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河时期有人类吗(导致人类几乎灭绝的冰河时代)

冰河时期有人类吗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博古致知:透史明理,透物见人。

皑皑白雪,人迹难寻

在电影《冰河时代》里,阿拉伯大陆板块的突然移动,引发了强烈的大地震,同时带来了海啸。剧烈的大陆移动也导致天气变得越来越不稳定,尤其是夜幕降临时温度急剧下降,寒冷突然来袭,全球陷入一片恐慌与混乱之中。地球再次迎来一个新的冰河时代,狮身人面像、金字塔、撒哈拉沙漠都覆盖在皑皑白雪之中。

电影《冰河时代》

那么,问题来了 :
什么是冰河时代?
冰河时代给人类带来了什么?
人类如何自救?
为什么会出现人类大迁徙?
中华文明因何汇聚?

什么是冰河时代

冰河时代又称冰川时期,是指一个地质时期。地球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冰期,最近一次是第四纪冰期。第四纪前是新近纪,它从约260万年前开始,一直延续至今。

第四纪期间,生物界已进化到现代面貌。灵长目中完成了从猿到人的进化。人类开始出现并繁衍,一直延续至今。

冰河时代,最显著的特点是全球性大幅度气温变冷,形成了大面积的冰盖和山岳冰川。

高耸坚硬的冰川

大约距今两三百万年前,人类开始出现。距今大约100万年前,古人类发展到直立人阶段,但地球进入冰川期,广大地区被冰雪覆盖,许多物种如剑齿象、巨貘等都消失了,有些物种如大熊猫、水杉等只在极少地区存活下来!

消失的物种:剑齿象

消失的物种:巨貘(mò)

人类濒临灭绝

从人类诞生起,发生过多次冰川期。冰川期,大部分物种会灭绝,人类虽然适应能力强,但是也会因为农作物和禽类等食物源的减少甚至灭绝而难以生存。

1、冰期的到来

人类出现以后,出现了一个冰期,延续时间特别久,覆盖范围特别广。寒冷气候带向中低纬度地带迁移,高纬度地区和山地广泛发育冰盖或冰川。

这一冰期大约始于距今200——300万年前,结束于1——2万年前。这一冰期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

这个时期的冰期,冰川规模非常大。在欧洲冰盖南缘可以达到北纬50°附近;在北美冰盖前缘延伸到北纬40°以南;南极洲的冰盖也远比现在大得多。包括赤道附近地区的山岳冰川和山麓冰川,都曾经向下延伸到较低的位置。

在最大的一次冰期中,全球大陆有32%的面积被冰川覆盖,大量的冰停滞于大陆上,致使海面下降约130米。

人类进化

原始人类就是在这个冰期的气候变化中,走过艰难险阻,发展成为现代人。

2、冰期对全球的显著影响

(1)大面积冰盖的存在改变了地表水体的分布。如果现今地表冰体全部融化,则全球海平面将会上升80~90米,世界上众多大城市和低地将被淹没。

(2)冰期时的大冰盖厚达数千米,使地壳的局部承受着巨大压力而缓慢下降,有的被压降100~200米,南极大陆的基底就被降于海平面以下。

(3)冰期改变了全球气候带的分布,导致大量喜暖性动植物物种灭绝。

3、冰期对人类的摧残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时期的冰期对人类的摧残是巨大的,它导致古人类几乎灭绝。

鹅毛般的大雪瀌(biāo)瀌(biāo)的下着,交织、缠绕成凌杂的油画。古人在一间漏缝百出的茅草屋中哆哆嗦嗦,牙齿不住地打着寒颤,手也因寒冷而发抖。当然,大部分古人并没有山洞、茅草屋用来居住,他们只能在寒风中、在雨雪里瑟瑟发抖。

风卷残雪夜归人

由于天寒地洞,可以食用程度动植物也会变的稀少,可以想象,侥幸没有被冻死的古人,也要面临被饿死的威胁。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气温就呈现出明显的冰期与间冰期交替的局面。在冰期,还冷对古人类进行“清场”,不能适应区域小环境的古人类被冰期清除而退出了人类的历史。气候回暖时,环境较为适宜,古人类继续发展,古文化加速发展,有的呈现繁荣的态势。当然,能够渡过冰期考验的古人类,会逐渐将古文化扩展到其他区域。

