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氏文化】话说牛车(文/范俊来)

郁氏文化点击关注,查看其他文章话说牛车
文/范俊来
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出生在乌兰察布的一个小村子里,村子离县城只有二里多。我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坐牛车是在六岁的时候,那年深秋,父亲套了一辆牛车,拉着我和母亲去自留地起山药(收土豆)。我家的自留地在二道沟,这个地方离我家比较远,而且需要穿过县城。坐牛车去的过程和在地里帮母亲捡山药的过程没有给我留下什么特殊的记忆,唯有在晚上回家的路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天晚上,天气很凉,母亲用半干的山药蔓给我在牛车上围了一个“窝”。这个“窝”只能容纳我一个人坐在里面,四周厚厚的山药蔓把瑟瑟秋风挡在了外面,我坐在里面一点也不觉得冷,唯一不尽人意的是底下的山药有点硌屁股。回家的路崎岖不平,坐在车上的我不但感受不到牛车的颠簸,反而很享受这种第一次颠簸带来的快感。当牛车穿过县城的时候,眼前的景象吸引了我:闪烁的星光和灯光交相辉映,让我一时辨不清哪个是灯光哪个是星光。我从未见过电灯,好奇地问:“星星怎么会跑到房子里呢?”当母亲告诉我那是电灯的时候,我就开始想一件事:自己家何时才能像城里人一样用上电灯呢?想着想着,我就在温暖的“窝”里睡着了。
从此,我对这辆牛车有了一种莫名的好感。这是生产队里唯一的一辆牛车,平时就停在村口的道路旁。村里的孩子们经常围着牛车玩耍,玩得最多的项目就是“晃悠悠”,“晃悠悠”是我们的土语,其实就是玩跷跷板。我们把牛车当作一个大跷跷板,几个小孩坐在牛车的后端,一个稍微大一点的男孩子跨在车辕的最前端,其余的人坐在车中间控制两头的平衡。如果想作弄前端那个起主导作用的大男孩,大伙就一起喊一声“吊—”,随着长腔喊声的结束,大伙同时把身体向后仰,牛车的后端就着了地,前端腾空,将车辕前端的那个大男孩置于最高点,久久不让他下来,直到他求饶为止。
我对牛车情有独钟,现在回想起来,它的模样和结构清晰可见。牛车是由车体、车轴和两个大轮子组成,再配上一套与驾车牛相关的绳线就构成了一辆可以远行的牛车。
车体上有两根长木做支撑,长木的前端用于车辕,车辕的里侧因为与牛长时间的接触被磨得十分光滑。长木的后端与若干根横衬榫卯相连,再在横衬上铺一层木板就组成了车体。车体上靠近轮子的地方是车厢,车厢固定在长木上,长度大约有车轮直径的三分之二,其作用是阻隔货物于车轮的接触。当用运输像土豆、泥土和农家肥这样的散装物的时候,就在车体上围一圈囤围子,囤围子是用枳芨(芨芨草的茎)编织的,也有用铁皮代替的。
车轴由一根粗圆木加工而成,两头细中间粗,粗的部分与车架相连,细的部分安装车轮。为了提高车轴的使用寿命,在与车轮接触的部位,镶嵌若干根细钢键,这些钢键均匀地分布在圆轴上,成为车轴的一部分,保护木头不被磨损。为了管住车轮不脱离轴,在轴的末端穿一个铁棍,这个铁棍叫做辖,由此可见,“辖”这个字和牛车关系密切。
车轮的直径大概有一米四左右,车轮由轮毂、轮辐、轮缘(车辋)组成。轮毂要比轮缘宽很多,目的是增加与轴的接触长度,轮毂里孔的两个端面各镶嵌一块铁,其形状很像国徽上的齿轮,齿牙严丝合缝地榫接在轮毂上,成为轮毂的一部分。车轮在车轴上旋转时,这块铁与车轴上的铁条正好接触,形成了铁与铁之间的相互摩擦。轮毂外圆的两侧,各有两道铁箍,这种铁箍宽而重,单独使用它的最好用途就是滚铁环,滚起来特别稳当。在我小的时候,谁如果有这样一个铁环,一定会受到玩伴们的另眼相看。
轮辐很像自行车轮子上的辐条,一头连着轮毂,一头连着轮缘(车辋)。轮辐也是用木料做的,粗细与胳膊腕差不多。为了保护轮辐不被磨损,在其侧面钉有大头伞状帽钉,帽钉沿着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帽钉头的面积很大,几乎能把轮辐全部遮挡住。
轮缘(车辋)由十二块厚木板制作而成,这些木板的形状是扇形的一部分,把这十二块扇形段拼接后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轮缘。每块轮缘有两根轮辐与轮毂相连,整个轮缘上有二十四根轮辐。在轮缘的两侧也钉有铁帽钉,其作用与轮辐一样。为保护轮缘的踏面不被磨损,需要加装一圈锻铁车瓦,用粗铁钉将车瓦钉在轮缘上,这圈铁瓦由十二块铁瓦拼接而成,每块铁瓦与轮缘错缝连接。
车轮的制作特别考验木匠的技术,其中连接诸件的榫卯制作更能显示木匠的技艺。尤其是轮缘的制作,不但要求每块轮缘的弧度、角度极其精准,而且要求轮缘之间连接的榫卯结构要严丝合缝。在制作榫卯的过程中,不但要考虑软木与硬木之间的配合紧密度,还要考虑铁与木的配合紧密度。记得小时候从一个废弃车轮拆卸铁箍(滚铁环用)的时候,外侧的那道铁箍拆下来以后,里侧那道无论如何也拆不下来,木匠精湛的技艺可见一斑。
为了减少摩擦力,要经常给车轴“膏油”。在牛车的后面挂一个油葫芦,油葫芦里插一根膏油用的鸡毛,方言把这东西叫“油捻子”。每走几里路就得膏一次油,次数虽多,但也用不了多少油,所以有一句俗语流传至今:“买得起车还挂不起个油葫芦?”
