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见习总结(从“延迟退休”思考公共政策的舆情风险应对)

教育见习总结

点击上方蓝字 可以订阅哦!

近日,随着更多关于“延迟退休”政策的解读与官方回应发布,该话题引发网络热议。微博话题#专家建议女性退休年龄延至55岁#一日内引发7亿次以上阅读量。人民众云数据显示,该话题在30天时间内整体的信息报道量趋势较为波折,始终保持较高热度。

事件热度趋势图
(来源:人民众云)

政策风险产生与蔓延的背后是施政对象对政策落地后果与自身利益得失的判断和忧虑,涉及到政策信息获取、态度形成及意见表达多个环节。郑州大学教授张淑华总结道,争议性政策议题主要集中于社会保障、交通、住房、教育等领域。相关机关单位需对涉及这些领域的公共政策保持警惕,同时摸索调整出一套适宜的传播策略,这将有助于防范、化解危机并改善政策实施的舆论环境。

政策舆情风险的产生及危害

对政策信息的风险式解读

身处德国著名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所言的风险社会,海量风险信息席卷大众,个体对外界风险保持持续的高度戒备,这使得民众常以危机思维考察公共政策。接触到政策信息,出于思维惯性,民众自然会揣摩政策实施将对自己生活造成的影响。在这种谨慎、敏感乃至抵触的心理基调下,政策可能对个体生活造成的消极影响会被凸显、放大。在这种片面化机制中,与健康、财产等现实利益相关性越强的政策,越可能被民众进行风险式解读。在个体进行风险式解读之后,借用社交媒体,民众非理性的认识和判断得以相互传播。相似的呼声与情感倾向会增加个人忧患情绪,扩大忧虑蔓延范围,造成更多民众对政策信息更为消极的理解。

对政策信息的污名化

污名化指一种“与等同于异常、有瑕疵、有缺陷或不受欢迎的某种特定属性相关的标记”,某一项政策被打上污名化的标签之后,它将成为损害个体乃至公众利益的代名词,其后果很可能使具体政策实施受阻,影响民众对相关或后续政策的接受。

在广泛流通的对政策信息的负面解读中,政策的必要性、科学性及可能带来的积极影响被遮蔽、被边缘化乃至于被全然忽略。某些政策成为伤害个人利益的代名词,其影响可能在范围和程度两方面扩散。范围上,政策污名会在“污名涟漪”的作用下危及其他政策;程度上,可能由政策本身的污名扩展到对于相关政府机构与公务人员的污名,最后上升为对于相关制度框架的污名。

如何规避政策出台面临的舆情风险

搭建协商平台,尝试沟通策略

传统型政策传播面临严峻挑战,前互联网时代以组织传播、政策宣讲的形式进行的传播活动已经失效,公众信息模式、舆论倒逼的压力模式成为常态。这要求施政主体对舆论的质疑与非议做好预案,积极尝试利用众多媒介平台进行对话,鼓励协商与利益诉求的表达,在观点的争锋中尽可能缩小分歧与矛盾,形成共识,避免因协商不力滋生舆情风险。

诉诸科学而非诉诸权威

社会治理是一门高度发达的社会科学,每一种政策的制定与出台都要经过多环节、多角度的分析与研讨。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因视角不同,难以纵览政策推行的前因后果、现实必要性乃至中长期收益,这往往也是政策遇冷的重要原因。有关部门和媒体应相信民众的判断力,尝试以科学的方式解析政策的背景与目的,说明政策的科学性与正当性。不仅有助于民众对个别政策的接受,也具有推进人民当家作主、培养民众参与公共生活的教育意义。

总而言之,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与当代民众权利意识的觉醒,有关部门要有舆情应对思维,并设立与需求相称的对话空间,使职能部门与民众能够以一种温和的、适宜的方式就彼此关心的问题表达与争论,避免政策舆情产生系统性危害,促成政策舆情的妥善解决。

作者: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见习舆情分析师 何竞祺
编辑:陈海玲(实习生)|责编: 李娅琦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教育见习总结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