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彩电塔(彩电塔:20余年“定海神针”,沈阳“终极地标”!)

沈阳彩电塔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钟鼓楼 何勇 – 垃圾场 –>
小旮总在说代表沈阳的老建筑老地名老故事,但是,小旮最后还是没有绕过“彩电塔”这个“地标”,因为实在没法不写了,二十多年了,沈阳所有的事物都变了,楼拆了,路宽了,可唯独“彩电塔”还在青年湖畔伫立,吞吐沈阳的往事尘烟。

说成这样,不觉想起当年何勇大爷唱的一首《钟鼓楼》,其中一段歌词这样写道:钟鼓楼吸着那尘烟,任你们看着他的脸,你的声音我听不见哪,现在太吵太乱……。最近的民谣小青年赵雷也写了一首《鼓楼》,歌词里说:我是个沉默不语的,靠在墙壁晒太阳的过客……我是个沉默不语的,靠在车窗想念你的乘客,当107路在此经过,时间是带走青春的电车……”。沈阳的钟鼓楼已被拆近百年,虽然沈阳时今没有钟鼓楼,但这彩电塔,基本可以代表沈阳的对于过往的那种怀旧和审视的心境吧。“嗓子上火有点儿哑,骑车瞅瞅彩电塔……”这句不是谁的歌词,是小旮当年,一个地产沈阳小孩儿的心路写照。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鼓楼 赵雷 – 无法长大 –>
1000个沈阳人心中,有1000种彩电塔的样子

沈阳彩电塔,这个名字虽然约定熟成,沈阳人好像全都这么叫她,但是沈阳彩电塔还是有他的学名的:辽宁广播电视塔。小旮详细查了一下全世界各国的广播电视塔,好像还真的都叫什么什么广播电视塔的居多,顶多也就像上海这样,把电视塔取个“东方明珠”这样的雅号,以求更多人看到他们的清雅,或是易于记住。这里面,更有广州广播电视塔这样的,虽然没有一个官方的雅号,但是有一个民间的雅号坊间流传:小蛮腰,就是这样一个花名,让现今几乎所有到达广州的人都想一堵芳容。好像叫彩电塔这么简单直白的,只有沈阳一家。

沈阳的这位“彩电塔”属于中国历史上也算是比较早建设电视塔的了。这座塔始建于1984年,可是建成等到了1989年,足足用了五年的时间,可见当年工程之难度,以及工程之耗大。据说当年关于建设彩电塔的构想早在1974年就有了,最初选址是辉山,但因覆盖全市有困难,最终放弃了这一方案。随后,南湖公园、中山公园等先后被作为备选地点,但方案经过几番推翻重来之后,最后,所有人达成一致意见:将彩电塔建在青年公园的青年湖畔。当年彩电塔建设项目总投入达到5300万元,要知道,这可是在当年沈阳人工资只有几十块钱的20世纪80年代,可以想像当年造价之巨了,但是,即便这样,沈阳彩电塔也是全国电视塔中造价最节省的,在随后的四五年内,国内建塔城市的花销都在沈阳的5倍以上。

彩电塔总高度305.5米,旋转餐厅位于193米处,转台360°旋转 一周45分钟,游客可以边就餐边观光。彩电塔游览大厅位于196米处,设有旅游商品区、游艺区。据说当年建设之初,考虑到飞行因素,最初上级批复的设计方案才200多米,后来经过到北京相关部门反复请示、报告,才将高度提高到305.5米。

细想一下,在当年的1984年,正是全国范围内电视普及的时代,而当年这种普及的情况,主要是由于1983年中央电视台成功举办了第一次“春节联欢晚会”,所以,当年为了春节的时候能看到电视,看到“春晚”,几乎所有人都在想着怎么才能搞到“电视票”,然后凑齐了钱好搬台电视回家。直到现如今,沈阳彩电塔还在担负着重要的电视信号播发任务。在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很多人都有这种经历,就是看着看着电视就画面出现雪花了,然后就得不断地摆弄电视天线,然后不知道哪个位置,屏幕雪花就小了,然后就可以正常观看了。要知道,当年的电视信号还主要是靠各种电视信号基站来传播的,但是电视信号是短波信号,经过一段距离是会衰减的,这样就有了在全省范围内的高一些的山上有很多的电视发射基站。这就是彩电塔建设的道理,也就是说,之所以那时候大家可以在春节的时候安安心心在家里看春晚,全赖于彩电塔和彩电塔的信号发射人员的昼夜值守。当然,后来沈阳开始普及有线电视,电视信号开始靠封闭线路来传输,彩电塔的作用有所减弱,但是,很多电视画面的接和收,很多还是要依靠彩电塔来完成的,所以,彩电塔的作用在沈阳人的生活里,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除了彩电塔的传输功用之外,她更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地标”了。要知道,几乎沈阳所有摄影爱好者的相机里都有过N张以南运河、青年湖为背景的彩电塔的照片,那种照片,无论任何一个沈阳人迁移到任何一个城市,在任何一个场合下,看一眼这样的照片,都可以快速地惊乎一声:呀,这是咱沈阳!所以,在沈阳人的记忆里,彩电塔就是沈阳这座城市的“精神中枢”,是沈阳的“定海神针”!几乎所有沈阳人都会有一张与彩电塔的青春合影,也几乎所有来沈阳打拼的异乡人,都会有一张与沈阳彩电塔的亲密合影,以表达“我在沈阳呢,以后就在这儿了”的心境。1000个沈阳人心中就会有1000个彩电塔的样子,1000个沈阳人也会有1000个关于彩电塔的故事,所以,这个彩电塔,还仅仅是一个电视信号塔那么简单么?这明明是沈阳人心中精神力量的“擎天柱”。

