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之争的本质

之前的《东出论》发出来后,我没想到,有些人眼睛业障重,还在评论版说什么秦二世而亡blabla。
比如这种人:
这我在正文不是说的很清楚了么:
有人说你这个不吉利,大秦二世而亡,但不要搞错了,刘邦和项羽之战,其实就是再一次的秦和六国之战而已,秦制秦法,大部分一脉相承流传千古。只要能够一统六合,赢家一姓之尊荣,又何足道哉?周老师本尊,公众号:周老师的茶馆东出论
我最烦这种眼睛业障重,文章没看就先喷了再说。关键是你们水平太低,一般喷不对。真的应该找杨永信老师好好电一电。
好了,今天没工夫详细科普,简单说下楚汉之争的性质。
很多人知道项羽是楚人,却不知道其实刘邦也是楚人。
刘邦号沛公,为啥呢?他沛郡人,也就是今天徐州那块儿。
有人可能会疑问,楚不一般指的湖北吗?
但是公元前279年,白起攻破鄢郢后,湖北湖南基本就丢了,楚国先跑到陈,再跑到寿春,主要统治区域就是安徽,江苏了。
找了个公元前224年地图,如图。
注意我打圈的地方。
那么项羽是哪儿人呢?宿迁人。
宿迁和徐州还是很近的。
所以项羽和刘邦都是楚人,虽然还算不上老乡。二人之间的争执,并不是民族之争。
区别在于,项羽是贵族。他爷爷项燕,叔父项梁都是楚将。他自己其实叫项籍,“羽”是字。
刘邦则是平民出身。他小名儿刘季,其实就是刘四的意思。他爹刘太公,其实就是刘大爷的意思。
所以,刘邦战胜项羽,其实是平民里的精英在特定的情况下,再一次战胜贵族。
请注意,我说了是特定的情况下,什么情况?刘邦还定三秦后,其实再一次整合秦国的基本盘,很多地方沿袭秦法。然后等于复制了一次秦王扫六合。
当然,因为刘邦本人不擅长打仗,关中地区也被几次破坏(周文进来一次,刘邦虽然秋毫无犯但是项羽进来了可是霍霍了一顿,然后刘邦还定三秦再打了一次),所以楚汉之争看起来打的跌跌撞撞。
但别忘了,刘邦不拘一格降人才,张良陈平韩信之类的该用就用,相关故事你们都知道我就不灌水凑字数。
而项羽除了一个范增,其他人都没几个靠谱的。
为什么?
无非是刘邦用的还是秦法啊!
秦法很多人只知道严刑峻法,比如商鞅自己想跑都不能通融之类的,但是秦法的精髓是建立了利出一孔的体制(参考《利出一孔》),确定了军功第一等的规矩!
什么是军功第一等?就是有军功才能封爵,才能吃租子。什么是军功?拿人头报功!
激励机制清晰明确。
而严刑峻法是什么?是王子犯法(理论上)与民同罪!赢虔作为太子的老师都割了鼻子,你还要怎样?
所以,这给了平民出身的精英一个出头之日!
而项羽那边,或者说六国那边,你爹贵姓?
有人想说,为啥项羽不留在关中,还说出“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这种让人嘲笑楚人的话?
屁呢,你当项羽傻不知道关中形胜之地。那是没办法,关中这地方行秦法,项羽基本盘可是贵族,触及利益比灵魂还难。
再说了,所谓的火烧阿房宫,坑杀20万降卒,恐怕也不是书上说的那么简单。他烧的恐怕也不是那宫殿。
他分封十八路诸侯,恐怕也不是分封,而只是兑现股权而已,本来就是六国贵族的一次复辟罢了。
所以利出一孔苦不苦?苦。恩庇侍从体系剥削严重吗?严重。但是好歹有个盼头,拿着人头就能领赏!所以才勇于公战,怯于私斗!所以才可以忍下那么多不平,扛下那么差的条件。
所以大秦,不仅仅是历史上的大秦,而是制度上的大秦,是意识形态上的大秦。
雨露均沾当然好,如果没有,宁要利出一孔。
一切为了东出。
延伸阅读:
东出论
利出一孔
恩比侍从
更多交流,请关注芥末圈(孤苑白首二十年已经完本,共221章正文+9外篇,近50万字;试读请点击《孤苑白首二十年(1)》;副教主倒灶系列已经更新至130章正文+20外篇,试读请点击《【黑木崖系列】副教主倒灶(22)》.此外另外JM系列评论文章24篇)
另外加圈的请第一时间查看私信,有文章提取办法。圈内主要就是更文章,没有别的乱七八糟的功能。请想好再加入。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