随着时间的演进,这种局面被不断的循环着。

人类如何自救

人类经过两百多万年的进化,适应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为了适应寒冷的天气,古人类从生计方式,到栖居场所都做出一系列的变革。

我国北方地区的一部分栖居场所由露天转向洞穴,环境的变化,植物数量和种类减少,草原环境形成,古人类的食物来源由植物性食物逐渐转向猎食草原上的动物,反映在石器上,就是适应植物采集的大型工具逐渐减少,代之以更适合加工动物皮肉的小石器。随着草原动物越来越少,古人类开始关注培育禾本科的植物,并开始驯养动物,以便得到稳定的食物来源。

1、驯化动植物以扩展食物来源

学术界将整个人类社会划分为两大时期:史前时期、历史时期。

众所周知,历史时期是指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在我国,历史时期是指公元前2070年启建立夏朝至今的历史时期。史前时期的最显著特点是没有文字记载,又可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是以打制石器为主的时代,人类的生计依赖于狩猎与采集,是一种攫取性经济模式。

打制石器的猿人

新石器时代,是以磨制石器为主的时代,人类以生产性经济为主。小麦、水稻、栗、块茎植物等,相继起源并发展起来,人类的生产方式、饮食结构得到彻底的变革。

营造房屋的古人

良渚文化出土的陶器

在我国,北方地区栗作农业、南方第七区稻作农业以及西北地区畜牧业,相继起源并发展起来,原始手工业与家畜饲养业亦随之兴起,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阶层日益分化,文明即将到来。

生计的变革,从根本上抵制了寒冷的冰期对人类的摧残。

2、建造房屋以抗寒

旧石器时代,人类更倾向于选择河畔湖滨等露天遗址作为居住地,以洞穴居址为主,如周口店北京猿人和山顶洞人。

山顶洞人的房屋:洞穴

新石器时代,居住遗址主要有三类:

(1)窑洞式建筑
流行于北方黄土高原地区,如仰韶文化半坡晚期的陕西高陵杨官寨遗址。

(2)地面建筑
黄河流域经历了地穴式建筑→半地穴式建筑→地面单间、地面双间、甚至是地面连间式建筑的发展历程,如分布于渭河流域、豫西和晋南地区的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半坡遗址房屋复原图

(3)干栏式建筑
在南方地区,受潮湿多雨的自然环境的影响,栽桩架板的干栏式建筑相当流行,如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遗址干栏式建筑复原图

整个新石器时代,聚落逐渐发展壮大,出现了“聚”、“邑”、“都”的三期社会组织,末期普遍出现城址,如良渚古城遗址,龙山文化城址。文明曙光照耀华夏大地。

冰期导演
人类的迁徙与古文化的兴亡

冰期的到来会引起气候的比变化,气候变化带来了古人类的迁移运动。人类总是围绕着适宜生活的温度区进行迁移。

古人类和古人口随着冰期的到来而进行分化组合、再分化再组合。

1、北京人的北上南下

北京人生活在远古北京周口店,属于直立人,会使用天然火,打制工具(石器),人类第一次取得了支配一种自然力的能力。

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打制和使用工具,会使用天然火。森林茂密,野草丛生,猛兽出没。北京人将石块敲打成粗糙的石器,把树枝砍成木棒,凭着极原始的工具同大自然进行艰难的斗争。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大约距今20万年,北京人消失了,他们去了哪里?

有人认为,北京人一部北迁了,一部南迁到滇黔高原上。在滇黔高原上的北京人形成了桐梓人(最早的尼安德特人),桐梓人又分化成了马坎人、长阳人和丁村人等。桐梓人迁到欧洲等地,与已经到达欧洲等地的北京人一起,形成了西方历史上的尼安德特人。

