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翁:府谷县高寒岭人文森林公园导游词

请点击上面蓝字“府谷文化”关注我哟!府谷县高寒岭人文森林公园导游词
镜翁张玉玺/文
游客朋友们:我们已经来到了高寒岭景点,请大家放眼瞭望,四周都是光秃秃的高山,只有此山的柏树犹如青松般翠绿,地方曾名松翠镇。
趁着刚到,我们边走边聊,本导游先给大家讲一个高寒岭翠柏由来的故事,名叫“狗识聚宝盆,松翠高寒岭”。
传说在好多年前,这座山上有一座老龙庙,庙里面住了一位老道士,老道士又养了一条老狗。这位道士喜欢用柏树来装扮庙宇四周,那天老道士在山涧种树,树坑里面挖出来一个小瓦盆,老道士就带回到庙里。瓦盆实在是太粗糙,就放在后院做了狗食盆。
不管给狗喂什么,老狗都不吃。几天下来,只见老狗欢实了不少。老道士觉得很奇怪,这一天起床早了一点,发现老狗不在,就到狗食盆前一看,他第一天给的一点儿食物长成了一满盆。道士立即意识到这个瓦盆就是一个无价之宝,马上收了起来,预备来年种树时用来长树种。
老道士要出去云游了,对这一件宝贝实在放心不下,就将其掩埋在一个相当隐蔽的地方。为了回来时能方便找到,就在上面栽了一棵小柏树。
老道士云游了很长时间,当他回来时发现漫山遍野长满了翠绿的柏树,老道士很是高兴,就将这聚宝盆的事情也给忘怀了。
因为漫山遍野长满了柏树,信众认为此庙有了风水,香客也多了起来,庙宇也富裕了不少。老道士就度化了两个小徒弟,每日功课外就挑水浇树。
当老道士觉得要升天之时,将两个徒儿叫到跟前,留下遗言说:我死之后,你二人将我的遗体放在庙后准备好的大瓮以内封存好。待到三年以后,遗体将会化成腐尸汤,你俩在庙宇功课以外,就用这些腐尸汤去浇树,不论柏树长在什么地方,每一苗树都要浇到。
三年到啦!小道士揭开瓮盖,尸骨全无,满瓮浑汤。这些腐尸汤道士闻不到什么,外面的人闻到却是奇臭无比。
不知道过了多少年,浇树的小道士变成了中年道士,又变成了老道士。柏树山上的每一苗树不知道浇了多少遍,硬是将柏树浇成松树的翠绿色。两位老道士仍然还在浇,每天都能从大瓮里面舀出来四桶汤担去浇树。
老龙庙原先就有聚宝盆的传说,有些心术不端者就觉得,一个大瓮里能盛多少腐尸汤?这么些年都舀不完,这不就是聚宝瓮吗?这瓮比盆大了不少,如果能长银子,那离富贵还远吗?退一万步说长米也啊!那也就不用再种地受苦了。
这天夜里,纠集了几个同道者,就对着聚宝瓮下了手。几个人半夜三更用绳子将大瓮捆绑好,抬起来就走。
出了庙门抬了一段路程,觉得真有点抬不动,就放下来歇息。
其中有一个盗贼建议,把这半瓮腐尸汤倒掉不就轻省了吗?不由分说,夺起瓮底就倒。
这一倒不打紧,无比臭气瞬间生成,熏的这伙毛贼有出气没入气,吸进去是臭气,呼出来的是尸气。
这是从老龙庙偷出来的大瓮,龙王爷本是司雨之神,还管着风婆、雷公、电母。立见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狂风大作。几声炸雷响过,吓的这几个盗贼拔腿想跑,却难以站立,屎滚尿流般连滚带爬,眼看着聚宝瓮也滚到山下摔烂了。但总算是各自爬滚回了家,再也不敢干那种亏心事了。
从此以后,因为大家都知道,柏树山上的每一棵树上都有老道士的灵魂,每苗树下都是老道士的坟塚。所以,从古至今,这高寒岭上的松柏树就从来也没人砍伐过。
(导游词如果商用,需征得作者同意)

 作者简介 
镜翁,本名张玉玺,祖籍登州,1950年出生于陕西府谷。武汉汽车工业大学汽车设计制造专业本科毕业。又先后在榆林财贸学校和北京商学院进修,学习财务和企业管理。
信守中庸,无党无派无宗教。年青时转战湖北、四川、陕西等三线建设工地十数年。一生只服务于国家第二冶金公司和陕西府谷商业储运公司。
历任教师、工人、技术员、车队长、副经理、经理、董事长。国家内贸部华运榆林公司总经理等职。
天性好为人先,创造了国家及府谷县多个第一。在府谷任职公司,始终采用最先进的技术、设备。成为全国行业先进典型。其管理经验经国家商业部宁波会议面向全国推广。将企业个别职工,培养成商业系统全国劳动模范。
作者从十六岁起任小学教师,六十一岁退休,为国家工作四十五年有余。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县财政收入只有几百万元的时候,主动走出山城,与国务院各部委和国家大企业联络,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为全县引入域外资金达三亿多元,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了舟辇作用。
九十年代后期,依特邀专家身份转到山东工作,定居济南。
作者毕生从事工科职业,曾编写过汽车专业大学选修教材。为清华大学创办实习基地,在清华大学设有奖学金。还担任过国内多个汽车厂技术顾问。获得国家专利一百二十多项,基本已经实施。有的产品,曾占全国市场八成,还远销欧美等发达国家。目前,国内每辆载货汽车,或多或少,都有作者的技术或研制的配件。
进入二十一世纪,初涉文学创作,先后两版发行过《府谷名胜故事选》。退休以后,陆续完成《镜世义商》和《镜世书场》两部作品的创作,校刊《易数﹒珍方》,均已出版发行,正在编纂续集。所有作品均为史志体。犹如根雕,九分天然,一分工艺。
年近古稀时,方学识玉、琢玉、治印,并有孙子选句横幅、梅花篆书、手写中堂、绣品中堂等作品留世。
◆◆◆ ◆◆
【投稿说明】
投稿请发邮件至:
673025193@qq.com
微信投稿:
13227921162
爱府谷,爱文化,爱生活,欢迎投稿!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