彩塔夜市 &沈阳骨灰级吃货

如果,你是一个在沈阳存在生长了十年以上的人,那就一定不会对“彩塔夜市”四个字无动于衷。

早在铁西兴顺夜市开始之前的十几年时间里,彩塔脚下的彩塔夜市就繁华已久。很多时候,大家还都能记得彩塔夜市里的大鸡排、培根卷、炒焖子、烤面筋、花甲粉吗?还有那些年,那些在彩塔夜市里,把老雪喝得五迷三道,和几个哥们儿吹吹牛B谈谈天的沈阳独有夜生活?还会记得当年,那个牵着你的手,陪你一起逛彩塔夜市,逛吃逛吃的那个帅哥或是姑娘吗?那些年的时候,能和自己喜欢的人在彩塔夜市里,看一遍各路高大上的脏摊子美食,算不算是真爱呢?

当然,彩塔夜市里并不仅仅全是吃的东西,更有很多服装的买卖。一般情况下,那种夏天的时候,卖小衫和家居服的居多。小旮是没太仔细逛过彩塔夜市,只是在多年前的一个夏天里,总是跟几个知近的朋友,来到这里,在一大片用那种条纹编织袋一样的塑料布搭建的大棚里,先点他几十个串,然后先上两盘花生毛豆垫垫底,然后就是那种被“老雪”,号称“闷倒驴”的啤酒的纠缠。那个时候的光影现在还会记得,那种在夜半更深的时刻,居然坐在一大片连营一般的烧烤夜市里,坐在一大片喝酒吹牛的人中间,看着街上逛街的男男女女洋溢着青春的笑容,然后就会觉得,此刻好像幻觉一般。还会问自己,难道这个时候我不应该是已经在家睡着多时了吗?这难道是我的梦境吗?

在这一片灯火通明的结构中间,还会有很多你忘却不掉的摊子,比如,街口的那家地锅酸菜,现在这样的夏天应该还在的吧?还有,那家卖炒货的,那个看摊的人,好像脑子不那么清楚似的,但是账还是算得很明白,他家的毛嗑,出了名的大,出了名的香。还有一家卖绿豆饼的,也有很多年了,那时候的的饼五块钱三个,现在,十多块钱三个差不多。而且,那时候的彩塔夜市里,很多飞来飞去的人民币上,都带着烟火味儿,有的找回的钱,还有很大的羊膻味儿,所以,很多时候想瞒着老妈说,我去同学那儿补习了,往往这个谎话是被兜里的一抓油油的钱泄了底的。但是现在好像完全不存在这个问题了,因为,所有的摊子前面,都有那么一个明晃晃的二维码,你只需要掏出手机扫一扫,就完全不会有找回来膻味钞票的麻烦,这,也算是彩塔夜市与时俱进的一大进步吧。

不过,这些年来,彩塔夜市规模还是小多了。一则是青年大街到彩塔街这一侧的房子动迁了,原来的那些灯火通明的烧烤摊子,全都变成了灯火通明的工地。热情扑面的烧烤摊主,也变成了一脸迷离的农民工大哥们,所以,彩塔夜市当年的“盛景”似乎很难再现了。再一个,这几年沈阳的夜生活还是有所提升的,彩塔夜市红火的那些年,沈阳也没有兴顺夜市啊,也没有大悦城啊,也没有万象城万象汇啊,更没有沈阳一下子冒出来的十几二十家的shopping mall啊。所以,那种无处卖呆的孤独长夏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我们能去的去处也多了太多。冬天里,彩塔夜市的露天场地,也成了沈阳人无法亲近的主因,就在一站之隔的万象城里,新一代的90后00后们,或是陪着男女朋友或是在家人的陪伴中,吃美食滑冰场;在地铁几站地远的中街,大家庭里的美食铺子也开了好多,中街二百胡同里,太多全国的脏摊美食,从大盘难到鸭血粉丝,一应俱全;也许,不远的未来,彩塔夜市,就是沈阳的一个夜生活时代的终章和标本,留给很多80后的人们勉怀他们夜半吃酒、看球的青春。

snow tower的时代,曾经真真切切地存在

很多年前的一个冬天,一个朋友的朋友是个外宾的女翻译,当时是陪着一个住万豪的老外来沈阳的,跟我这朋友一起,然后在中街约了一起吃饭。正吃着,老外给女翻译来电话问:我在snow tower这里,怎么回酒店?那女翻译当然是个外地人,完全搞不懂老外所说的snow tower到底说的是沈阳的哪里。“雪塔?沈阳有一个叫雪塔的地方吗?没有啊。难道这老外大冬天的自己跑到棋盘山玩雪去了?不可能啊!”桌上只有我一个地道的沈阳人,但我也完全整不明白老外所说的“雪塔”到底是哪。我在桌上合计了十分钟,然后突然恍然大悟,然后告诉女翻译说:你啊,让你们司机到彩电塔附近学么学么这老外吧。