尼安德特人

尼安德特人简称尼人,常作为人类进化史中间阶段的代表性居群的通称。因其化石发现于德国尼安德特山谷而得名。

尼安德特人是现代欧洲人祖先的近亲,从12万年前开始,他们统治着整个欧洲、亚洲西部以及非洲北部,但在两万四千年前,这些古人类却消失了。

2010年,尼安德特人基因组草图发布。研究结果发现,除非洲人之外的欧亚大陆现代人均有1%~4%的尼安德特人基因成分贡献。

所以,尼安德特人可能是欧洲人的原古祖先。

2017年,3月3日美国《科学》杂志发表题为《中国许昌出土晚更新世古人类头骨研究》论文称,人类演化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10多万年前生活在河南省许昌市灵井遗址的“许昌人”,可能是中国境内古老人类和欧洲尼安德特人的后代。

许昌人头骨化石

2、中国古人类的南北分化

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燧人氏发明了人工取火技术,这是燧人氏在冰期内成功定居北方的基础。

在寒冷的大地,只有燧人氏才能在冰川期定居北方而不至于被冻的瑟瑟发抖。

钻木取火

从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北方有代表性的遗址,主要有黄河上游的马家窑文化遗址、齐家文化遗址,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遗址、庙底沟文化遗址,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东北地区的红山文化遗址。

南方地区的古文化也是连续发展的,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河姆渡文化、松泽文化、良渚文化。

各个地区的古文化遗址都是连续发展的,但各具特色。中国古人类出现了南北分化发展的格局。

3、约距今13000年到9000年——第一次自然灾害频发期

距今13000年前后,中国的气温回暖,进入温暖期。在温暖期,冰川迅速融化,会在短期产生大量的水。中国西部地区和一些有冰川的高山地区,首先受到突发山洪的影响,这个影响是灾难性和毁灭性的。一些地区还会诱发地震,如青海喇家遗址,反映的就是史前时期的地震、洪水灾害事件。

青海喇家遗址地震场景

由于气温升高带来的洪水和地震及地震引发的河流改道,中国西部的古文明遭到毁灭性的打击。由于他们已经习惯了低温生活,不适应高温,所以劫后遗民们会向北迁移。

从距今13000年起,中国西部的原始居民就开始了北进的征程。一部分人向北到大漠草原,进入北亚,一部分人经中亚进入欧州,也有少量原始居民进入到中国西北的沙漠地带或沙漠边缘地带。

在距今约11000年到9000年间,洪水开始影响中原。受洪水和高温的影响,大量的原始居民逃离中原,中原人口空虚,古文明消失。

由于气温突然回暖,冰川迅速融化,雨水突然增多,导致大地受力变化,洪水泛滥期还夹杂着大地震、滑坡等灾害。这个时期的洪水、地震和其他自然灾害,是分区域爆发的。中国大地上的各处古文化都遭受到剧烈的打击。

4、距今9000年到8000年:南方人口剧增

距今9000年到8000年,气温趋于稳定,古文化得到恢复发展。这个时期中国大地上的古文化开始复苏兴旺起来。如黄河流域的大地湾文化、贾湖文化,长江流域的彭头山文化。

这一时期,长江流域的自然条件尤为优越,人口急剧增长。

5、距今8000年到6000年:第二次自然灾害频发期

这一时期,海平面上升,洪水、地震和海浸频繁发生,沿海地区的古文化面临重大威胁,人口锐减。但内陆地区的仰韶文化和大溪文化却走向了兴盛,人口大量增加。

6、距今6000年到5000年:古文化兴衰更替

这一时期,古文化迅速发展,但也更替频繁。

“红山”意为“红山的山峰,”发源于内蒙古中南部至东北西部一带的红山文化,起始于五六千年前最旺盛的时代是距今5500年前。红山文化族群是农业族群,气温下降对农业不利,所以红山文化的主体时代是距今5500年前。以后温度下降,红山文化就进入了萎缩期。

红山文化玉猪龙

红山文化金字塔

红山文化的源流,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文化的交流与人口的迁移,主要有以下5种说法:

(1)红山文化是仰韶文化系统的原始文化,或是仰韶文化的变体;
(2)红山文化继承了河北磁山文化;
(3)红山文化很可能是细石器文化和仰韶文化的相互影响之后产生的新文化,含有细石器和仰韶文化两种因素;
(4)红山文化是这个地区独具特征的一种新石器文化。有其自身的发生发展过程。同时受到其它文化影响;
(5)红山文化很可能是河姆渡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也是中华民族从母系氏族社会进入父系社会的转折点。

