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蒙古大军不绕过钓鱼城(蒙古大军攻打钓鱼城)

网友提问:

钓鱼城是怎样成功抵挡了蒙古大军?

优质回答: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是因为钓鱼城的特殊地形决定的。

今天大家去钓鱼城遗迹看一看,就知道为什么能防御这么久。

在1239年彭大雅任四川制置副使,他认为蒙古人迟早会攻打四川,直逼重庆。

现在看来一旦蒙古铁骑杀入成都平原,成都肯定是守不住的,这里地形太平坦。

相反,重庆这里是山区,又背靠大江,宋军掌握着制江权,还是完全坚守的。

于是,彭大雅命令选择了今天钓鱼城的位置,修筑了防御要塞。

随后,著名的四川制置使兼知重庆府余玠主持大局,当时播州人冉琎、冉璞兄弟一再指出钓鱼城的重要战略意义。

余玠认为非常有道理,在1243年下令全力修筑钓鱼城,作为抵抗蒙古大军的重要要塞。

钓鱼城位于钓鱼山,大概是今天合川城区以东嘉陵江与渠江合流迂回而成的半岛。

钓鱼山临江又靠山,地理位置非常险要,易守难攻。

四川人花费巨大精力修建了钓鱼城。该城面积不大,共有2.5平方公里,然而异常坚固。钓鱼城分内、外城。其中外城修建在悬崖峭壁上面,城墙全部都是用坚固山石修建,坚不可摧。

钓鱼城三面是水,一面是陡峭山地,就算轻装步兵也难以攀爬。

同时,城内有大片田地和四季不绝的丰富水源,周围山麓也有许多可耕田地,可以长时间防守。

1258年,蒙古大汗蒙哥自己则领兵往四川。

1259年2月,蒙哥亲自率领4万军队到钓鱼城下,守军只有约1万人。

蒙哥派降人前去招降,宋知合州王坚怒斥“安可降于胡狗?”,斩杀了使者。

蒙哥大怒,开始进攻钓鱼城。

钓鱼城主将王坚与副将张玨的顽强抗击下,蒙古大军久攻不克。

当时蒙古人缺乏攻坚城的经验和武器。他们一般是以强弓硬弩压制守军,随后采用云梯攀登或者重锤撞门方式攻城。

然而,钓鱼城地形险要,守军又居高临下,蒙古人的强弓硬弩反而被守军压制。

强行攻城的步兵,还会遭到包括火器在内的各种守城武器攻击,伤亡惨重。

当时钓鱼城内还有一些大型投石车,专门将大石头,投入蒙古大军后方一二公里,杀伤敌人有生力量。

在一系列强攻中,蒙古大将汪德臣被弓箭射死。而在安全距离观战的蒙哥,突然被一块投石车发射的巨石击中,受重伤,最终死了。

蒙古人的其他攻城设备,因为崎岖的山地根本无法使用。人海战术强行冲击,只是送死。

采用长期围困战,钓鱼城又有大量粮食和水源,可以长久坚持。

猛攻了半年,钓鱼城还是巍然不动。此时,重庆的夏季到了,这里阴雨连绵,潮湿异常。

习惯了干燥大漠气候的蒙古人,对此极为不适应,大量官兵病倒,死伤狼藉。

实在无法坚持,蒙古人只能带着皇帝的尸体撤退。

由此,钓鱼城坚守了36年之久,这才被攻破。

其他网友回答

在古代战争史上作为进攻方来说,如果一座城池非常坚固一直攻不下(因为守军作战勇猛等原因),并且确实靠攻打实在是攻不下了,那么有以下两个选择:一是可以选择绕过这座城市去攻打别的地方(当然也有些危险),使这座城池失去其战略作用。但问题是当时的蒙古要拿下四川,钓鱼城绕不过去,所以必须要打;二是长期围困这座城池,使其断了补给(包括粮食、军械物资),并截断其一切外援,等到城中补给耗尽(粮草和军械都耗尽了),那么城池也就自然拿下了。问题是钓鱼城可以自给自足,就算围困个十年八年也仍不会断补给。所以具备了这两点的钓鱼城才抵挡住了蒙古军的进攻(两者缺一不可)。