所以,通过这个故事,你能明白,当年,也就是上世纪90年代到年禧年左右,沈阳的“雪花”塔的知名度了吧?是的,在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沈阳彩电塔的塔身上突然出现了巨大的“雪花啤酒”的字样,背面还有一个英文的“snow ”。据说,这是当年沈阳雪花啤酒厂的一个巨大的一个营销主题。据说了花了180万,买断了沈阳电视塔的塔身N多年的广告使用权。有资料显示,彩电塔塔根处至“转盘”高约187米,最大直径43.9米。一位装修材料公司负责人帮记者算了一笔账,若以塔身为圆柱形计算,此次重新粉刷塔壁面积至少2万平方米以上,你可以试想一下,这是多么大的一个工程?“雪花啤酒”单个字面积达到75平方米,创下当时户外媒体中最大汉字的吉尼斯纪录。 

但是在2011年左右的时候,由于这个雪花啤酒的广告发布合同到期,所以需要把这个字样抹去。据说当时还出现了很大的争议。由于当时塔身的广告字样超过2万平方米,按当时的涂料加上工时计算,至少需要200万元才能把塔身的辽样粉刷掉。但当时的雪花啤酒不愿意出这笔钱,后来的商家也不愿意出这笔钱,所以一直就卡在那儿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最终,“雪塔”还是在2011年的时候被粉刷掉了。成为那个时候沈阳人心中一段不可磨没的时代记忆。

不过好像也就在那个时候,突然有坊间传闻说:彩电塔要拆了。据说那一年的广州亚运会之后,沈阳的彩电塔无论从形象和时代感上都比不了全国其他城市的电视塔,所以就出现了一个动议说,想把这个彩电塔拆掉,然后在和平长白岛地区再建一个新的彩电塔。当时一时成为沈阳街谈巷议的一个超级主题。主张声、反对声同时沸腾,但绝大多数的人还是主张保留的,即便在长白岛建一个新的,那这个旧的,也没有必要拆掉,因为,这个塔,对于沈阳人来说,已经不是一个塔那么简单了,而是沈阳这个城市的记忆。所以,在动议出现了半年之后,这个拆塔的事宜就被无限期搁置了。2015年,就在彩电塔迎来31岁生日的时候,彩电塔进行了一次超长的整修,长达26个月的时间,现在的彩电塔,不但塔身的基座进行了夯实,彩电塔的转盘部份也做了彩色灯光的处理,现在的彩电塔,每到夜晚,都会有红光、绿光等多种光线照耀,为沈阳这座悠久又新兴的城市衬出迷离的光彩。

记得小旮高考之后的那个此生最长假期里,会骑着自行车,沿着南运河,从小河沿一直骑到电视塔,然后在电视塔下,仰望一下这巨大的“定海神针”,然后在现在凯宾司基的位置的一个报刊亭,给当年暗恋的姑娘打一个电话。电话那头一句:“哎,你在哪呢?”小旮回说:“哦,我在啊,彩电塔呢。”“你怎么跑那儿去了?”“哦,没事儿,我就是溜达到这儿了,给你打个电话。”也许,彼时彼刻,那姑娘的心里定是一团雾气的吧?

是啊,一万个沈阳人,就会有一万个关于彩电塔的故事。虽然都不至于像小旮一样,心烦嗓子哑,望望彩电塔,但是,那时候的沈阳,改革兴起,人心浮乱,不知所往。所有人缺少的,可能就是一个为之奋斗的心心念念的人或是事吧。如果你那时候没有这个心念,那可不就是需要仰望一下彩电塔,然后问问自己,我是谁,我在哪里,我该往哪里去?站在人生交错的路口,人们的非议和更多的挫败袭来,难免心中的信念不知所往,一如这样一个城市,虽然有过去,有未来,但还是需要心念于当下。

在这样一个,2017的冬天,华灯下的青年大街,车来车往里,你可能听得到车丛中,太多人心思的烦乱;你更可能听到,青年桥下,潺潺而过的南运河水,荡涤一切烦恼与旧事。一抬眼望去,那幻色迷离中的彩电塔,虽经历那么多的建设与可能性的毁灭,虽经过那么多烧烤的烟尘,还有太多彩塔街九中里朗朗的书声,虽经过那么多年,那么多人,在此合影,在此眼望彩塔,吐露心声,但她,此时些刻,还是在那么,凝望着,凝望着此城里的人们和故事,或者选择更多地记录、担负、开解,或是在拨云见日之后,长久的遗忘。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Where Are You Going? 海龟先生 – Where Are You Going –>
记录回忆,记录一切,
就在这旮,读懂沈阳。重
小旮写的关于沈阳的悬疑小说,还在二帖更新,有什么好的意见或是建议,可以加小旮微信874590722.

沈阳彩电塔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