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马,上天遗落人间的一块净土 ——寻访仁寿源 晋耀文

巴马,上天遗落人间的一块净土
——寻访仁寿源文/晋耀文
写在前面的话:
巴马,在祖国的版图上,是个极不起眼的南方小城,总占地面积1900多平方公里,全县总人口30.5万左右。这里的一切,初看上去,与高速发展的大都市相比,确实少了些现代化的气息。但巴马却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世界长寿之乡!


十多年前,我就听说过,广西巴马是个著名的世界长寿之乡,那里青山秀水,景色旖旎,天地清丽,风水奇妙,便心向往之。
我总是在想,巴马这个神奇的地方,究竟有什么样的佳景妙境,让这里的老人普遍高寿?这里面一定有其独特、且又无法复制的神秘所在。幸运的是,三年前,受到清末高寿老人邓诚才第六代孙邓勇康的邀请,千里迢迢,终于来到了巴马,这一住就是三个春秋。在这一千多天里,我几乎走遍了巴马的山山水水,从县城到乡村、以至河湖山涧,风景名胜。所到之处,那些青绿蓬勃的树,缤纷灿烂的花,清波荡漾的水,飘浮山岭的云,为这里的每一个人,提供了足够的生命滋养。那种养眼、舒心、怡性的气韵,始终萦绕在你生活的空气中,流淌在你的身心里……
我国自古就有追崇长生不老的记载,上自帝王将相,下至侠士道人、芸芸众生。但是,所有的“灵丹妙药”,最后的结果,都是一场痴人的梦。古人云“山中难寻千年树,世上难得百岁人”,这在古老的年代里,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在缺医少药的蛮荒岁月,人的平均寿命,大都在四、五十左右,能活到六七十岁,就算是高寿的了。因此,也就有了“人生七十古来稀”的感慨。
那么,有没有长寿的呢?
传说尧舜时期的彭祖,就活到了880岁。彭祖,又称篯铿,他是第一任大彭国的国君,彭姓始祖,世称彭祖,并被尊为中国第一位烹饪大师、第一位气功大师。
彭祖真的活到880岁了吗?
上古时期的纪年方法,是每60天为一年,按现代纪年法计算的话,应该是140多岁,这在当代人看来,也是惊人的高寿了。资料显示,除了传说中的彭祖外,还有一些长寿者的零星记录,说他们活到了100多岁、200多岁,甚至活到了400多岁,但因为没有实物佐证,质疑太多,不足为信。从常识上讲,对于历史事实的认定,取决于文献记录和实物印证,才能得到后世认同。清朝,是封建帝制最后一个王朝,也是在时间上与我们最近的一个朝代。而在巴马,这里的长寿现象自古有之。文献里有记载,有实物可印证。
出于理性习惯,我的目光自然就转到了巴马的山水之间。
在巴马,长寿老人不仅有文字记录,有实物佐证,目前依然健在的长寿老人,还有视频,有照片。八九十以上的老人,上山采药,下地种菜,是很普遍的田园图景。百岁老人寻常见,是巴马最动容、最祥和的生命绽放!
据巴马官方最新披露的数据,在巴马30.5万总人口中,目前仍健在的100岁以上老人有92位,110岁以上老人有8位,最长寿老人今年115岁。尽管近年来百岁以上老人有所减少,按照国际医学会对长寿之乡每100000人中,必须达到7.5位百岁以上老人的认定标准,巴马已超过长寿之乡国际标准4倍以上,各项长寿指标均位列全球五大长寿之乡之首。可喜的是,80岁至89岁的老人超过4000人,90岁至99岁的老人666人。这组数据,即使放眼到世界范围内去看,百岁以上老人所占比例,以及后续梯队的增长势头,都是十分罕见的。
我们不禁要问,巴马人为什么能够长寿,有什么“秘诀”、或可借鉴的经验吗?