钓鱼城是攻下四川的必经之地,没法绕过去

▲钓鱼城的位置决定了要拿下四川,钓鱼城绕不过去

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出,钓鱼城位于嘉陵江和涪江交汇之处,是一个三角洲地带,也是拱卫重庆的屏障。

自从成都被蒙古人拿下后,南宋在四川的治所搬到了重庆,也只有拿下重庆才标志着蒙古拿下了四川,所以要拿下四川,重庆绕不过。而要进攻重庆,就必须要先拿下钓鱼城,钓鱼城恰到好处地位于两江交汇点的三角洲地带,也是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

我也只能说,当时负责建造钓鱼城的四川制置副使彭大雅确实选了个好地方,地方选的太好,没办法。

纵观古代史所有的攻坚战,城池被攻下的可能性在钓鱼城都被排除了

其实我们如果把古今中外古代战争中所有的攻坚战都看一遍的话,我们会发现,在必须要攻下一座城池的情况下(绕不过去,必须要打),一座城池所必备的条件首先在于城防坚固,士兵作战异常勇敢,这是必备的前提条件,也是难打的城池都具备的条件。

▲钓鱼城城防体系

首先是钓鱼城的城防体系非常完善,其城墙充分利用了其险峻的走势而建,其体系又如船只的隔仓设计,一处城防被攻破,不会导致整个城防体系的瓦解,可以撤守内围继续作战。

其次是险峻的地势,很多地方斜度达到了70度,根本无法攀墙而上,且多处高地落差极大,有300多米,架云梯攻城之类的根本就用不上。

▲护国门地势

如护国门,在古代的时候也不是如今我们看到的这样有一条大道通上山,在南宋时期实际上是一条栈道,蒙古军如果要攻打钓鱼城,那么守军就会先烧毁栈道,也就是说,护国门在当时蒙古军攻打的时候根本是没有道路的。那么绕的过去么?大家看看这地势,觉得绕的过去么?攻打呢?难度可想而知,要攻打护国门,就要一边打一边铺设栈道,狭窄的道路也上不了多少人,所以护国门蒙古军就一直没攻下。其实这里还有条密道,只有宋军知道,蒙古人一直都不知道,宋军可以通过这条密道从钓鱼城绕到护国门道路的后面对攻打护国门的蒙古军发动两面夹击。

▲当时蒙古军攻打钓鱼城十分地吃力

由于整个钓鱼城到处都落差极大,而且往往道路狭窄,蒙古军攻城的难度可想而知。

▲钓鱼城航拍图

所以如果蒙古军要真的想拿下钓鱼城,只能用人命去堆,可蒙古军有多少人命去堆上去呢?

钓鱼城36年不落的根本原因,有完善的生产体系,保障其补给

在历代攻城战中,实在攻不下的情况下,进攻方可以选择围困,当时的蒙古军就是这样做的。由于钓鱼城地势太过于险要,蒙古军数次攻城不下,便选择了围困,然而这种围困起到的是然并卵的效果,因为钓鱼城本身就能自给自足。

钓鱼城内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有两个较大的水域,其实是山顶上的两个巨大的湖泊,有了这两个湖泊,守军的饮水自然没问题,湖中还养鱼,自然就为守军提供了一定数量的粮食。而且城中有大量的耕地,这些耕地也保障了守军的粮食补给。

其实无论一座城池存粮有多少,迟早会消耗完,但是这座城池自身有粮食补给能力,守军自然就能长期坚持。

在蒙哥攻打钓鱼城长期围困的时候,守军从城头向蒙古军扔下了鱼,这等于是在跟蒙古军说,你看我们天天有鱼吃,围困是不起作用的,也不知道哪个时候蒙古军的心理阴影会有多大。

城中还有军械所,在武器消耗的情况下能够为守军补充军械。

我认为钓鱼城能坚守36年,与其自身的补给能力是密不可分的。

在许多攻坚战中,如唐朝张巡守睢阳的时候,虽然他守城战术非常精湛,抵挡了叛军无数的进攻,但是由于睢阳城内断粮,最终城池还是被叛军攻破;又如太平天国时期湘军的攻城战术就非常简单粗暴,直接在太平军城池外挖起了纵横交错的战壕,也不进攻就是长期围困,等到太平军粮草耗尽,自然就攻下了城池;罗马时期凯撒在进攻对方坚固城池的时候,也是采取了挖战壕长期围困的办法,对方城内粮食耗尽之后,要么出来与凯撒决战,要么就只能坐以待毙了。

▲睢阳最终被攻下,是因为没粮草了

所以一座城池在对方攻打无果的情况下,最终被攻下的原因其实都是因为补给耗尽,守军没粮食了,饿死的差不多了,城池又那能不被攻下呢?

