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主流空间留言_非主流空间留言踩踩

非主流空间留言
求一篇范文,相关主题的文章也可以

  • 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文章5岁:孩子,我给你报了少年宫。7岁:孩子,我给你报了奥数班。15岁:孩子,我给你报了重点中学。18岁:孩子,我给你报了高考1对1辅导班。23岁:孩子,我给你报了公务员考试。32岁:孩子,我给你报了“相亲才会赢”……
  • 左蕴琦是新乡市一中的高一学生,同时也是父亲左明星最深的牵挂。父亲长期工作在外,和女儿在一起的时间较少,有限的交流也不时充满火药味。父亲一直认为女儿不懂自己的爱,为此深深苦恼的他在博客里写下了给女儿的心里话,却没有跟女儿提过。几个月后,他在博客里看见了女儿的留言:“爸爸,我知道您是为我好,您一直是我最尊敬的人,我爱您。”那一刻,父亲流泪了。  “原来我和女儿是心意相通的,她并不是我想象的那样什么都不懂。”左明星说。  感动之余,这位父亲发现有一个问题仍然存在: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去爱孩子?  而在孩子的眼中,大人同样也是“不可理喻”的。豆瓣网上有一个叫“父母皆祸害”的小组,每天,反抗父母惩罚的最高明、最智慧的帖子会置顶,追捧者众多。在小组里,孩子们称自己的“主流父母”,是一群“僵化的教育机器的最末端执行者”。  这其实是一种传染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病毒,叫代沟。它在采访中被一些少年犯反复提到,但他们同时也承认一个事实:父母的爱是最无私的,只是有些并不是他们想要的方式。  采访中,省女子监狱警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滕海鸥讲了这样一个故事:高考结束这一天,孩子们在长江边狂欢,其中一名女孩的父亲始终跟着这群孩子。到凌晨3点了,女孩给爸爸打电话:“来接我!”爸爸故意在车里等了10分钟,装作匆匆赶来的样子。父亲一直以为,女儿并不知道自己跟着她。多年以后,女孩写了一篇《不知道幸福就在身边》,她说,自己其实知道那天父亲就躲在不远处保护着她,她感谢爸爸。  滕海鸥说:“爱,其实有很多种方式,也许这种方式才是孩子需要的——既给孩子自由呼吸的空间,又时刻准备着在她需要时冲上前。”  几天来,少年犯绍然那忧郁的眼神一直在记者的眼前挥之不去,也许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不管以什么样的方式,请给我一些爱”才是发自内心的呼唤。  根据中国妇联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留守儿童已达5800多万,88.2%的留守儿童只能通过打电话与父母联系,其中53.5%的人通话时间在3分钟以内,并且64.8%的留守儿童是一周以上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与外出的父母联系一次,有8.7%的儿童甚至与父母就没有联系。  “为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是父母的心愿,可是也不能因此忽视对孩子精神上的满足。经常和孩子联系,及时了解孩子内心的感受,对留守儿童,乃至对所有的孩子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许多国家都通过法律设置种种措施来保证这一点,哪怕是在父母离异的情况下,也努力促成未成年人有足够的时间和父母双方接触。在这方面,我们还应担负起更多的责任。” 滕海鸥说。  学校:一个都不能少  少年犯晓曼曾在一年之内先后被6个学校开除,父母为了她能继续上学想尽了办法。  这是有能力“想尽办法”的家庭,而对于那些“没办法”的家庭来说,除了认命,仿佛别无选择。事实上,记者随机采访的这15名少年犯无一例外都在初中阶段辍学了。据“重点青少年群体摸底排查专项行动”排查结果显示,全国25岁以下的青少年中,大约每11人中就有1人属于法定入学年龄但又不在学、无职业的闲散青少年。而每25名闲散青少年中,就有1人有过不良行为。  学校肩负着育人的使命,难道仅仅因为这些孩子打架、谈恋爱或者是学习不好,就放弃还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他们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4条规定:“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14条明确规定:“对于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未成年学生在人民法院的判决生效前,不得取消学籍。”  “从这些规定可以看出……余下全文

怎样提高自己在网上的人气?

  • 我13近14岁了,我觉得自己没有人气啊.我都坦诚我够真实.和我同龄的和比我大的那些小伙伴她们人气都很旺的.她们每条说说都有人评论,发在空间的照片有几十个人赞,而我们却很荒凉;她们桃花很旺,很幸福,我们都没人看上;她们从不缺乏被关心,只要心情不好或是生病了已发到空间就有人问候;她们留言板总是满满的,楼都不知道盖了多高,而我们只有三十几楼;她们的照片一挂到网上就有很多人去赞去评论,而我们总被人说非主流;她们找到的网友都是很潮的,我们能找到的网友很多比我们幼稚…其实我不是非主流,可是他们不懂.
  • 您好楼主。我来为您解答。首先。一九八五五四七五二三

非主流空间留言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