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正彦:读《叔本华论说文集》

图片来自网络
文|车正彦
叔本华在三十岁的时候完成他的哲学巨著《作为意志及其表象的世界》一书,这部他寄予极大的希望的书,出版以后几乎没引起什么反响。他说:“如果不是我配不上这个时代,就是这个时代配不上我。”
沉寂了三十年,也就是在叔本华六十岁的时候,他出版了自己的第二部大部头论说巨著《附录和补遗》。这部书让叔本华声名鹊起,在文以人传的效用影响下,第三版《作为意志及其表象的世界》出版以后,在欧洲引起了轰动。叔本华不无得意的说:“全欧洲都知道这本书。”
用《作为意志及其表象的世界》这个书名来诠释叔本华的这两部著作是很得当的,《作为意志及其表象的世界》是哲学思想核心,也就是叔本华说的意志。而《附录和补遗》则是表象,是叔本华用他的哲学观点来解说在意志的基点上显示出来的世间万物。古语所谓的“互为表里”。
《附录和补遗》全书分为两卷,第一卷仍为专门著作,第二卷是叔本华生平写的一些零星的哲学思想论文。和《作为意志及其表象的世界》相比,这本书写的较为通俗。这大概也是叔本华意识到太过专业不太容易为大众接受,换言之,是为了迎合大众口味,叔本华才写了这本《附录和补遗》。
这国内以前没有《附录和补遗》的全译本,前两年才有全译本出版。再此以前,《叔本华美学随笔》《人生的智慧》《叔本华思想随笔》等书,都是节译自这本《附录和补遗》。这本《叔本华论论说文集》也是《附录和补遗》的节译本之一种。其他的节译本我没有全读过,不过篇幅相对都较小。相比之下,这本《叔本华论说文集》算是比较全的一本了。
这是我第二遍读完这本书,先前读过一遍。比及这一遍读完时发现上一次读的有些浮光掠影似的,许多精彩的论断都没留意到。这一遍却有一些很深刻的体味,其实也不是第一遍读的马虎。俗话说日久见人心,书大概也是如此,接触久了,真正做到熟悉了,才能体味出里面的真正含义。这也证明了叔本华在这本书里说的观点:“遇到好的书了,立刻就应该读第二遍。”
在书中,叔本华用他的哲学观点论说人事万千,幸福、不幸、道德、荣誉、得失、命运、人性、文艺。好处还在他那深邃、极具穿透力的眼光。托尔斯泰说:“叔本华先生把人们带到了哲学所能达到的最深深度。”读完以后叔本华笔下虚无、转瞬即逝、没有任何意义的人和世界,不是陷入悲观绝望中,而是一切都变得清晰明了、井井有条。当代研究叔本华的比较著名的学者周国平有一本散文集《人生不过如此》、受叔本华思想影响的诗人北岛的诗中,虚无成了一个“永恒”的主题。如:“谁在虚无上打字?”“穿越无边的虚无,才能知道存在的有限意义。”等。要是问我读完这本书会怎么样,这些就是受叔本华思想的具体反映。
不过这毕竟是一部有所为而作的作品,以叔本华对他哲学思想和才华的自负,他是不甘于就这样泯灭无闻的,孔夫子所谓“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叔本华第一部认真完成的哲学著作几乎以失败告终,叔本华在这本书中那些抱怨普通大众没有欣赏真正高深东西的能力来看,他的这种心态可以说“溢于言表”。
一方面抱怨普通大众没有欣赏高深东西的能力,也就是所谓“曲高和寡”。一方面又迎合大众的口味,写了这本较为通俗的论说著作。因为迎合,所以有些地方就有点类似于现在的“鸡汤文”。比如幸福,叔本华在书里教大家去寻找自己的幸福。可是他自己最广为人知的应该就是那句悲观论的名言:“人生就像摆动于无聊和苦闷之间的摆钟。”他以悲观哲学名世,却又教导大家去寻找幸福。这部分因为洋溢着叔本华关于人生的深刻的思想,所以虽然是矛盾的,但还是令人受益甚深。
而在如怎样取得争辩胜利的技巧,怎样说话,怎样出世这些部分,则是地地道道的鸡汤文了。所以罗素说叔本华“要是从他的真实生活来考察,可知他的观点也不是诚实的。”用一句世故的话调和叔本华的这些好坏,所谓“瑕瑜互见”,庶乎其可也。
叔本华思想之深刻自不待言,文章在说理文里也独树一帜。行文老练沉着、一句一句掷地有声。本书中有许多精彩的片段和观点,不过要挑一些代表性的片段出来,主要还是太多了,有点不只从何挑起。
我读完这本书后的第二个收获是学问上的,叔本华自己说一个人缺乏什么,才会炫耀什么。叔本华本人不炫耀博学,但是他学问之渊博,通过此书也可见一斑。子古希腊到他的同时代思想家,从西方到东方的古印度韦陀哲学佛教思想,中国的《易经》哲学,叔本华信手拈来。他的治学甚至有一种科学家的严谨,这也是很令人敬佩的。这大概也和德意志整个名族的严谨认真有关系吧。
书中的精彩片段无从引用起,因为太多了。不过我从这本书里整理了一份书单,都是叔本华给出正面的甚至较高评价的书。是预备自己以后读的,也在这里分享一下吧,或能于本文读者的学问亦不无裨益。其中被叔本华称为“神明般的柏拉图和奇迹般的康德”两位西方哲学巨擘,人人耳熟能详,就不在此例举了。
一、 《形而上学》 亚里士多德
二、 《名哲言行录》 古希腊 第欧根尼.拉尔修
三、 《华宴篇》 古希腊 色诺芬
四、 《论幸福》 古罗马 塞涅卡
五、 比特拉克诗文集
六、 《格言集》 德 利希腾贝格
七、 《西东胡床集》 德 歌德
八、 《顿西亚德》 英 蒲柏
实际上这本书里,叔本华引用到的书籍是特别多的,但是有些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如荷马、亚里士多德、歌德、莎士比亚、雨果、伏尔泰等。有些作家书籍太偏了找不到。我自己挑选的就是这几种我自认为有文学思想价值,值得一读而又能找到的书。
读这本书时,我一直在期待一本书。那就是《庄子》。叔本华的本质核心思想和庄子几乎完全一样,就多了些现代化的东西而已。可惜通读全书,都未见叔本华提及庄子。有人说《庄子》是“哲学的文学,文学的哲学。”叔本华本人对文学艺术也有深刻独到的修养,这两句评价用来评价叔本华也是非常适合的。这本不仅是一本深刻的思想作品,同时又是一部精彩的散文作品。这也是这本书深值得一读的另一个原因。
车正彦,青海人,业余网文写手,热爱生活,喜欢读书。
===============================
青海在线文化传媒出品。原创作品,请勿转载。《青海读书》公众号面向广大网友征稿,欢迎广大作者投稿,散文、小小说、诗歌、书评、新书推荐均可。文责自负,自己校对。投稿时请发作者简介和需要配图的照片。邮箱:1607760814@qq.com,读书QQ群:371156841
微信号:qhds2014
文化顾问/王文泸
执行主编/刘志强
本期责编/那维桢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