钓鱼城的士兵确实非常勇猛,将领指挥得当,但是古今中外来说攻坚战中士兵作战勇敢

且将领指挥得当的情况非常多,但最终都被攻下并不完全是因为士兵和将领的表现,而是其补给问题得到了根本性的解决——即便没有支援也能坚守下去。

其实我认为,蒙古人始终都没有攻下钓鱼城,钓鱼城也是在最后南宋灭亡之后才最终选择投降的,所以钓鱼城创造了一个记录,名副其实的不破之城(没有被攻陷的记录)

原因就在于我总结的三点:一是绕不过去;二是城防体系完善且坚固:三是有自给自足的能力,解决了补给问题。

其他网友回答

一,蒙古军队残暴不仁,破城屠城是他们的常态。所以城内民众的抵抗意志强烈。

二,钓鱼城依山而建的城墙坚固,城内还有田地,依山而建的地理环境适合长期固守,并能从水路得到补给。

三、蒙古可汗蒙哥战死钓鱼城,导致蒙古灭宋战争土崩瓦解,使得宋得以延续二十多年。

最后,钓鱼城的守官和将士们能坚定信念不投降,上下一致,才得以坚持抗蒙多年。

其他网友回答

公元1259年 ,蒙古号称几十万人马,围攻潼川府路钓鱼城,始终无法攻克,抗蒙36年之久的南宋合州钓鱼城,是以防御为核心的城池选址经典之作。以下是本人整理的钓鱼城抗蒙36年之久的原因:

  钓鱼城之战的经过

  宋理宗嘉熙四年,四川制置副使彭大雅为抗击蒙古军,派甘闰于合州(今重庆合川)东十里钓鱼山上筑寨。淳祐三年),四川制置使余玠命冉琎﹑冉璞主持修筑钓鱼城,迁合州治所于此,驻以重兵,以控扼嘉陵江要冲。宝祐二年王坚任合州守将,大规模修城设防,陕南﹑川北人民纷纷迁来,钓鱼城成为数十万民的军事重镇。六年,蒙哥大汗率主力入四川,攻占许多地方,钓鱼城却巍然屹立,成为阻击蒙古军的坚强堡垒。

  开庆元年二月,蒙哥进驻石子山,亲自督阵攻城。从二月到五月,先后猛攻一字城和镇西﹑东新﹑奇胜﹑护国等城门以及外城,均被击退。六月,宋四川制置副使兼知重庆府吕文德率战舰千艘往援,为史天泽击败,退回重庆。蒙古军加紧攻城,仍不能破,其先锋大将汪德臣被击伤死去。接着,蒙哥亦被击伤,七月二十一日死于军中,蒙古军被迫撤围。蒙哥死后,蒙古贵族在汗位继承上发生火拼,在湖北前线的忽必烈匆忙北撤,争夺汗位。钓鱼城抗蒙的胜利,扭转了局势。此后,马千代王坚为合州主将,景定四年(1263)张珏又代马千。张珏守合州,屡败元军。德佑元年王立又代张珏为合州安抚使,祥兴二年正月,王立降元,坚守三十余年的钓鱼城终于失陷。

  钓鱼城护国门

  钓鱼城城址的一个特点是地势险。它位于嘉陵江、渠江、涪江交汇的钓鱼山顶,三面环水,城与山相结合,城墙沿陡峭的悬崖修建,城墙外坡度基本大于70°,难以攀爬。

  另一个特点是位置重要,钓鱼城上可控制三江、下可屏蔽重庆。城内低地多为良田,有92口水井,可以长期自己自足。

  钓鱼城精当的选址帮助宋军多次顶住了蒙古军队的进攻,创造了辉煌战绩。

  1259年初,蒙古大汗蒙哥亲率大军进攻钓鱼城,从2月一直打到7月,钓鱼城岿然不动。7月21日,蒙哥在一处台楼下指挥瞭望,被南宋守将王坚发现,立即以抛石机轰击台楼,蒙哥被飞石打成重伤,几天后死去。