三十多年来,巴马长寿现象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国际自然医学会的专家团队,曾经对巴马进行了长达十几年的跟踪调研;中国科学院上海物理技术研究所、广西医科大学,以及国内数十家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聚集巴马。来自海内外的专家们,从地质、地貌、阳光、空气、水体、地磁、医学和养生学等,对巴马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检测和科学分析,用国际自然医学会会长森下敬一博士的话说“巴马,是上天遗落在人间的一块净土”。众多参与巴马长寿调研的专家们,则把巴马称为“天造地设的养生医院”。
巴马,竟然是这么一个令人向往的神秘地方,那就让我们掀开她那神秘的面纱,感受这里独有的魅力吧。
巴马的地貌
巴马,位于云贵高原过渡区斜坡带,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特点。在地壳运动的作用下,地表凹凸不平,丘陵连绵,地貌奇观令人震撼!天坑奇诡,暗河密布,天上地下多元素的自然因子,合成出最适宜生命运化的衡量元素。
巴马的阳光
天上只有一个太阳,阳光照到地球上每一个地方,应该都是一样的。但有一种4-14微米的远红外线,被誉为“生命之光”,它能不断地激活人体组织细胞,增强新陈代谢,改善微循环,提高免疫力。恰好在巴马的阳光谱系中,4-14微米远红外线的含量,高达80%以上。充足的阳光,不仅有益于人体健康,由于长期作用于巴马的粮食作物、家禽牲畜,孕育出了独特的长寿食品。在这些食品中,因有太阳能频率调和的电子——长寿因子,长期食用,必然会对人的身体和长寿,产生积极向好的影响。
巴马的地磁 高强度的地球磁场,能直接改善人体的血液循环,能够屏蔽掉阳光中的有害射线,以及不利于人体健康的其他宇宙射线的伤害。一般的城市或地区,地磁含量大多都处在0.2-0.3高斯的低位水平。巴马的地磁强度,却是与众不同,多数为0.4-0.5高斯,部分区域达到0.9高斯,是地球上罕见的最佳人居适用状态,能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协调血液循环和脑电磁波,提高人的睡眠质量。
巴马的空气 空气中的负离子,素有“环境警察”、“空气维生素”和“大气长寿素”的美誉。它能有效地消除人体内的自由基,使人体的体液,保持在弱碱性状态,降低疲劳素和血粘度,将人的情绪,调节到最佳状态。
一般来说,大多城市空气中的负氧离子,都是在每立方厘米1000—2000个左右。如果是在封闭的房间内,每立方厘米的负离子还不足100个,这对人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巴马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为2000—5000个,局部地域达到30000—120000个,是地球上罕见的负离子高含量地区。生活在这样一个地方,无论是出外活动,还是在家里休息,时时刻刻、分分秒秒,你都像是在上天馈赠的最佳环境里养生。
巴马的水 由于巴马喀斯特熔岩地形、地磁和阳光的作用,这里的水质呈现出五大特点:
一是小分子团的六环水;二是无毒无害无致癌物质;三是弱碱性离子水;四是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种类多,含量高,特别有助于生命发育和健康长寿。五是氧化还原电位低。
水是生命之源,是世界通用的生命与文化的符号。
经权威机构认定,巴马的水,远远优于风靡世界的法国依云水、南太平洋的斐济水和日本的富士山水。
巴马的气候 人的正常体温是37°,用CX黄金分割率(0.618)计算,人在自然气候中最舒适的温度是22.88℃。巧合的是,巴马的年平均气温是20.4℃,与人的最佳舒适温度高度接近,我们不得不说,这一定是上天对巴马的特别眷顾。巴马没有高山峻岭,只有丘陵青青,遍地繁花;巴马也没有大江大河,只有碧水清波,绿野烟霞。在巴马,天是蓝的,云是白的,水是清的;有鸟声流韵,春山蓬勃;有天赐的生命恩泽,是永久的长寿家园。