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其持续时间大约在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一般认为仰韶文化是远古先民的文化遗存。

仰韶文化博物馆

距今5000年前后,仰韶文化衰微了。继之而起的是马家窑文化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

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向西发展的一种地方类型,出现于距今五千七百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历经了一千多年的发展。主要分布于黄河上游地区及甘肃,青海境内的洮河、大夏河及湟水流域和凉州的谷水流域一带。

马家窑文化遗址

马家窑文化的高度发展,是新石器时期华夏文明晨曦中最绚丽的霞光,折射着中华先民在远古时代所达到的多项文化成就。

在距今6000年左右,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在豫西陕州兴起。庙底沟类型影响非常大,不仅文化中心东扩,而且迅速地向四面八方发展。庙底沟文化类型以人口扩张为驱动力,大量向周边地区尤其是西、北地区移民,使得西到甘青、东至海岱、东北到河套和辽宁、南到江汉的地域都被卷入考古学上的“庙底沟化”过程中,这与商代政治地理范围有惊人的相似,在地理和文化上为夏商乃至秦汉以后的中国奠定了基础。

庙底沟遗址公园

庙底沟彩陶的传播,掀起了中国史前非常壮阔的一次艺术大潮。庙底沟文化彩陶向四方播散,对文化差异明显的南方两湖地区影响也非常强烈。这种影响一直越过长江,最远到达洞庭湖以南地区。彩陶的传播,不仅只是一些纹饰题材的传播,更重要的是包含在这些纹饰中的象征意义的认同。由彩陶的传播中,可以看出南北文化的趋同态势,这种文化趋同是后来一统文明建立的重要基础。

庙底沟文化彩陶

距今6500年前后,大汶口文化兴起。分布地区东至黄海之滨,西至鲁西平原东部,北达渤海北岸,南到江苏淮北一带,基本处于汉族先民首领少昊氏的地区,为龙山文化的源头。

大汶口文化遗迹

大汶口文化大概延续了2000年,早期阶段基本上只分布在山东和苏北地区,其南界不过黄河,向北到达鲁北地区,西界在运河两侧,东至黄海。中期阶段的分布范围南、北两界无大变化,但有迹象表明,当时可能已经开始了向西扩展的趋势。晚期,大汶口文化的分布范围扩展到淮阳一带。

距今6000年前后,大溪文化逐渐消亡,代之而起的是屈家岭文化。在屈家岭文化时期,先民们已掌握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主要生产活动有水稻种植、家畜家禽养殖、制陶和手工纺织等。

屈家岭考古遗址公园

屈家岭文化是中国农耕文化发祥地之一,农耕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说明长江流域同黄河流域一样,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摇篮。

距今6300年前后,河姆渡文化消失了。良渚文化在宁绍平原诞生。长江下游及江浙文明统一于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因良渚遗址的发掘而得名,距今约5300——4300年,分布的中心地区在钱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而遗址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则在钱塘江流域的东北部、东部。良渚遗址是人类早期文化遗址之一,实证中华五千年的新石器时代人类文化史,申遗成功标志着中华五千年新石器时代文化史得到国际社会认可。

良渚文化遗址

良渚人擅长制玉,其数量之多、品种之丰富、雕琢之精美,均达到史前玉器的高峰。玉器上的纹饰主题神人兽面纹,是良渚先民“天人合一”观念的体现和信仰,并逐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玉器和陶器上还出现了不少刻划符号,这些符号在形体上已接近商周时期的文字,是良渚文化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7、距今5000年4000年:文化的整合与繁荣

距今5000年——4000年的龙山时代,黄河流域的马厂文化、齐家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中原龙山文化诸类型、山东龙山文化,长江流域的屈家岭文化、宝墩文化、良渚文化中晚期等等,中华大地的多种文化交汇、融合,构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考古研究的成果证明,龙山时代是中华文明的形成期。

从现有考古发掘资料看,龙山时代的社会分工和分化日趋激烈,原始氏族平等一致的原则遭到摈弃,社会成员分裂为贵族和平民,贵族中又分成地位高低不等的级别,少数贵族统治着占人口80%以上的平民,从而形成一个金字塔式的多层社会结构。