  此后,南宋守军继续依托城池顽强抵抗多年,直至1278年,蒙军攻占重庆后才投降。

钓鱼城虽小,却重于千钧,它保护了南宋一代人的安宁,虽然最终失守,但是,没有人能否认它的伟岸与守城将士们的伟大。

你还知道哪些经典的守城战役?欢迎留言探讨。

其他网友回答

彭大雅任四川制置副使期间(1239—1240年),命甘闰初筑钓鱼城。1243年,余玠采纳播州(今遵义)贤士冉琎、冉璞兄弟建议,遣冉氏兄弟复筑钓鱼城,移合州治及兴元都统司于其上。1254年,合州守将王坚进一步完善城筑。

钓鱼城分内、外城,外城筑在悬崖峭壁之上,城墙系条石垒成。城内有大片田地和四季不绝的丰富水源,周围山麓也有许多可耕田地。钓鱼城有八座城门,分别是护国门、青华门、正西门、东新门、出奇门、奇胜门、小东门,城中有一口泉水,叫始关泉。史书记载:

“春夏秋冬,足备不干,城中之民,春则出屯田野,以耕以耘;秋则收粮运薪,以战以守。厥后秦、鞏、利、沔之民,皆避兵至此,人物愈繁,兵精食足。”

这一切使钓鱼城具备了长期坚守的必要地理条件以及依恃天险、易守难攻的特点。

1258年3月,蒙哥顺利地占领了成都,。年底,挟战胜之威的蒙古军队,浩浩荡荡开向重庆。但他们没有料到,钓鱼城要塞的守军并没有如之前的各座城池那样,或投降或溃散,反而在山头升旗放炮,将前去劝降的汉人晋国宝斩首示众。蒙哥汗听到自己的使者被斩,大怒,决心强攻钓鱼城,扫除进军的障碍。

1259年2月2日,蒙哥汗率诸军从鸡爪滩渡过渠汇,进至石子山扎营。蒙哥先派遣千户李忽兰吉等人率战舰二百余艘攻掠钓鱼山下,夺得江边停泊的宋军粮船四百艘,蒙将张立攻陷钓鱼城外堡,夺得战船百余艘。三日一早,蒙哥亲督诸军战于钓鱼城下,南宋守军在王坚指挥下,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七日,蒙军猛攻钓鱼城东面东新门与护国门之间的一字城。一字城墙又叫横城墙,其作用在于阻碍城外敌军运动,同时城内守军又可通过外城墙运动至一字城墙拒敌,与外城墙形成夹角交叉攻击点。

钓鱼城的城南、城北各筑有一道一字城墙。九日,蒙军猛攻镇西门,不克。这日,蒙古东道军史天泽率部也到达钓鱼城参战。此时蒙哥对围城诸军重新作了部署:史天泽一军在城南夹江而阵,专门封锁嘉陵江江面。李忽兰吉负责在江上造浮桥,以便调动江面部队:汪德臣一军部署于城西南角,负责夺取城外山寨:郑温率四千兵马在钓鱼山周围专事巡逻等等。

三月,完成部署的蒙军开始攻钓鱼城东新门、奇胜门及镇西门小堡,被守军击退。然而就四月三日起开始降雨,大雷雨持续了二十天,蒙军暂停进攻,而将钓鱼城团团围住,欲迫使守城将士屈服。

雨停后,蒙哥于四月二十二日亲自督促精锐强攻钓鱼城护国门,但还是失败而归。由于屡攻不克,蒙军于四月二十四日夜袭钓鱼城护国门,一度登上外城,与守城宋军展开激战。

《元史·宪宗纪》称“杀宋兵甚众”,但蒙军的攻势终被宋军打退。进入五月,蒙军还是屡攻钓鱼城不克。在连续几个月进攻受挫后,蒙哥也与这座小小的钓鱼城拧上了劲。尽管部将们都劝他,从战略角度,只要留出少数军队围住钓鱼城,大军可以绕过这块难啃的骨头,继续向东攻击。但蒙哥就是不听,非要将这座堡垒攻陷。

