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卧龙山(亲近卧龙山)

长汀卧龙山
亲近卧龙山
作者:吕金淼

 
那天下午,收到了同事的短信。他说,傍晚给自己放个假,爬爬北山吧。北山,其实就是长汀城中的卧龙山,因座落城北,故又名北山。看了短信后,浅浅一笑。回条短信,好,五点见。

准点出发。绕过县政府大门,沿着横岗岭路不到五分钟的行程,便到了北山脚下。别致的山门,拦在路间,上题“卧龙”二字草书,曲拱,形态婉约,墙顶镶嵌金黄色琉璃瓦,恰似龙鳞显彩。不远处,有一石牌,楷书小字,介绍“卧龙”由来:“四面平田,一山突起,不与群峰相属,如龙盘屈而卧,中分九支,故名卧龙,又名九龙,无境。”呵,古人讲究风水,一座城池要兴旺发达,必须得有前照后靠。汀州古城的“后靠”,便是这座卧龙山了。卧龙山有一条山脉向北蜿蜒而下,行至西门接近地平面的地方,又拐弯回头抬起,沿着罗汉岭飞跃直上卧龙山顶,被风水先生称为“蛟龙伏地而起”,有腾龙出世之举。而卧龙山正对面的宝珠峰,就是城池的前照了。山中有一条狭长的山凹,被人们称之为“生命之门”,有人丁兴旺之美。汀州古城的衙门,坐向是癸山丁向,跟这所谓的“风水”有关。风水先生的话,可信度姑且不说,但一千二百多年的汀州府,至今仍然繁衍生息,欣欣向荣,算是一块风水宝地了。常说,人的口是最肥的,说好话的人多了,自然就成了好事。汀州的城民都相信古城是个风水宝地。因而,他们在这里安居乐业,自然神清气爽,幸福绵长了。

走了一小段路,拐个弯,便来到一座凉亭。龙翔亭。周边有不少树木,漏下的阳光,载着静谧和安详。亭内,坐着几位老者,正在谈今说古。同事说,亭内没什么人,安静,我们不妨也去坐坐。同事把随身携带的玻璃保温杯,放在了回廊上。打开盖子,瞬间弥漫着高山茶的袅袅雾岚。递给我一盖杯茶水。轻啜一口,芳香缓缓流抵唇边,内心荡起一圈一圈且清且亮的涟漪。透明的杯子里,茶叶在上下伸展。我窃窃地把它紧握在了手里,执意以这样的方式,靠近茶,也靠近一度在汀工作期间同事给予的莫大关爱,以此温暖或充盈,多好。浅浅的一杯茶色,成就了大段会心的文字,在心里缓缓流动。

沿着山体蜿蜒而上的,是条一米多宽的鹅卵石小道。风景,在这个夏季里不再清瘦,茂密的树林,添增了不少姿色。路边有一些小花,正在盛开。就那么几簇,竟嫣然了整个夏季。两位妇女手挎竹篮从后面赶了上来,蓝内有香烛,还有苹果等供品。她们把许多愿望和祈求,早已压缩在了匆忙脚步的酣梦之中。问我自己:这样的执意,是不是可以把通往幸福的距离拉近了许多?心里回答,许吧,一个心愿而已。生活,本来就容易凝成许多不确定的姿态和折痕,很难诠释它的方向,谁都逃脱不了所谓的繁杂和怄恼。如脚下,有平坦,也有坎坷。而现实,就是梦想,希望,追求。小路太窄了,给她们让路。年轻阿姨报以一笑。这嫣然一笑,却给人以淡淡的柔和与温暖。“这笑仿佛是在哪儿看过似的”,记得冰心说过这样一句话。这是一道风景,这是一种期待。但愿世间的美好,都能心想事成,如两位阿姨心中所愿!

半山腰,又见一亭,健乐亭。木牌上,第二行还加注“戏剧园地”。哦,原来这里是那些喜欢戏剧的人活动的场所。亭的柱子,外表涂成了红色,有一种喜庆的韵味。雕梁画栋,颇为富丽堂皇。亭外是一个很大的平台,确是一个不错的活动场地。或许不赶趟,此时没人在唱戏,只有一个老者坐在廊边,闭着眼,自得其乐,收听着收音机里传出的咿咿呀呀的唱曲。同事说,我不喜欢这种咿咿呀呀的嘈杂声。我也不喜欢,一是听不懂,二是感到烦人。其实,这个世界,总有你不喜欢的人,也有你不喜欢的事。这很正常。在平常的日子里,无论你有多么不喜欢,也无论对方有多么喜欢,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活法,彼此都苛求不得。因为,喜欢不喜欢是一回事,活的开不开心又是另外一回事。

不远处,是一叉路口。有往上直走的路,也有往左右两边走的道。叉口旁竖一石牌,是乡贤所题:东舒啸,西听松,南屏北极,虎踞龙蟠,任君游览。春桃红,夏柳绿,秋桂冬梅,莺翔燕舞,伴我放歌。也就是说,东南西北,春夏秋冬,这里处处都是风景。该往哪走?徘徊了一会儿。突然想起了前些日子看到的一句话:把弯路走直的人,是聪明的,因为找到了捷径;把直路走弯的人,是豁达的,因为可多看几道风景。呵呵,所走的路,原来并不在脚下,而是在心里。你想看什么风景,你就会走上什么路。我提议,那就往右边走吧。同事说,我也没来过,万一碰上断头路,怎么办?我笑着说,没关系,路的尽头,肯定有路,只要愿意走。有时,看似没路,只不过是拐个弯罢了。那就走吧,同事算是同意。沿着那条横向的小径,果然顺当地登上了北山的东侧峰。真的,有时候,换个视角看路径,路径更多。有时候,换个思路想问题,就会比原来想的更开。

