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光大虱啃西游之隐雾山花豹精

扫码关注无忧村

花豹精号称自己是南山大王,南山就是“终南山”。《西游记》里面有三波来自终南山的妖怪,一是在“乌鸡国”出现的狮子精,号称“终南全真”;二是车迟国的虎鹿羊三仙在终南山学的道;三是隐雾山折岳连环洞的艾叶花豹精,号称南山大王。
南山大王花豹精的故事出自成语~南山隐豹,这多少和终南山隐士有点关系。修行的方式有很多种,有的高居庙堂之上,有的隐居僻静山野,唐僧师徒走的是人间“菩萨道”,在世间历练成佛。不管以何种方式修行,最终还需认得自家“主人公”,在自己“心性”上下功夫,直心是道场。

故事简介

南山大王本是一只艾叶花皮豹子精,占据隐雾山为王,自称南山大王,使一根铁杵。除了会点喷云吐雾的把戏,也没有什么能耐,不过他的部下很聪明。先是采用“分瓣梅花计”智擒了唐玄奘,又两次用假人头骗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后来孙悟空潜入洞府才识破妖怪奸计,救出唐僧后烧毁了折岳连环洞,南山大王也被猪八戒耙子杵死。

正 文

唐僧师徒离开了灭法国继续西行,眼看着离西天越来越近了,磨难也是一个接一个,越近佛国路越艰险。唐僧见一座高山险阻,心里又犯嘀咕害怕起来。

行者笑道:“你把乌巢禅师的《多心经》早已忘了?”三藏道:“我记得。”行者道:“你虽记得,还有四句颂子,你却忘了哩。”三藏道:“那四句?”行者道:“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三藏道:“徒弟,我岂不知?若依此四句,千经万典,也只是修心。”

整本《西游记》皆在强调“修心”,修什么心?八戒修自己的贪心,悟空修自己嗔心,沙僧修自己的痴心。总之,修真心去妄心。一念起而百魔生,师徒一路降妖除魔无非是断自身心魔妄想。魔不从外来,皆由心生。心生种种魔生,既从心生还从心灭。

因此说:“千经万典,也只是修心。”

这不,师徒们刚说完修行要修“心”,这就碰到个喷云吐雾的。此章节依然在说心外求法之徒,多少有点含射终南隐士,纵然隐雾仙山遁世匿形,不了“心性”者,依然为外道“毛团”之流。住在山里那些曲延拐弯的“连环洞”之中,想因隐而悟多是因瘾而误!

师徒四人刚离灭法国就碰到个会喷云吐雾的花豹精,是妖怪都想吃“唐僧肉”,当然豹子精也不例外。村长解释了很多次妖怪要吃“唐僧肉”代表~心外求法,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碰到那些邪门歪道的妖怪,悟空就称是他们的“外公”。外公者,外来的主人公,说明妖怪都是认物为己,不识本心,不认自家“主人公”。

花豹精有一个部下~苍狼精,原本是“狮驼国”狮驼王的部下,悟空打倒了狮驼王,树倒猢狲散,后又投靠在了隐雾山花豹精处。他颇有些计谋,对花豹精说唐僧肉难吃上,要是那么容易吃,前面的那么多厉害的妖怪早就吃到嘴了,还轮得上我们?说唐僧有个大徒弟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孙悟空,十万天兵难拿。花豹精听自己家妖如此说,也是胆战心惊,又想吃唐僧肉,又怕孙悟空。

苍狼精就给他出了计,此计叫做“分瓣梅花计”,声东击西,逐步瓦解,用来分散他们师徒的内部力量。于是从一千个小妖怪里面挑出三个会变化的,变成花豹精的模样逐个引开唐僧的三个徒弟。真花豹精坐收渔翁之利,不废吹灰之力就把唐僧给摄到洞里。这个洞的名字也很好听,叫做隐雾山折岳连环洞,洞主即是艾叶花豹精,号称南山大王。

此章故事有出处——《列女传·贤明·陶答子妻》:“妾闻南山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

此典故说的是春秋时期,宋国陶邑大夫答子任职三年,捞了不少钱财,就回到家中躲藏,他的妻子哭着劝丈夫要学“南山隐豹”,豹子碰到大雨和大雾天,为了保护自己的皮毛不受风雨侵袭,可以隐起来七天不出去觅食。而陶答子不理解也不理睬他妻子的苦心劝告,不懂得保身惜命。后来遭人告发,宋王下令处死答子。