牛车上的绳线至关重要,通过这套绳线,牛就可以让车保持水平并实现前进、后退、停止、左右转等一系列动作。一套绳线由鞍座、搭腰、滚肚、后鞧、轭组成。轭,又叫牛鞅,方言称“牛勾夹子”,是搁在牛脖颈上的一段曲木,形状像弯月,它的主要作用是拉车前行。弯月的里侧,由于长期与牛脖子接触,形成了一层包浆,用手摸上去,温润光滑。后鞧是放在牛屁股上的带子,作用是让车停止或者后退。后鞧的里侧被牛屁股磨得光滑发亮,而外侧则屎迹斑斑。滚肚是放在牛肚子下的带子,作用是防止牛车后仰。搭腰也是一条带子,与鞍座一起放在牛的脊梁上,作用是保持牛车的水平。所有的带子都是用牛皮做的,在那个时候,管做牛车绳线的艺人叫黑皮匠。
据记载,我国在商代就发明了牛车,古时候,牛车是一种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古代的牛车长什么样,它是如何一代又一代地演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我没有认真研究过。上述所描写的是我儿时记忆中的牛车。这种木制牛车应该是最后一代了,也应该是最完善的牛车,之所以有这样的结论,那是因为胶轮马车很快就把它取代了。
在我的记忆中,使用牛车也有讲究,装车时应全面考虑前后平衡,老牛背上承担的重量如果太重,牛拉车时就吃力,太轻又容易在上坡或过沟坎时发生后仰现象,增大了拉车的力量。听上辈人讲,不懂此道的牛车使用者有时会发生后仰的极端情况:把一头牛吊在半空。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就会作为一种谈资被人一直取笑。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借用鲁迅这句名言的意境,顺便说几句当时的牛车路,这种路有两条被车轮多次碾压所形成的沟,再加上中间一条被牛多次踩踏所形成的沟,三条平行沟就是牛车走过的路。在夏日一片碧绿的原野上,那三道褐色的沟显得特别醒目,抬眼远望,蜿蜒的牛车路一直延伸到视线的尽头。牛车路上两侧的沟就是人们常说的车辙,中间那道沟虽然没有车辙那么深,但离地面还是有些距离。有了车辙,似乎就解决了牛的行走方向,但牛车不可能一直走在车辙里,何时改变方向,除了拽缰绳外,人与牛也有沟通的语言,在我的家乡,用“来来来”的声音告诉牛左转,用“达达达”的声音告诉牛右转。
牛车路也是人们步行走的路,刚有了自行车的那会儿,平坦的公路很少,只能行使在原有的牛车路上,要想在狭窄的车辙里骑自行车,必须有过硬的骑行技术。清楚地记得,经过多次摔跤,我才学会了在牛车路上骑自行车。
华夏民族的祖先黄帝号称轩辕氏,单从“轩辕”二字均从“车”旁这一点来看,足见牛车历史的深与远。牛车与传统文化关系密切,像轴、轮、辐、辖、辕、辆、毂、载这些常用字都和牛车有关。因为有了牛车,古人创造了“辙”这个字,白居易在《卖炭翁》中有一句脍炙人口的诗句,叫做“晓驾炭车辗冰辙”,其中的车指的就是牛车,辙就是牛车走的道路。“前有车,后有辙”这句谚语引申了“辙”这个字的内涵。诗词中常说的“合辙押韵”使“辙”这个字的意思有了别解。牛车虽然早就远离了我们的视线,但有关它的记载却成了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end–作者简介
范俊来(15710169010),汉族,内蒙古化德县人。生于1955年,高级工程师,毕业于内蒙古电视大学,曾在《守望故乡》平台上发表三十万字的自传《复盘》。包钢设计院和上海梅山设计院工作,现退休定居上海。
范俊来作品精选
【郁氏文化】鸡屁股银行散记( 文/范俊来)
【郁氏文化】中西医又起争端的思考 (文/范俊来)
【郁氏文化】相信自己的翅膀 (文/范俊来)
【郁氏文化】抗病毒格律诗三首(文/范俊来)
《郁氏文化》编审部成员组成
顾问:郁美兰 匪 石
审稿组主管 : 郁志发
审稿组组长 : 范俊来
审稿组成员:郁光涛
郁祖槃
审稿组成员:刘高田
编辑组主管 : 郁郁松
审稿组组长 : 张爱梅
组员:黄花梨
陈玉峰
推广组组长:陈玉峰
组员:郁德忍 郁光涛 丁秀萍 郁秋萍 郁洪军郁金波郁宁生
《郁氏文化》投稿须知和赞赏分配
?投稿作品要求为原创首发,体裁内容不限,300字以上;
?投稿者提供100字以内个人简介、近照一张和联系方式;
?作品推出后,赞赏的60%归属作者,赞赏分成按季发放。
?投稿邮箱:yzf1940@163.com
?投稿微信:13681060655(郁先生)15710169010(范先生)
?原创作品,转载须提前在平台备案.
海门郁氏文化研究院微刊平台
版设:匪石 责编:张爱梅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