然而,面对钓鱼坚城,素以机动灵活,凶猛骠悍著称的蒙古骑兵却不能施其能。自从蒙哥入蜀以来,沿途所经过各山城寨堡,大都因南宋守将出降而轻易得手,并未碰上一场真正的硬仗。

虽然蒙军的攻城武器精良,但是由于钓鱼城地势严峻,导致蒙军“炮矢不可及也,梯冲不可接也”,而使精备的攻城之具无从发挥作用,值得派遣敢死队循着狭窄的山路冒险强攻坚固的城磊,故其结局不是因为士卒伤亡惨重而“苦战不前”,就是由于后军不及而败退。

因此,久困坚城之下的蒙军士气日趋低落,而城中南宋军民则斗志高昂,王坚还在还在百日坚守之余,多次乘隙夜袭蒙军,使得蒙军也不安枕,人人自危。钓鱼城屡攻不下,使得蒙哥汗大感无颜。大将汪德臣为了给主上分忧,在攻打的同时使出诱降之计,多次派出使者到城下招降,被王坚拒绝。

一直到六月五日,眼见对方软硬不出汪德臣发横道:“今车驾所至,诸臣风靡而归,独此旅据战。捐躯图报天恩,正其时也。”于是汪德臣趁夜雨初晴之际率兵攻上外城马军寨,与守卫的宋军大战,王坚闻报率领敢死队从飞檐洞暗道攀岩而下,内外夹击汪德臣。而天将亮时,又下起雨来,蒙军攻城云梯又被折断,汪德臣被迫撤退。

虽然增援钓鱼城的宋军为蒙军所阻,但被围攻达数月之久的钓鱼城依然物资充裕,守军斗志昂扬。蒙军攻城5个月而不能下,此时汪德臣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竟然单枪匹马遂至钓鱼城下,欲招降城中守军,大喊:“王坚,你给我听着,我要你们军民都活着,吕文德援兵已经退回重庆,我来给你们一条生路,赶快投降。”话音未落,一颗炮弹擦着汪德臣的脸飞过,汪德臣被吓个半死,正好天大雨,登城的云梯又折断,只好停止了攻势,汪德臣因而患疾,不久死于缙云山寺庙中。蒙哥闻知死讯,扼腕叹息,如失左右手。

汪德臣之死,给蒙哥汗精神上以很大打击,钓鱼城久攻不下,使蒙哥汗不胜其忿。一日,南宋守军将重15公斤的鲜鱼两尾及蒸面饼百余张抛给城外蒙军,并投书蒙军,称即使再守10年,蒙军也无法攻下钓鱼城。相形之下,城外蒙军的境况就很糟了。蒙军久屯于坚城之下,又值酷暑季节,蒙古人本来畏暑恶湿,加以水土不服,导致军中暑热、疟疠、霍乱等疾病流行,情况相当严重。

蒙哥率领大军,围攻这座小小的钓鱼城已经5个月了,除了留下累累的尸体外,丝毫没有进展。在渠江鸡爪滩边石子山上的蒙古包里,他看着冬天成为春天、春天又成为夏天,但他却始终没有成为这座城堡的主人。大宋的旗帜依然飘扬在钓鱼山巅,尽管已经被战火弄得有些残破。

50岁的蒙哥大汗绝对没想到,一向柔弱得如同草原上牛羊一般、甚至比牛羊更为温顺的汉人,会突然爆发出如此坚强的战斗力。蒙哥决定亲自攻城,于是加紧催促修建望楼,望楼建成后,蒙哥亲自前来视察。他对这座城堡及其驻守者产生了强烈的好奇。

于是,他命令士兵们,在钓鱼城东门对面的脑顶坪上,搭起一座望楼,设置了类似今日电梯般的车厢,以缆绳升。而他不知道的是,从望楼开始建设的那一天起,宋军也在钓鱼城东门上设置了专门的大炮,将炮口瞄准了这座望楼。

此时,看到翎顶辉煌、铠甲鲜亮的大批高级蒙军军官出现,守将王坚一声令下,弹石如雨,将望楼彻底打碎,蒙哥大汗被一颗飞石击中。6天后(1259年8月17日),蒙哥伤重而亡,留下遗嘱: “不讳之后,若克此城,当尽屠之。”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