占便宜就不能卖乖,修行也一样,“逮得己利”后要踏实行道,韬光养晦。

再说一则六祖大师的故事,因六祖大师给我们后人做了最好的榜样。

六祖惠能大师,在黄梅东山寺,获得五祖弘忍大师传心印之法。五祖教他速返广东原籍,隐遁起来,作个与世无争的隐士。不要光芒外露,不要沽名钓誉。因为这个缘故,所以他藏起来,并不是教他藏在山洞中,不让人见到,这一点要弄清楚。

六祖大师藏在什么地方?他能随遇而安,混在猎人队中,一藏就是十五年。他韬光晦迹修行,和光同俗用功修道。任何人也不知道他是得法的人,此时六祖尚未出家,仍是居士。

修行人,无论在什么场合,应该韬光晦迹,不可光芒外露。如果这样,才能修行,否则,不容易修行。不可到处自我宣传,我有什么功夫,我参禅有多少年,我如何如何。到处卖老修行,那不是道人的行为。老老实实修道,“隐鳞戢羽”这个词是最适合修行人的。

俗语说得好:“有麝自然香,何需大风扬。”

南山豹子精就犯毛病,修行就修行,非得吹吹自己多么的有能耐。其实这也是在含沙射影如今的修行人,尤其隐居深山老林修行的“仙道神佛”,心外求法就算能隐上个一千年,不还是毛团身?活得越长,愚痴愈深。学的越多,知见越重。

若真修行,定是行世间道,像唐僧师徒一样行走世间,自度度人,这才是究竟成佛之路。如今隐士都是“瘾士”,“清净魔”上瘾,若真见道哪里不是隐?于平常处做功夫,头头皆是道。

悟空得知豹子精叫“南山大王”时,暴跳如雷,说:

这个大胆的毛团!你能有多少的年纪,敢称南山二字?李老君乃开天辟地之祖,尚坐于太清之右;佛如来是治世之尊,还坐于大鹏之下;孔圣人是儒教之尊,亦仅呼为夫子。你这个孽畜,敢称什么南山大王,数百年之放荡!不要走!吃你外公老爷一棒!

悟空一路走来,小心思还是有,但已无原来的傲慢自大心。这一路的历练知道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魔中自有魔中王,妖中自有妖中强。任何的自大都是因为没有见过世面,南山大王也是如此,在山里自己练习点“喷云吐雾”的雕虫小技,就觉得自己不得了,号称南山大王,这非常像当年不知天高地厚的“齐天大圣”。

村长觉得此处作者是在暗讽以终南山而为隐士自居的人,有道是“自古终南山三千隐士”。历史上以为南山什么什么自居的人还真不在少数,是谁大家可以去百度,村长在此不点名了。现如今更是附庸风雅者多,终南山已经成了一个“隐士”的代名词,瘾居成风,但盲修瞎练的多,或根本不知道怎么修的更多。修道人多如牛毛,得道人稀如牛角,原因是没有在自己“心性”上作功夫!真明白了,无所谓隐与非隐,人间山野无不是道场。

村长虽然在山里,却非“隐士”。最初来山里的目的就是为了能集中时间写“啃西游”,谁知来了就大病两年,从去年身体才算恢复正常。我对住在城里或者山里都不挑剔,在闹市一样可以修行,在北京的时候,我就挑声音最噪杂的“朝阳大悦城”练习反闻自性,一样心如止水。噪杂与安静都是声尘,心体又不随动静二相而生灭,功夫长了,行住坐卧无不是修行。又,居无定所,哪里能“有所作为”就去哪里,只因为现在还住在山里,是因为时机未到,等时机到了,我可能想呆都呆不住。

分瓣梅花计

算上小白龙,唐僧师徒正好是五位,象征着“五行”。“西游”里出现的“五”的元素很多,比如五行山、师徒五人、五蕴楞严、五方揭帝、五彩霞衣等等。

梅花大家都知道是五瓣,五瓣象征着唐僧师徒五人。“分瓣梅花计”的意思是利用他们五人之间的内部矛盾来分散他们的力量,从而达到目的。本章的标题是“心猿妒木母”,悟空即“心猿”,五行属于火;八戒即“木母”,木为五行之首,故称“木母”。悟空是代表出世间法的~诸法无我,八戒是代表世间法的“诸行无常”。按理说悟空的能耐远比八戒高,他怎么会嫉妒八戒呢?八戒有什么本事能让悟空好嫉妒的呢?原著说:

