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华起义纪念馆(凭着一股“犟”劲,李宝才终于把渭华起义纪念馆收拾的有些模样了!)

渭华起义纪念馆

联系方式 微信:hongbu74??邮箱:3125136050@qq.com刘团长与李馆长作者 李宁立1996年1月16日,我调入华县县委老干部工作局。当时记得很清楚,全区共有三百七十四名离休干部,有老红军、老八路、老解放。正如大家所想,他们个个人生曲折、经历丰富,每个人都是有故事的人。但是,工作中与他们接触时,却很少听他们讲那些想象中的让人们神往的故事。在我的眼前,他们好像只是一个个普通人,没有华丽的装饰,没有炫耀,一个个默默无闻,跟其他老百姓一样的平常。后来与他们接触渐深,我才真正认识到他们个个都是人中英杰。艾芳山、贺文斌、郝汉诚、郭康祥、史文彬、赵安邦……这些老干部的形象在二十二年时间里经常在我脑海里浮现。这里,只讲两个老干部的平凡琐事。李馆长李馆长,名叫李宝才,离休干部,原渭华起义纪念馆馆长。华州认识李宝才的人都知道老人的特点,就是犟,或者说是固执。原高塘文物管理所所长李宝才 问墨供20世纪80年初,老人被任命为渭华起义纪念馆馆长。华州人都清楚地知道纪念馆当时的境况。房子年久失修,破烂不堪;院内杂草丛生,无处下脚。李馆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心想,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创造了幸福生活,我们也要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同时,我们还要利用这个基地教育后来人,记住先烈们奋斗的历史,传承他们的精神,一定要恢复渭华起义基地建设。他不埋怨,带领馆里的三五个人先从基础的打扫卫生开始。铲除杂草、清理垃圾、修剪树木、修补围墙。馆里没有经费,他们自己干;馆里人员少,他们三天的活一周干。就是这样,纪念馆硬是有了模样。为了粉刷房子的材料费,李馆长寻县上部门的领导、找县上领导。周围的同事都笑他说:“老李,为咱啥事么?人家都搞经济建设哩,谁管你那小事。再说,你那几个人能把那事弄成?”李馆长笑一笑,说:“我还非把这事弄成不可!”他就凭着这个“犟”,不怕看脸,跑地区;不怕麻烦,跑西安,硬是一件小活路、一件小事情地跑来跑去,最后跑了回来。几年下来,纪念馆收拾得真有些模样了。周围的人谁也不吭声了。那时候,渭华起义的知名度不是很高。后来,在县上和渭南地委的支持下,李馆长想把渭华起义纪念馆在全国做个大文章。周围许多人思想陈旧,故步自封,又嘲笑他的想法,认为那是一个神话。早期的渭华起义纪念塔 李松山供李馆长面对周围的压力,不急不慢,有板有眼,出县上寻求各有关部门支持,上地区有关部门争取,跑省上有关部门沟通,还出入北京七八次,得到了习仲勋同志的支持,取到了他给渭华起义纪念馆的题词。后来又取得了邓小平、徐向前、等人的题词。后来他还寻求有关部委组织了在京渭华起义参与者与知情者座谈会,极大地增强和扩大了渭华起义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推动了渭华起义基地的建设。每次与老人谈起渭华起义纪念馆的时候,我总会站起来向老人鞠一个躬。记住他,李馆长,李宝才,不是高官,没有大权。他是人流中普普通通的一分子,他做的事也不能算作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大家是否能从此小人物、小事情中悟出一个大的感动呢?李馆长,他积小胜,成大胜,积跬步,远千里。渭华起义60周年纪念大会李宝才陪同时任省委书记、省长张勃兴、侯宗宾瞻仰参观纪念塔。问墨供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为我们在新时代的征途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们老干部工作性质特殊,虽不是大局,却关注着大局,虽不是中心工作,却能辅助中心工作。我们要努力维护大局,知党恩,跟党走,埋头干,为华州中心工作加油助力,打气鼓劲,为华州社会发展增加正能量。原文来源:网友推荐·《华州记忆》原文作者:李宁立整理编辑:华州文史荟萃

渭华起义纪念馆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