阶级金字塔

与之相应,在龙山时代,作为贵族等级制度观念形态集中表现的礼制也已形成,并成为规范贵族行为、调整统治阶级内部权力和财产分配与再分配的法则。这种礼制,在葬制方面反映最为典型。

龙山时代还具备了文明的又一要素:都市及大型聚落。在考古发掘中,有一个十分引人瞩目的现象,那就是发现了多处龙山时代的城址。经过确认,至少有20多座,面积从1万至100万平方米不等,以数万至数十万平方米者居多。

良渚古城遗址

在龙山时代,我国已有铜制品和铸造工艺,实际上已经进入了青铜时代。从此,中华文明以独特的路径开始了自己的发展历程。

8、距今4000年以后:文明的汇聚

夏商周三代直至今天,气候都没有大的波动。

4000年前后,大禹治水成功,中原地区洪水消退,中国的古人口主要集中在中原,夏文明走向强盛。

大禹治水

但是,同一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却神秘的消失了,成为了中华历史的“断层”,只留下大量的文物古迹。

一个已经拥有高度文明的文化却在辉煌了1300年后突然地消失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消失?

目前,考古界比较认同的说法是“海浸”。专家推测说,在距今4000年左右,天气逐渐转暖,海平面不断上升,良渚人生活的区域开始沦为一片汪洋,这是造成良渚文化消失的主要原因。另有学者推测,当时一部分良渚人南下,融入了珠江流域的石峡文化中;一部分人北上,与中原地区的龙山文化先民发生了战争,失败后被融合;另有一部分人留在故乡,数百年后与马桥文化逐渐融合。还有一种说法是,良渚贵族过于奢靡,导致国家的非生产支出过于巨大,终致亡国。

高度繁荣的良渚文化

距今4000年前后,南方炎热而潮湿,雨水频繁,洪水频发,不适宜于人类生存,沿长江一线,湖北的石家河文明、四川的三星堆文明、环太湖的良渚文明,都走向了衰落。

最近3000年里,大致出现了四个相对寒冷期,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公元前400年,公元1200年,公元1700年,曾导致汉水结冰。这几次低温,都带来了社会的大动荡。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带领周与各诸侯联军起兵讨伐商王帝辛(纣),最终建周灭商。

公元前40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思想文化繁荣的时期,“士”们从这个诸侯国到那个诸侯国,发表自己的看法、宣讲自己的主张,古史称为“百家争鸣”。中国出现了一大批思想家,管子、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孙子等人,留下不可多得的思想财富。

百家争鸣

公元1200年,正是偏安一隅的南宋时期,少数民族兴起、南下,宋金、宋辽对峙,宋与西夏矛盾不断的同时,蒙古兴起。

公元1700年,康熙年间,三藩之乱,俄罗斯骚扰边境等等,也是一个动乱的年代。

中华文明在统一与分裂、兴盛与衰落中交替演进,但以统一和兴盛为常态,以分裂和衰落为变态。

可以说,中华文明是一脉相承、连续发展的。某一阶段的能量耗尽了就会起变化,变化了血脉就畅通,再接着生长、发展,如此螺旋式上升,使中华文明生命力不绝、延续至今,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近期热文:

青铜时代——青铜车马器大全
青铜时代——青铜水器大全
青铜时代——青铜乐器大全

青铜时代——青铜工具大全

青铜时代——青铜兵器大全
青铜时代——青铜食器大全
青铜时代——青铜酒器大全
国宝之殇:盘点流失法国的中国国宝级文物
国宝之殇:盘点流失英国的中国国宝级文物
国宝之殇:盘点流入美国的中国国宝级文物
国宝之殇:盘点流失日本的中国文物
中国青铜器最早发现于哪个古文化遗址?
古今交通工具知多少

青铜为什么可以取代红铜,从而开启青铜时代?
青铜是如何被发明的?
为什么是铜被人类先发现和使用而不是铁呢?
中国古代青铜器都长啥样?
一口气看懂中国古代陶器
氏族公社:智人的最早社会组织形态
甲骨文的发掘历程
陶塑艺术的巅峰:秦始皇陵兵马俑
那些下落不明的绝世国宝,每一件都独一无二,你知道多少?

谁焚烧了兵马俑?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转载或转发!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博古致知

冰河时期有人类吗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