那行者一生豪杰,再不晓得暗算计人。他道:“我且回去,照顾猪八戒照顾,教他来先与这妖精见一仗。若是八戒有本事,打倒这妖,算他一功;若无手段,被这妖拿去,等我再去救他,才好出名。”

悟空一路降妖除魔,却屡遭唐僧的驱赶和谩骂;而八戒好吃懒惰而且整天要撂担子散伙,唐僧却总是护着他。唐僧听信是非,宁可相信猪八戒也不相信孙悟空。西天取经路上悟空屡次提醒唐僧,说那些妖怪变法的吃人,都是俺老孙当妖猴时候玩剩下的把戏。虽然悟空有火眼金睛,唐僧依然不相信他。如果说悟空嫉妒八戒,当然不是嫉妒八戒的本事,而是嫉妒唐僧对八戒的袒护。

唐僧的四个徒弟原著也称“四众”,另一层含义代表佛陀的“四众弟子”。与其说是僧团内部的矛盾,不如说是佛门四众弟子之间的矛盾。因佛门内部子弟之间的相互嫉妒和矛盾,直接导致了外道的乘虚而入,因此叫“魔主计吞禅”。什么计?分瓣梅花计,真心要提防窝里反。不过话说回来,如果本身四众弟子和合,一致对外,也不会遭受此计磋磨。

佛陀四众弟子

1比丘:受了三坛大戒(沙弥戒、具足戒、菩萨戒)的男众出家僧人,也称大僧。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男众出家僧人都能称之为“比丘”,没受三坛大戒的但受了十戒的称之“沙弥”。

2比丘尼:俗指受了三坛大戒(沙弥戒、具足戒、菩萨戒)的女众出家僧人,也称二僧。没受戒的和比丘相差无几,称之为“沙弥尼”。

3优婆塞:在家信佛、行佛道并受了三皈依的男子叫作优婆塞,曾译作邬波索迦、乌婆塞、伊蒲塞等。意译清信士、近事男、近善男、善宿男等。受了三皈依及五戒并戒行圆满的人,称为满分优婆塞。严格地讲,优婆塞应该以《优婆塞戒经》为行动准则。也就是我们现在,在家学佛且皈依的男众居士。居士现在可受的是五戒、和菩萨戒。

4优婆夷:在家信佛的女子叫优婆夷,又译优婆私柯。意译近善女、善宿女、清信女等,凡受了三归五戒的女子,都叫做优婆夷,但我国现在都称她们为女居士。

末法时代的四众弟子,三毒炽盛,心怀嫉妒,为了名闻利养,相互诋毁,相互嫉妒。目前,在佛教界有这样情形,出家众认为佛教应以出家人为主,出家人最重要;可是,在家的居士却主张,时至这个时代,在家的信众应该比出家人更重要,譬如出外,或办事等,均以在家居士的身分较为方便。

事实上,出家众和在家众应该同样重要,互相提携,相辅相成,不应该彼此轻视,互相排挤。佛门里的出家、在家二众,如果互相不能协调,出家人看轻在家人,在家人鄙视出家人,则结果受害的是谁?是整个佛门啊!这不和唐僧师徒内部矛盾一样吗?窝里反。最终受害的是谁?是禅主~唐僧。禅主代表着佛门,外道虎视眈眈的想吃“唐僧肉”,窝里反正中外道下怀,他们巴不得你内部起乱子,这样好乘虚而入啊。

当今社会,信奉佛教,学习佛法的人越来越多,出家师父身份因为是三宝之一,受到了广大在家学佛人的礼拜、尊重和供养,有的出家师父始终能够做到谦卑和蔼,尊重一切、无私无我的对待一切众生,十分令人敬佩,堪做僧之楷模。但有的出家人则高高在上一副唯我独尊的样子,傲慢不可一世,摆出一副万般皆下品,唯有出家高的姿态。

唐僧师徒五人就像人的五根手指头,每一根手指头长短不一,你说哪个指头最重要?就像是人的五脏~心肝脾肺肾,你说哪个最重要?缺一不可,根本没有谁最重要之言。

四众弟子也是一样,不可贵此轻彼。唐僧是代表出家的比丘,而弟子则是代表受戒的居士。没有唐僧取不来真经,唐僧没有弟子的保护也到不了西天。是唐僧度了弟子们,还是弟子们成就了唐僧?是菩萨度众生还是众生成就了菩萨?这真的很不好说。

如果觉得在世间红尘中的修行是下品,那可以好好地看一下《楞严经》里佛陀是如何说的。

《楞严经》云:“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或作沙门,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淫女寡妇奸偷屠贩。与其同事称叹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

