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鲁西诗人”征稿作品展播】山东莘县∣曾棠:诗歌,曾经的向往或今后努力的方向

以诗歌慰藉心灵点击鲁西诗人,请
诗歌,曾经的向往或今后努力的方向
—我与聊城诗协及《鲁西诗人》的渊源
曾棠
25年前,痴迷上了文字的我,却根本不了解什么是诗。读杂志时,也总是将诗歌栏目一翻而过,跳跃过去。记得是1995年的夏天,在聊城参加的一个文学笔会上,结识了市文联的张军老师、臧丽敏老师,还有时任地委政策研究室的汪文庆老师,他们都是写诗的,并且那时他们在诗歌界都有了一定的声望。听了几个老师的讲课,我突然对诗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笔会结束后,几个人头脑一热,竟然办起了一个文学社,还出版了社刊《鲁西人》诗报,自己便不知天高地厚的写起“诗”来。那一年,在张军老师、丽敏老师的推荐下,我加入了聊城地区诗人协会,成了一个不会写诗的诗协会员。加入协会后,我竟然有了一种找到“家”的感觉。张军老师鼓励我说:要丰富自己的想象力,展开想象的翅膀,才能飞进文学的殿堂。这句听起来诗意浓郁的话,现在回味起来,真的是那么地精准,那么地接地气。那时候,人生单纯,思想浅显,从不考虑其他,不像现在做一件事总是前后左右考虑个遍。那时候下了班就把自己关在宿舍里,自以为是地写,写,写……竟然写出了一首又一首分行的文字。那一年,京九铁路通车,我以此为着笔点,天南海北,天上地下,把思绪放飞成一匹脱缰的野马,写了一首标题为《大动脉》的“诗”,寄给了张军老师,竟然发表在1995年出版的总第三期《鲁西诗人》杂志上。至今记得收到样刊时的那种激动,真的是没有任何文字能表达出当时的心情。这可是第一次在地市级杂志发表的第一首诗歌啊。(权且称为诗吧。现在再读,真是汗颜)加入了诗人协会,成了协会的一员,就总想着去“家”里看看。第一次去协会,还是在育新北街,路东,一幢很拥挤的筒子楼里。记得二、三层是文联和作协办公的地儿。老师们的热情,给人的感觉真的就像到了家一样。那几年,在《鲁西诗人》杂志发表的一些粗糙的作品,都是经过了编辑老师们的手,从这里变成铅字的。从当时的育新北街到后来的利民路十三号,再到现在的昌润路这边,每次去协会,张军老师都会送一些书刊杂志,尤其是在知道我偏爱小说后,张军老师特意送了一套卡尔维诺的作品,叮嘱说:对外国的文学作品要读懂读透,不一定非要模仿他们的生活,但要了解他们的写作手法。应该说,每一次去协会,我都能学到不少的东西。那段时间,几乎每年都参加几次协会组织的采风活动,一些习作也在协会的老师们的帮助下,得过一些小奖,并且入选过好几个版本的图书,得以出版。尤其是《鲁西诗人》,每每拿到新出版的杂志后,总是第一个浏览目录,查看有没有自己的名字。如果有,心中真是好一阵子激动,甚至都会幻想起自己的诗集出版的情景。在目录中看到自己的名字后,就会迅速翻到正文,很贪婪地读一遍自己变成铅字的习作,感觉一下有没有改动。其实,那些年的每一首习作被刊发出来,都留下了编辑老师们润色后的余香。应该说,是诗人协会这个“家”给了我坚持写下去的信心;是《鲁西诗人》这个平台,使我那些不成熟的文字变成了铅字,给了我永远不敢懈怠的动力。当然,每一次没有在目录中找到自己的名字时,心中总会多多少少升出一些失望。但失望之余,也只有自己暗暗地发誓:等下次!可谁知,这一等,真的就等了下去……前面说过,我对文学的喜好是偏爱小说,总觉得自己没有诗人的天分,写不出有灵性的诗来。二十几年走过来,实践证明了,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心中不免会有一丝的遗憾。一个人闲暇下来时,也常常怀想当初:早些年对诗歌的向往,还能否成为自己努力的方向呢?.不知不觉,聊城市诗人协会走过了25年的坎坷历程。这些年,是协会这个大家庭在包容着我对文字的初心,是《鲁西诗人》杂志在激励着我在文字的道路上坚持了下来。但我总觉得有愧于它,因为这些年来,我写诗并不多。值此协会成立25周年之际,用这篇文字来表达二十多年来自己对协会、对《鲁西诗人》杂志的点点滴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坚守的内心情怀。 2020,02,24
作者简介:
曾棠,原名吴增堂,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作品》评刊团成员。有部分小说、散文习作在《天池小小说》《小小说大世界》《辽河》《西南作家》《短篇小说》《东方散文》、《织锦台》《水城文艺》《聊城日报》《濮阳日报》《聊城晚报》等报刊杂志发表,现在一家企业做管理。鲁 西 诗 人:编辑部
主 编:弓车
副主编:姜勇
责任编辑:翠薇 微紫 王梅芳
微信平台主编:翠薇
执行主编:董学兰 张秀功
责任编辑:安素 毕恩付
特约评论:(以姓名笔画为序)、刘广涛、宋来莹、张厚刚、阿勇、赵月斌
投稿须知:
1.为展示诗人朋友风采,各位给《鲁西诗人》投稿的作者,如果您喜欢朗诵,擅长朗诵,那么,下次投稿时,除了原创首发的文稿,还可以附上MP3版文稿朗诵的音频(也可以请朋友朗诵)。《鲁西诗人》平台将择优录用。
2.《鲁西诗人》微信平台主办方为聊城市诗人协会,线下有纸媒会刊《鲁西诗人》支撑,是《鲁西诗人》的主要选稿基地。
3.本平台现代诗、古体诗、散文诗均可投稿,每次投3至5首;诗歌评论类每篇千字左右。
4.请作者在文后附个人简介(百字内)、微信号、联系电话和个人清晰照片,以附件加粘贴形式投稿。标题注明:作者姓名(或者笔名)+体裁+题目,正文小4号左对齐。
5.《鲁西诗人》原创平台投稿者请务必关注本公众号,以便联系。平台按投稿先后顺序择优用稿。文责自负。已被其他平台原创保护的作品切勿再投。
6.因业余时间编辑平台,时间、精力有限,请作者自行校对。三周内未被采用可自行处理。同一稿件两月内勿重投,不按要求和多次重投的不予采纳。
7.《鲁西诗人》投稿邮箱:luxishiren@163.com。《鲁西诗人》微信公众平台号:luxishiren。
8.鲁西诗人微信平台图片大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自行删除。
关于稿酬:
1.赏金60%左右支付作者稿酬,其余用于平台维护等(低于10元不发放)。
2.优秀作品刊发在纸媒《鲁西诗人》上。纸媒《鲁西诗人》90%以上稿件来自本平台。
3.每两周发放一次稿酬。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