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食嗟来之食(八年级(下)文言文 | 苛政猛于虎,不食嗟来之食)

不食嗟来之食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①式②而听之,使子贡③问之曰:“子之哭也,一似重有忧者。”而曰:“然④。昔者吾舅⑤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⑥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⑦之:苛政猛于虎也!”
 【注释】
夫子:古代对师长的尊称,这里指孔子。式:同“轼”,车前横木。这里用作动词,指扶轼。子贡:指端木赐,字子贡,孔子的弟子。然:对,不错。舅:古时称丈夫的父亲。何为:为什么。识(zhì):同“志”,记住。
【译文】
孔子路过泰山脚下,有一个妇人在坟墓前哭得很悲伤。孔子扶着车前的横木听着妇人的哭声,让子路前去问那个妇人。子路问道:“您这样哭,真好象不止一次遭遇到不幸了。”妇人就说:“是啊。之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咬死了,后来我的丈夫又被老虎咬死了,现在我的儿子又被老虎咬死了。”孔子说:“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回答到:“这里没有残暴的政令。”孔子说:“你们要记住:苛刻残暴的政令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啊!”

不食嗟来之食

齐大饥,黔敖①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②,贸贸然③来。黔敖左奉④食,右执饮,曰:“嗟⑤!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⑥而谢⑦焉。终不食而死。
 【注释】
黔敖:春秋时期齐国的贵族。蒙袂(mèi)辑屦(jù):用袖子蒙着脸,脚上拖着鞋。形容十分困乏的样子。袂,袖子。辑,拖着不使脱落。屦,鞋。贸贸然:眼睛看不清而莽撞前行的样子。奉:同“捧”,端着。嗟(jiē):语气词,喂。带有轻蔑意味。从:跟随。谢:认错,道歉。
【译文】
齐国发生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准备好饭食,以供路过的饥饿的人来吃。有一个饥饿的人用衣袖遮着脸,脚上拖着鞋,两眼昏昏无神地走来。黔敖左手端着食物,右手端着汤,说道:“喂!来吃吧。”那个饥民抬起头瞪着眼睛看着他,说:“我就是因为不肯吃这样带有侮辱性的食物,才落得这个地步。”黔敖追上去向他道歉。这个人最终因为不吃而饿死了。

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檀弓》
 

文言知识

通假字 词语 通假 例文 式 同“轼”,车前横木。作动词,指扶轼。 夫子式而听之 识(zhì) 同“志”,记住 小子识之 奉 同“捧”,端着 黔敖左奉食

 
赏析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相传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教育、政治、美学等思想,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苛政猛于虎
 
这篇文章记载孔子和弟子子路路过泰山时,遇到一名身世凄惨的妇女的故事。通过“苛政”与“猛虎”的绝妙对比,形象生动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本性,对封建暴政的鞭挞入木三分。
 

祖孙三代命丧虎口,令人悲悯。但可悲的不在于老虎吃人,而在于以身饲虎却难舍其地。那悲凄老妇的一席话,那一条条离去的鲜活生命,是对当政者,尤其是昏庸残暴者的血泪控诉,深刻揭露了社会暴政对人民的残害。
 
孔子提出“德治”,“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论语·为政》)。
孟子提出施“仁政”,“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也”(《孟子·梁惠王下》)。
表达的都是儒家的政治主张。
 
 
不食嗟来之食
 
“不食嗟来之食”这句名言就出自这篇文章,说明做人要有骨气,哪怕是让自己饿死,也绝不能低三下四地接受别人施舍。
 
那饥饿的人之所以不吃黔敖的食物,是因为黔敖一副傲气,视穷人为猪狗,他的施舍带有侮辱性。

中国的传统尤其看重做人要有骨气,用通俗的话来说,人活的是一口气,即使受苦受难,也不能少了这口气,表示了对气节的看重,对人的尊严的强调,对人的精神的重视。
 
即使是在今天,这一传统观念依然有其存在的价值与合理性。在人的精神和肉体之间,在精神追求和物质追求之间,在人的尊严和卑躬屈膝之间,前者高于、重于后者。在二者不能两全的情况下,宁可舍弃后者,牺牲后者,不使自己成为行尸走肉,衣冠禽兽。
 
人之所以为人,而非行尸走肉,区别大概正在这里。

/ 八年级(下)文言文回顾 /
桃花源记
小石潭记
核舟记
关雎
蒹葭
式微
子衿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庄子》–北冥有鱼
《庄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礼记》二则

关注并设为星标,每天分享一篇文言文

不食嗟来之食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