这是佛陀早就预见了末法时期,诸佛菩萨示现娑婆世界度众生,或者现沙门的身份形象,沙门就是出家众。或现白衣居士的身份形象,白衣居士指在家人。或示现为国王,元首,大大小小的官员。童男,童女。乃至于淫女,寡妇,奸,偷,屠夫,小贩等这些卑贱的职业。以这种种示现的身份,与周围的这类众生共同生活,工作,度诸轮转指代佛传法。这些菩萨见机便引导他们身边的人进入彻底解脱生死轮回的无上菩提之路。

这些佛菩萨所现的相,千万不要瞧不起那些不起眼的人!如果你以相取人,随意辱骂,有可能就会辱骂了示现而来的佛菩萨,到时候可别怪因果不饶你。

佛陀成道之后,前七天就是去天上讲的《华严经》,不是在咱们这个世界讲的,而是在天界讲的。他去天界干什么去了呢?给那些大菩萨讲法去了。讲法的目的是什么呢?一是给这些大菩萨讲诸佛的不可思议境界,二是希望他们来人间行菩萨道。也就是说,佛陀开了一个动员大会,动员大会的目的就是让大菩萨们来人间行菩萨道,与众生为伍,不厌生死来度化他们。但是佛陀又怕他们不懂得如何是行菩萨道,后以“善财童子”为榜样,“入法界品”里面讲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参访五十三位在世间行菩萨道的善知识。善财童子参访的这些善知识做什么的都有,有比丘、外道、商贩、还有妓女和暴君。“西游”灭法国① 的国王是个暴君,要杀一万无名的和尚,但悟空却说他是真天子,城中充满祥瑞。看完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之后,我们就理解了《楞严经》上面说的佛陀末法时期会让菩萨作种种形,来世间度化世人,隐鳞戢羽从不展露锋芒,终不说自己是哪佛哪菩萨。

如果说真正的大隐,这些隐匿在世间的菩萨们才是真正的“隐士”,而不是躲在山里不乐见人叫隐,所以才说大隐隐于世。

“隐雾山”有点因隐而误的意思,又自称“南山大王”,还想隐修,还放不下名利,聪明反被聪明误,折(she)在自己的山头之中。修行直心是道场,“连环洞”则喻意是心窟窿眼多,心不直。唐僧师徒之所以也折在隐雾山里,就是因为悟空耍小聪明嫉妒八戒,内部生“幺蛾子”,才让妖怪的“分瓣梅花计”得逞。这喻意外道会利用佛门四众弟子之间的矛盾来摧垮佛门。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内魔不生外魔不侵

注:

①参照啃西游之灭法国

西游记系列往期回顾

上下滑动蓝字即可查看点击“阅读原文”也可查看
↓↓↓西游劝学荐
西游圣教序竹山书院论西游《西游记》原著证道诗词全集《西游记》佛仙人神名号全览圆光大虱啃西游之八戒撞天婚
圆光大虱啃西游之中央不动土
圆光大虱啃西游之女儿国迷情
圆光大虱啃西游之地名喻意解
圆光大虱啃西游之九齿钉耙
圆光大虱啃西游之三打白骨精
圆光大虱啃西游之三调芭蕉扇
圆光大虱啃西游之白龙马和鹰愁涧
圆光大虱啃西游之灭法国
圆光大虱啃西游之红孩儿
圆光大虱啃西游之奔波儿霸与九头虫
圆光大虱啃西游之稀柿衕红蟒精圆光大虱啃西游之托塔天王与哪吒
圆光大虱啃西游之人参果树
圆光大虱啃西游之诛杀六贼圆光大虱啃西游之真假悟空之谜圆光大虱啃西游之中医药方名解圆光大虱啃西游之车迟国遇虎鹿仙圆光大虱啃西游之见月忘指圆光大虱啃西游之盘丝洞蜘蛛精圆光大虱啃西游之紫阳真人与赛太岁圆光大虱啃西游之乌鸡国奇遇圆光大虱啃西游之乌巢禅师授心经圆光大虱啃西游之唐僧师徒略解

圆光大虱啃西游之比丘国中无比丘

圆光大虱啃西游之金蝉子~唐僧

作 者 |圆 光

中式禅歌代表人物之一

西游佛道文化研究学者

现皖南山居,与草木为伴,同山水相依

喜中医,爱摄影,研释文,究儒道

扫码关注村长另一个公众号村长侃中医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