巴马,是大千世界里稀有的风水宝地。那么,她的人文世界,或许会更让你流连忘返……
徜徉在巴马的大街小巷、山间田垄之间,让我们有了全新的生命体验。在充满仁德的人文世界里,我们终于明白了长寿的秘诀所在。
我们不会忘记,巴马仁寿养生的关键性人物——邓诚才,一位活了126岁的老寿星,让我们来看看他老人家的仁寿养生之道。
邓诚才,巴马瑶族自治县那桃乡平林村敢烟屯人,生于1802年,1928年无疾而终。邓诚才的住地,位于县城东南10公里处。这里翠岭青峰,茂林修竹,禽鸟嬉戏,荷满池塘,一派天然运化气象。对于习惯了城市生活的人,自有一种令人欲往的别样景观。
邓诚才幼时曾入私塾就读,聪慧过人,小小年纪,却对孔子的“仁寿论”十分偏爱。习文中嘉言妙语,经常得到先生的赞许。因为品行优秀,深受先生厚爱。成年后,他秉承家训,孝敬长辈,慈爱家人,善待乡邻。他勤于农耕,生活简朴。农闲时节,便习武健身,读书问学。虽在深山,则安于贫居而不觉其苦,布衣粗食却倍感其乐。他心态平和,乐善好施,受到乡亲们的拥戴。
邓诚才从小就立有报国之志,直到花甲之年,才终于有了从军的机会,遂了平生所愿。老人家从军期间,在兵士中年龄最大,也是最勇敢的,他先后参加过中越边界的抗法战争、台湾保卫战等重要战役。为了国泰民安,平叛戡乱,凭借他一身的武艺,屡立战功,直到耄耋之年,才解甲归田,返回家乡。然而,他看到的村民和田园,仍然是原来的贫苦之状。但仁怀之心令他不忍,便毫不犹豫的把自己在从军时积攒的俸禄,倾囊而出,买来甘蔗种子,无偿赠送给附近村民种植,从而造福了一方百姓。
我们不难想象,在经济凋敝、民不聊生的清朝,实在是想象不出还有谁,能够在食不果腹的苍生中,有此大仁心、大胸怀的。
当然,在邓诚才的身上,还有许许多多的善事,被当地人四处传扬。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一直传到了县衙、州府、广西提督府,传到了朝廷。当时的光绪帝闻奏后,甚感惊喜!他根据邓诚才的仁德事迹,在孔子“仁者寿”的前面,加了一个“惟”字,并亲笔题写了“惟仁者寿”,制成牌匾,命广西提督府派员送到邓诚才的家里。“惟仁者寿”,虽是一字之差,却比原来的意境高了一个等级——只有心中充满仁爱慈善,心地宽厚的人,才能够健康长寿。
在邓诚才之前的千百年间,巴马确曾出现过不少百岁以上的老寿星,有些寿星的岁数,甚至还高于邓诚才。但高寿者在总人口数中所占比例较低,而在邓诚才生活的年代,以及他去世至今的近百年间,百岁以上的长寿老人,却是一代代多了起来。我想,这一定与邓诚才的“仁寿养生理念”,有着紧密的关系。
高寿的邓诚才,难道他真的有长寿“秘诀”吗?为了解开这个谜,我一次次地来到邓诚才的故居,在他当年生活的家园里,寻访他曾经的足迹,触摸他用过的老物件。在他的卧室和厅堂里,一点点的感知他对生命的思考。在他可能会走过的田间地头、山坡路旁,去领略他老人家的仁者风采,参悟他天人合一的境界。我也曾一次次地与邓诚才的后人畅谈,试图从口口相传的细节里,去捕捉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生活片段。在大量资料所能还原的图景中,我似乎看到了老人家仁寿养生的身影。他将仁心寓于平淡日常的琐碎之中,呈现于身体力行的只言片语里,以辛勤劳作的方式,助推生命的长度,成就了他126岁的高寿记录。
邓诚才的仁寿养生理念,确切地说,是从孔子的“仁者寿”中衍变而来,既有传承,又有创新,影响了一代代的巴马人,并逐渐形成了巴马的长寿文化。

孔圣人曾经在《论语?雍也篇》中说“仁者寿…”,在《礼记?中庸》里说“大德必得其寿……”东汉史学家、政论家、思想家荀悦,对孔子的“仁寿论”是这样解读的:
“仁者内不伤性,外不伤物,上不违天,下不违人,处正居中,形神以和”。
在我看来,清朝巴马人邓诚才的解读,既具体,又有普世意义。邓诚才的仁寿养生理念,究竟都说了些什么呢?应该说,但凡是人,都会有这么一个美好的愿望,健康和长寿。现代的人,大都注意到了养生,并且体现在了衣食住行、精神和心理等多个层面。但是,什么样的养生方式,才是最适合自己的?才更有益于我们的健康和长寿呢?
让我们且听听邓诚才是怎么说的:入世修心,仁德度人起居有常,饮食有节,劳作有度苦修仁学,广施仁道多行善事,俗务良为仁道处世,心方安泰仁德为先,勤乃健骨,食润气血,互为其用,可寿也世间多仁者,方有同和之社稷,同乐之万家仁德盈怀,天地入心,乐哉寿哉 这是邓诚才九十多岁时,以自己近百年的人生阅历和生活体验,结合巴马当地长寿老人的生活特点及“补粮添寿”等方面的民俗,总结出来的“仁寿养生理念”。仁寿养生特别强调人的精神、心理和情绪等因素,对健康长寿的主导作用。
经过科学家们长期研究的结果,确定人的健康长寿,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因素10%;2、医疗条件8%;3、自然环境7%;4、遗传因素15%;5、个人因素60%。
从上面的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人的精神、情绪、性格和心理因素,才是影响健康长寿的主要原因。一百多年前的邓诚才,提出的仁寿养生理念,与此不谋而合,印证了老人家参悟生命的深度。
客观的说,仁寿养生理念,并非专门的养生学,但又确与养生密不可分。它是指全面辩证地对待世间各种俗务,而外在的生活环境、饮食和劳作方式,只是一种辅助手段,两者相得益彰,不可或缺。汉朝董仲舒说“仁者以仁德行于世间,外无贪而内心静,心平和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而养其身”。试想,一个人在漫长的生命过程中,以仁德静心,善待万物,这种淡定从容、平静如水的心态,自然能够愉悦心情,促进气血和畅,经络通达,增强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
在邓诚才的仁寿养生理念里,既突出了内在的精神、心理层面的修养,又涵盖了外部条件的补充;有深层次的理论依据,亦有客观实用性,顺应自然,享受自然。仁德化我,节制物欲,从而达到天、地、人合而为一的仁寿养生境界。邓诚才一生崇尚仁德长寿之学,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验证了仁寿养生理念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为我们指明了一条极具巴马人文特点和自然特质的长寿之道。
今天,仁德益寿的养生理念,已化入巴马人的日常生活里。而这里独特的长寿资源,让巴马人世世代代永享其福。

