员工当人看”。
如海底捞老板张勇所说:“我们的管理很简单,因为我们的员工都很简单,受教育不多、年纪轻、家里穷的农民工。只要我们把他们当人对待就行了。”
我们今天就来一起看一看:海底捞是怎么把员工当人看、为什么能把员工当人看,能不能一直把员工当人看。

“把员工当人看”的前提:张勇的“轻信”
什么叫把这些员工当人看?

今天在朋友圈,我看到一位老板刷屏了好几条朋友圈,发的是员工在上午、中午、晚上不同时段喊口号、拍手鼓掌给他看的视频。
但这些个老板得意到不停刷屏的视频,却让我觉得非常尴尬和不适。
我感觉到这些动作、口号、表情一致的员工们,明显的不自在和局促。
而“当人对待”就是要让员工自在,让员工感受到自我的存在、自我的价值。
张勇刚创办海底捞时,给员工定做了空姐一样的工装,有的员工穿着工装去相亲;给员工在北京租了正规小区的楼房,而不是集体宿舍;给员工提供了优于同行的薪资,甚至还给店长以上员工的父母发工资。

除了温饱和爱以外,海底捞做的最好是尊敬。
什么叫尊敬?
见老板鞠躬给领导鼓掌?那是对地位和权力的尊敬。对人的尊敬,是信任;信任的结果,是授权。
海底捞对基层服务员也是大胆授权的:不论什么原因,只要基层服务员认为有必要,就可以给客人免一个菜或加一个菜,甚至免一餐。
这样的权力,在别的餐馆是经理才有的。
如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所说,管理者不取决于是否管理别人,而在于是否能坚持自己的目标和标准、进行决策、对组织做出贡献。
显然,在海底捞的管理体系中,每一个基层服务员都是“管理者”。
信任操守,就不会把人当贼防;信任能力,就会把重要的事情委托给你。
人被看到、被信任、被授权后,就会有责任感,就能收获幸福感和成就感。
但说来容易,做来却相当不易,即使在知识工作者为主组织内,也设置了很多提防员工偷懒的管理措施。

海底捞能做到,是基于老板张勇容易“轻信”的特质,他相信人性的美好,也愿意付出代价去验证人性的美好。这种“轻信”在黄铁鹰提出想写海底捞这本书时,张勇的三个条件中得到了体现:
要写就写一个真实的海底捞,好和不好的、问题与困惑都展示出来;
写海底捞的书张勇不给钱;
写好后,张勇也不审稿。
不审稿的这种“轻信”,试问换成你,做不做得到?学不学得来?

“把员工当人看”的结果:一万个脑袋想创新
张勇对人性善的轻信,对一线员工的授权,带来的结果是一个服务创新的海底捞。
什么是创新?
我们听说过的那些海底捞的“变态”服务就是创新:比如给单独吃饭的顾客送上只玩具熊,给生理期的女顾客送上一杯红糖水,比如在洗手间门口给不同客户一天送上几百次热毛巾,依然非常热情周到……
单看这些案例挺鸡毛蒜皮的,但一万个脑子每天都在琢磨这些创新,就非常可怕了,就形成了著名的“海底捞现象”。

在海底捞,这种创新不是设计出来的,而是员工满意的自然结果。
现在很多企业在强调创新,刻意引入很多外部的创新课程、创新模型等,刻意通过内部的考核评估等制度督促员工创新,却常常效果甚微。
因为,创新从根本上是来自心,心是人的心,人只有感到满意了、被激活了、有意愿了才能调动起心。那在你的企业内,员工拥有创新的空间嘛?

所以,海底捞的创新其实是张勇对人的“轻信”和“理解”,对服务业场景本质理解的自然结果。他认为:
一家餐厅不论其名气或装潢,客人从进店到离店,始终只跟服务员打交道,所以餐馆客人的满意度基本掌握在跑堂员工手里。
怎样才能服务好客人?
那就要善用这些现场的服务员工,多发挥他们的才智,做法很简单,授权,给他们做决定的权力。

海底捞不仅雇佣了员工的一双手,还雇佣了员工的脑和心,雇佣了员工的整个人。那带来的结果就是:重新定义了员工与企业的关系、老板与雇员的关系,进而实现了改变了企业与顾客关系的创新。

