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世界语(世界语是一门什么样的语言?)

什么是世界语
一门语言总是和特定的民族、文化、政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说到英语,我们不能不提到美国和英国;说到中文,我们自然就想起了中国;而波兰语呢,肯定是波兰的语言。
不过呢,今天我们要跟大家介绍的,则是一门不跟任何特定文化相关联的语言。它诞生于波兰,却不属于任何国家;它如今拥有数百万人的语言群体,但最初只是一个波兰眼科医生的语言实验项目。
这门语言的名字是“世界语”。
世界语的创始人是拉扎鲁·路德维克·柴门霍夫,他出生于波兰的比亚里斯托克。当时,他的小镇上住在波兰人、犹太人、白俄罗斯人、俄罗斯人、德国人等,因为语言不同,各个族群之间经常互相敌视、互相冲突。
所以,年纪轻轻的柴门霍夫就暗暗发誓要创立一门简单易学的中立语言来解决人类互相理解、和平相处的问题。
我们需要十六条规则!–柴门霍夫说

于是就有了世界语。
柴门霍夫在1887年发布了世界语的框架——《世界语基础》(Fundamento de Esperanto),只有薄薄40页的小册子,如今该书在世界语里被称为“第一书”(La Unua Libro)。《第一书》的理念很先进,但它并未对语法做太多的规定,而只是给出了16条不能违反的基本规则、一个基本的词汇表。
会读28个字母就能读世界语,因为一字一音,发音完全规则,所有单词重音在倒数第二个音节上;看词尾就知道词性,名词以“o”结尾,形容词以“a”结尾,动词原形以“i”结尾,宾语以“n”结尾;新词汇的生成靠前缀、后缀和词根合成。一般坚持学习几个月,就能跟国际上的朋友谈笑风生。
之后,柴门霍夫也放弃了他对语言的控制权,把这门语言完全交给世界语的使用者去发展。柴门霍夫和他的追随者们开始用这门语言翻译、创作、通信。比如柴门霍夫自己就将著名波兰作家艾丽查·奥若什科娃的小说《玛尔塔》(又译《孤雁泪》)翻译成了世界语。
2年后,学习世界语的人数就超过了1000人。世界语协会和俱乐部也在世界各地兴起。

1905年,召开了在法国召开了第一次国际世界语大会,有700多人参加。世界语真正走出波兰,走向了世界。20世纪初,世界语传到中国。一些进步知识分子开始学习世界语,比如蔡元培、鲁迅、周作人、胡愈之、巴金等,很多人从世界语这个窗口了解到了波兰和波兰的文学。
世界语是我自修得来的,原是一册用英文讲解的书,我在暑假中卧读消遣,一连两年没有一口气把它读完,均归无用,至第三年乃决心把这五十课学习完毕,以后借了字典的帮助渐渐的看起来,那时世界语的书很不易得”,只知道在巴黎有书店发行,恰巧蔡孑民先生行遁欧洲,便写信托他代买,大概寄来了有七、八种,其中有世界语文选与波兰小说选集至今收藏着,民国十年,在西山养病的时候,曾从这里边译出几篇波兰短篇小说,可以作为那时困学的纪念。
–周作人《知堂回忆录》

当时中国懂波兰语的人并不多,所以世界语起到了波兰文化中介的作用。比如,一些世界语学人就尝试从世界语转译波兰文学,比如周作人《现代小说译丛》中的七篇波兰小说都是从世界语翻译的《Pola Antologio》(《波兰文选》)转译的。
1917年4月14日,柴门霍夫在波兰首都华沙逝世,但世界语的发展并未就此止步。今年是柴门霍夫逝世一百周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2017年定为“柴门霍夫年”,以纪念这位杰出的波兰人。
他发起的世界语运动传播到了世界语各个地方,但他选择放弃所有权利,把世界语了献给人类。柴门霍夫的语言如今传播到了120多个国家。通用语的理念也吸引了许多人创造了类似的语言,但只有柴门霍夫的世界语获得了成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

今年,世界语已经走过第130个年头,世界语也从最初的一个语言实验项目发展成为了拥有数百万群体的真正国际语言。人们用世界语来工作、学习、旅游、思考、发呆、恋爱、写博客、做研究、创作等等,全世界各地都有世界语的协会或俱乐部;每年有数千人参加一年一度的世界语大会,还有专门针对世界语人群的交友软件-Amikumu,不过国家、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的人用这门和平之语相互交流;波兰的亚当·密兹凯维奇大学甚至还有关于世界语学的硕士课程。
A shprakh iz a dialekt mit an armey un flot.
(大意:一门语言是拥有陆军和海军的方言)
-语言学家马克斯·魏因赖西
虽然并没有一个国家的官方语言是世界语,也没有一个推动世界语的强大组织,但是世界语凭借自身的和平中立的理念吸引新的学习者,这正是世界语的魅力所在。这个理念就是世界语创始人柴门霍夫倡导的内在理念(Interna Ideo)— “所有人都在中立国际语的基础上互相理解、和平相处、相亲相爱”。 也正是如此,说世界语的人之间的联系也更加紧密,信任度更高。
我们衷心祝愿这门在波兰诞生的语言能走得更远,实现整个人类和平相处的愿景。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