风香亭。就在古老的城墙边。听说有一处“东翘舒啸”烽火台,不知是否就在附近?若是,应有不少故事,此次无缘,只好下次再访。站在亭边,远望山城,楼房鳞次栉比,街道纵横,汀江穿城而过,人来车往,甚是热闹。记得清代长汀县令徐曰都站在北山感叹美丽风景时,即兴作诗一首:无境山高楼更高,虎头回望白云遥;金沙万户春风早,绿树清江晓放桡。人的感慨,都是来自于心灵的触动吧。

沿着古城墙,继续向上,不足二百米,便到了卧龙山顶。峰顶建有金沙寺,北极楼。寺院门前有一联:佛自西来传正觉,人登北极应菩提。不知是何惮意?从字面理解,跟“佛”缘有关。佛家所言,最讲因果,最讲因缘。据寺内的和尚介绍,金沙寺始建于宋代,明、清多有维修拓建。先见的一座便是北极楼了。北极楼上祀吕洞宾,楼下奉玄武元帝,留有一联:呼吸宸垣,收万里烟云聚入龙峰增胜概;吞吐河汉,挹九霄雨露汇来鄞水作恩波。足见宏伟之气势。侧连是大雄宝殿,登楼远望,晴岚掩翠,胜景错落,山水绵延,蓬勃景象,令人心旷神怡。明代进士、都察院左都御史马驯留下《龙山白云》美丽诗篇:郡城有山何蜿蜒,恍若神物蟠其间。白云叆叇笼穷巅,依依约约相盘旋。云兮何日从龙去,大沛甘霖雨如注。直须一解枯槁容,山下苍生正延伫。这一方梵境胜界,让人不仅能感受到念经问佛的恬淡清雅,也能感觉到世间万物的勃勃生机。

寺庙门口,遇到了一位老和尚。这突然让我想起了一个问题,便上前打问:老师傅,听说寺庙都是朝钟暮鼓,为何我们在山下每天晚上听到的都是钟声而不是鼓声啊?老和尚笑着回答:施主说的对,只是你耳朵听错了。我没听错呀,我仍然感到不解。和尚说:每天早上都是先钟后鼓,每天晚上都是先鼓后钟,这是规矩,但鼓的声音传播不远,钟的声音却能传的很远,所以你们误认为一天到晚都是敲钟了。呵呵,原来如此,生活小节里也是富有惮机啊!日前,刚好看过一故事,说有位老板向禅师问禅,禅师以茶相待,将茶水注入那位老板的杯子,直到杯满,仍没停止。老板看到茶水溢出,惊慌地说:已经满出来了,不要再倒了!禅师说:你就像这只杯子,里面装满了你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如果你不把自己的杯子空掉,叫我如何对你说禅呢。老板点头说是,接着又问禅师:如何才能带好我的团队?禅师拿来一个木桶,往里面注水。桶还没装满,水就流出来了。禅师说,一个团队,每个队员就像桶边的每片木板,同样高度,才能装满最多的水,如果有一块木板是短的,那么水便从最低处流掉了。睿智的故事,哲理的禅意,最合此时的心境。

沿着古城墙往西边下山了。依势城墙,古朴浑厚,垛堞隐威,与周边的苍天古木相映相怡。半山腰,有一座西倚听松瞭望台。许多文人墨客途经此地,留下了美丽赞词。清文人刘自坚诗云:涛声万树沸朝晞,览胜跻攀瑞蔼霏。境外溪山环郭抱,望中烟树人云微。葳蕤众壑葱青合,睥睨千峰叆叇围。鄞水直今标胜概,全汀光霁拥清辉。甚至还有人专门对“西倚听松”作出详细的解读,言说“西倚听松”,是缘于“东翘舒啸”而起。东翘舒啸体现的是一种狂放的动态,而西倚听松则是凝神的沉思。舒啸表达的重点是郁积情感的发放,听松阐述的则是幽远而深沉的思考。轻轻的脚步声,不知不觉地停止在了倚仗的楼台边。你看,周边那些苍翠的松针,载着满满的自信,吸纳阳光的暖意,风过树摇,一阵清凉,看似不经意,却刹那间清亮了眼眸,那种舒心的安然,沉静,蜿蜒,不可言说。早已融入了文人骚客“西倚听松”的感慨,将自己悄悄打埋成一处淡淡的风景。在哪?轻盈如此,陶醉在了风景路上,预约着小小的浪漫。

临别前,同事问,感觉如何?我回答,不错,一路风景。其实,人生的风景,说到底,就是心灵的风景。心若看开,风轻云淡。心从哪里走过,美丽就会在哪里绽放。一辈子,无论走多远,都没什么预定的韵致可言。只要一种平淡的活法,就可以滋养出从容和美丽。让心静成为一条路,在寂寞中坚守,在踩踏中延伸,听风听雨听鸟鸣,赏花赏月赏自己。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

长汀卧龙山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