“把员工当人看”的矛盾:人还是制度?
海底捞的文化是自然形成的,海底捞是大胆授权员工的,是靠人性的价值驱动的。
但不代表海底捞的这种乌托邦的实践时时刻刻有效,“把员工当人看”的同时,矛盾也如影随形。
随着海底捞的发展壮大,这种矛盾也日益凸显。

海底捞发展飞速,分店越来越多,员工越来越多。
2018年还在在港交所敲钟上市,成为全球第五大餐饮企业。
为什么要上市?
因为张勇想让海底捞更“正规化”。
即使在各大商学院都争相开设海底捞管理课程后,张勇却说:“海底捞不是学不会,而是不值得学。”;他甚至在盛名压力下对媒体说:“如果想知道什么叫名不副实,你去海底捞看看就知道了。”
的确,在海底捞生意扩大的过程中,张勇的焦虑始终如影随形:“人治”的弊端越来越显现出来了,尝试引入流程和制度,却又把员工变成了机器,扼杀了海底捞的核心竞争力。
在海底捞,人的精神的传承主要靠师徒制,张勇带出杨小丽,杨小丽带出袁华强;经理带员工,员工成为其他店的经理再带其他员工……
这种模式简单且传神、能入心。但容易走形,毕竟人是千差万别的,好苗子也不是常能遇到的。并且,随着海底捞的快速扩张,师徒制传递的效率明显跟不上需求了。

那引入制度和流程后?
KPI考核有个名言:考核什么,员工就关注什么。
比如在海底捞,考核利润,免费的西瓜不甜了,厕所扫把没毛了还用;考核员工主动性,把是否能将客人的名字和电话留下作为指标,客人体验反而被打扰了;考核翻台率呢,员工就开始争抢着乱送东西,甚至送得客人莫名其妙。
强化正规化流程和制度后,人就容易变成机器人;再加上海底捞员工普遍来自农村,文化素质低,不熟悉城市人的生活和交往习惯,经常做过头。
海底捞一直在寻找一种平衡,一种人治和制度的平衡。
比如一方面永远不考核利润、减少考核指标量等;一方面某些模块,悄悄用机器人代替了人类服务员。
这种平衡很难,因为设计制度和流程依靠的是科学,但人与流程和制度的匹配依靠的是管理者的感觉。
真实的管理灰色的,即需要科学,更需要感觉。

海底捞你学不学得会?
“海底捞你学不会”不是标题党,实际上任何组织你都学不会。海底捞你学不会,华为你学不会,阿里巴巴你学不会,奈飞你学不会,任何管理文化你都不能复制。
因为这些企业自成一派的文化、风格、制度和体系,是基于他们的基因、环境和需求自然进化出来的,不是设计出来的。
上面提到的海底捞的文化和管理,就和创始人张勇的个人特质,和火锅行业特殊的市场环境,以及它们的员工特质非常相关。而且,我们也看到了,到了一定阶段,海底捞自己都不得不去改变。
但为什么学不会我们还要去研究?因为这些风格各异的优秀企业,存在一定的共性,而这些共性是管理的底层逻辑,是可以为我们提供思考和启迪的。
我们看到的共性的东西是:对人的看见和尊敬,对公平的尊重和满足,对工作价值和意义的赋予。不管环境如何变,这些底层的需求不变的。

当管理者疲于请外脑设计各种制度,疲于上墙各种文化规则时,疲于大会小会全员灌输时,是不是可以向内多看看这些底层需求?张勇说:
“海底捞不是学不会,而是不值得学,我们一年销售额也不大,对社会贡献也不多,学它干嘛?但是为什么连这个都学不会,我觉得是管理者掩耳盗铃,你连最基本的东西都故意不看,当然学不会。这个世界上总有那么多人闭着眼睛,你说:把眼睛睁开吧,他就不睁开。”
向左看,向右看,最终还是要回归自己。
本文为盖雅学院原创文章;文章转载、投稿交流、加入HR成长社群,请联系:Fay(微信号:qiqi19960211)
往期精彩书评:
做到这七点,你才是一个清醒的人《需求》:当HR打开“洞察需求”的天眼
《战拖行动》:拖延症的黑洞不可抗拒吗?
《向前一步》:为什么女性领导者这么少?
我从陈春花的《激活组织》中读到了什么?
《演讲的力量》:TED的魔力演讲是怎么练成的?
《归属感》:创造一个员工想要归属其中的组织 
《如何领导天才团队》:复联4英雄的协作与重生
《奈飞文化手册》:受够了职场巨婴?学学奈飞只招成年人

海底捞你学不会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