在目前为数不多的世界级长寿之乡,诸如前苏联的高加索地区、巴基斯坦的罕萨、厄瓜多尔的比尔卡班巴赫,以及中国新疆的和田等地,百岁以上老人的比例,均呈逐年下降趋势,唯独只有巴马的百岁老人比率,却在持续稳定增长。这一客观事实,比任何理论与学术观点,都更令人信服。中国古语有云,“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而巴马恰恰天成地就,有形无意中聚集了长寿的诸多要素,继而成为世界瞩目的人瑞之都、长寿之乡。
我们不得不客观地说,时间已进入到了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巴马却还是一个经济后发达地区,城区和农村的面貌,也少了许多现代元素。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很繁华,也很喧嚣。但巴马却显得本色、淳朴和安静。或许,恰恰因为巴马之前的落后,才免遭了许多人为的破坏;因为之前的闭塞,才保留下了人与自然原本的性状和样貌;因为有了遥远年代的运化,才有了今日长寿之花的美丽。这个几乎被遗忘的南方小角落,那些绿丛叠起的石山,清秀水灵的风光,暗河奔涌的流水,诡谲多变的云烟,蕴藏了那么多丰厚而独特的长寿资源,使这里的人们,拥有了更高的生态价值和丰富的文明内涵,并以优质的自然环境与仁德情怀,形成了一个几近完美的长寿链条,与巴马人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当然,我们无法确切的知道,数千年以来,巴马百岁老人的具体数目。但从保留下来的匾额,就足以证明当年的盛况。巴马,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村民的生活方式,看上去与中国大部分农村并无二致。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吃着粗茶淡饭,喝着自酿的米酒,清心寡欲,与世无争,唯一影响我们判断力的,是在田间地头劳作的村民们的年龄。巴马人的祖祖辈辈,在医疗保健条件十分落后的情况下,依靠仁和心态、简朴生活和自然养生,在每个不同的年代,都不断地造就了一位又一位百岁老人,形成了独特的区域生命现象。
老子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是之为气。气在宇宙天地间回荡,在人体经络中贯通运行,因此衍生出“天人合一”的大道之说。人的任何生命运动,都要与天地、自然、社会和谐共生,才能益寿延年,这正切合了邓诚才于百多年前倡导的“仁寿养生理念”,实乃巴马百姓之幸!在我们这个蓝色的星球上,在中国的巴马,山水环抱,藏风聚气,天地宇宙,自然社会,形成了可遇不可求的生命气场,也造就了巴马不可复制的风水宝地。我们有理由相信,巴马的明天,必将会创造出更多的生命奇迹!
正可谓:
仁爱慈悲能怀远,天地入心益余年。舍得之间识人性,只为淡泊自成仙。

【作者简介】:晋耀文,网名Me.文,江苏徐州人,大专学历,曾做过多年管理工作,爱好书法及古诗词。

华文鉴赏者驿站致读者
本平台创建于2018年10月4日,旨在为广大爱好者提供学习交流、愉悦身心的驿站。
本公众号所发作品,必须原创,并进行原创保护,禁止任何剽窃、抄袭行为,一经查实,责任自负,将不再推送任何作品。
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关注、投稿、转发和分享。
投稿邮箱:2361175670@qq.com
503415349@qq.com

稿件也可直接投给任何一位编辑,要求均为原创首发,并附一张生活照和不超过200字的简介为盼。
赞赏费将在一周内向作者返还50%,其余50%用于平台维护。低于5元将不再发放。
文章配图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原创,涉及版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及时删除。
    华文鉴赏者驿站编辑组
精彩回顾:
1.秋意渐深满地霜 晋耀文
2.怀念毛泽东 晋耀文
3.颂祖国 晋耀文
4.缘分 晋耀文
5.古风秋韵 晋耀文
6.读秋 晋耀文
7.秋色深处 晋耀文
8.读书随记 晋耀文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