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读冯学文诗歌新作

己亥年五月初八,是一个平常的日子。参加培训会议间隙,在临朐县群英文化社交流群阅读到《我们的精神家园——写给淌水崖水库大坝》,心情立即感奋起来。再读一遍,不觉吟诵出声,我被诗歌大气磅礴的气势折服,为充溢的满满正能量叫好。
对淌水崖水库大坝这座“世界石砌连拱第一坝”,我并不陌生。我曾经多次到访参观,在坝上坝下徘徊沉思,也曾用稚嫩的笔写下《与淌水崖水库的三面之缘》,但这远远表达不了我对当年建设者的敬意和对淌水崖水库精神的礼赞。欣慰的是,冯学文这首诗用激昂的旋律,澎湃的热情,慰藉了我的心灵,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的遗憾。
这首诗,起首就敞开胸怀,连用“肃立”“仰望”“贴近”三个层层递进的词语,表达对淌水崖水库大坝无与伦比的“惊险”“精美”的震撼心情,豪迈地呼喊出“你是一座无字的丰碑”:
当我肃立在你的面前
触摸你的嶙峋,感受你的惊险
当我仰望你的宏伟
阅读你的精美,领略你的震撼
当我贴近你的胸膛
聆听你的心音,回应你的呼唤
你不再是一条冰冷的坝
你是一座无字的碑
紧接着,承续“你熔铸了太多的辉煌,拷贝了太多的故事”,总体概括修建淌水崖水库大坝付出的人力物力、时间和艰辛,顺其自然地点出其中蕴含的精神特质:
你把一种灵魂,筑进了人们的脑海
你把一种图腾,砌进了人们的心田
然后,用7个“没听说”,串联起大坝修建过程中一系列感天动地的事迹:榆钱,苦菜,煎饼噶扎蘸凉水是强体力劳动者的三餐;为了供丈夫上工地,妻子拖着病体四处讨饭;颤巍巍的小脚大娘,缺吃少穿却捐出仅有的鸡蛋;十八九岁的姑娘抡铁锤当石匠,巾帼不让须眉;公社书记去省城跑资金,半月花费不到十块钱;干部与群众吃糠咽菜睡工棚,下水两脚泥,伸手十指茧;憨厚的石匠,牺牲了大儿子,又含泪把小儿子送到工地上,而没有一句怨言。一桩桩,一件件在今天的人们看来匪夷所思的真实故事,孕育着朝气蓬勃,生发着创新活力。至此,诗人笔锋一转,倾情奉献出自己的歌唱:
你的外在和内涵,
至今都引领时尚,绝对超前
你储蓄了那个时代里最宝贵的财富
你定格了那片天地里最壮美的画面
进而,再用不同的视角,从历史到现实,从物质到精神,一咏三叹,对淌水崖水库精神展开生动铺陈与激情颂扬。在这里,我特别欣赏诗人的两个恰切而温馨的比喻:
你是我威严的父亲
率先垂范,教我如何面对人生的挑战
不信,你摸摸那一块块硬邦邦的青石
那是他老人家青筋暴跳的肩膀和臂腕
你是我宽厚的母亲
温柔脉脉,陪我勇敢地跨过生活的泥潭
不信,你看看那一汪盈盈的碧波
那是人世间最深情的凝望和最美好的期盼
诗歌的最后一节,诗人回归“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主题,近乎完美地表达了“致敬祖国”“致敬故土”的深挚情怀,向人们宣示了“永远不会忘记我们伟大事业的奠基者”的坚定信念,再一次激情高歌“你永远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我们尽享现代文明的灿烂
却永远不会忘记,
我们伟大事业的奠基者
那朴实的民工,那可敬的大娘,
那倔犟的女石匠,
那抠门儿的老书记
那野菜,那煎饼噶扎,
那皴裂的手,那沧桑的脸
所以,今天
我们来了
我们又一次肃立在你的面前
因为,你永远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老实说,我是诗歌门外汉,也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文学素养教育,但我敢说,这首诗是少有的佳作。究其因,有两点非常突出:
一是立意高雅,思想性强。该诗完全没有时下多数自媒体诗歌那种嘤嘤郁郁的自说自话,无病呻吟,而是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高度,弘扬氤氲在广大人民中的硬气、正气、骨气,尤其是坚忍不拔、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豪情。俗话说,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兴,心无旁骛、踏实苦干的奋斗精神代代传承,是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源泉,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决不能抛弃。
二是内容美与韵律美并重。诗歌的重要功能是审美,好的诗人一定是在美感上争风流的。这首诗,摒弃了某些诗人的以僻为荣和食古不化,采用的都是常用字词,任何人都能畅快诵读,不存在丝毫的阅读障碍。我常说,诗文是给人阅读的,让人读不懂就不是好的诗文。同时,该诗也注意了音韵,读起来毫不滞涩。我一向认为,现代诗写作也应当学习律诗、绝句的韵律美,尽量做到铿锵有力,朗朗上口。
如果说,这首诗还有什么不足的话,我以为,还可以在语言的干净朴实、简约精悍上下功夫。瑕不掩瑜,祝福冯学文在以后的创作道路上,多阅读古今中外优秀诗歌作品,汲取更多的诗歌创作素养,创作出更加优美、流传广泛的诗歌。
诗歌作者:冯学文,临朐县冶源镇人,大学学历,临朐诗社副社长,临朐县诗词学会秘书长。
匆匆写于2019年6月10日下午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