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中有育,育中以渔

1
1
1
大家一定记得去年这张火爆了朋友圈的图片吧?那是幼儿园给家长的任务,从家给孩子带一条鱼,以便孩子在教学活动中观察。结果面对全班小朋友的小金鱼,这个小朋友带来的是一条大鲫鱼。然后网友们脑洞大开,各种P图,有红鲤鱼,有酸菜鱼,甚至还有P成三文鱼料理的,真是令人捧腹。
可是在好笑的背后,大家有没有体会到孩子的心情呢?
不知道是不是老师生气了,想教训一下家长?愣是一一对应的把家长带的各种各样的鱼都摆在孩子的面前,所以,孩子在活动中有观察盆中大鲫鱼的、也有不知所措的观察死鱼的,没有带鱼的孩子呢,静坐无助无事可做,若有所思的好像在揣测着教师的心思的……这就是班中孩子的状态。
后来给孩子带大鲫鱼的老爸有些不好意思,解释道:“这鱼是我钓的,家里人不爱吃,也吃不完,就拿来了!”所有人对家长所谓的解释更是哄堂大笑,是觉得老师让带鱼是炖着吃吗?把家里吃不完不爱吃的鱼带到幼儿园来?
1
2
1
作为教育者,我们看到这样的现象,应该有什么样的思考呢
这就是我们的体验式课程吗?
这就是让孩子在观察操作中学习吗?
这就是家园互动的学习方式吗?
这就是所谓的家园共育吗?
刷屏者自然是对孩子的憨态可掬感到可爱、也是对家长的脑洞大开感到可笑……但是教育者有没有静心屏气地思考:
教师邀请家长带鱼的价值是什么?
孩子观察鱼的收获是什么?
如果没有带鱼和观察鱼的环节,孩子们能不能绘画出活灵活现的鱼呢?
今天观察的鱼和绘画的鱼在外形特征上有关系吗?
请家长带教具材料是不是得到家长的了解和认同了呢?
在课程中教师真正识别出孩子的迷茫和疑惑了吗?
又识别出无鱼可看的孩子的孤立无助了吗?
观察死鱼的小朋友的心情如何呢?
教师在活动中的态度对孩子学习知识本身的价值认识又如何呢?
在孩子的发展的过程中,教师又给了孩子多少有效的支持呢?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个“鱼”育在什么地方?
育中的渔都有什么呢?
1
3
1
我一口气问了这么的问题,无非是想让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做的每件事情都要深思熟虑,成为思维的勤奋者。
有鱼的小朋友观察鱼,无鱼的小朋友做什么呢?教师有没有预设到孩子可能没带鱼或者带不同种类的鱼、不同颜色的鱼、不同大小的鱼、不同形状的鱼了吗?
我看到图片中没有带鱼的小朋友只是作为活动的旁观者,为什么会这样呢?是为了树立班中的纪律吗?肯定不是!教育应是了解孩子、理解孩子、解放孩子、变成孩子。
从另一个维度分析,
老师请家长带鱼观察,要观察什么?怎么观察?
带鱼的小朋友观察后,就能够很好的完成教育的目标要求了吗?
孩子带什么鱼就要观察什么鱼吗?
鱼与活动目标之间是什么关系?
为了观察而观察,是孩子发展的必须吗?
是否考虑到儿童的需要和获得,而不是预设环节中的步步实施,我们的教案是不是教师行动的方案?
1
4
1
其实,教育应该重点落在生活中对孩子的观察上,放在对环境材料和活动空间的关注上:生活中孩子有没有观察过鱼呢?都见过什么鱼?你见过的鱼都是什么颜色的?鱼长成什么样子呢?
请孩子回忆,也可以用图片或视频回顾孩子们散点的经验。
我们请家长带的任何的材料都要思考背后的价值,一是让教师学会一种思考方式,理解儿童的需要,二是让家长了解材料对孩子发展的价值,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不要轻视邀请家长带材料的内涵。
我们知道没有生活和适宜的材料支撑就难以产生孩子的真问题。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活背景,发挥生活材料和生活事件的作用,要时刻关注教育者本身的作用以及何时发挥作用。
对没有带鱼的孩子的态度,是否能够根据情况随机调整课程的内容、能否根据孩子的反应调整教育策略等等都能反映出教师的专业能力。
把儿童作为教育目的的落脚点;
把儿童的健康、快乐、完整、和谐、创造放在核心的地位;
把儿童的表现和反应作为教育内容和策略的依据;
把儿童的全面发展作为活动的追求;
把儿童的发展规律作为教育的根本指针。
真正的爱是什么呢?爱是被在乎、被珍爱、被温暖……的感觉。把孩子这张照片能够照下来的老师,有尊重吗?有真爱吗?有理解吗?这也是值得我们幼教人深思的事情。
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我们要做到育中有渔!
END
朱继文
北京市丰台一幼教育集团总园长
正高级教师
北京市特级教师
北京市劳动模范
朱继文工作室
与全国优秀园长共成长
鹤鸣生活谁乐继,琴心童画趣成文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