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明星】沈霞:护士的世界不该只有针头药水

点击“健康报护士频道”关注
一双丹凤眼,两弯柳叶眉,小小的个子,白皙的皮肤。刚过而立之年的浙江省肿瘤医院肝胆胰胃外科护士长沈霞,即将站在今年7月9日召开的国际癌症护理大会的舞台上,代表中国向世界护理同行作口头报告,而这一切的缘起都始于一个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
2015年,沈霞(左二)被派往美国进修。图为她与美国同行的合影。
200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沈霞跟随做外贸生意的表姐参加一次外商的欢迎晚宴,客人是一位马来西亚华侨,谈吐文雅、彬彬有礼。席间,大家用英语流利地交流,谈笑风生。偶尔,商人也会用生涩的中文与沈霞礼节性地交谈几句。“在学校里学的都是哑巴英语,真到了社交场合听不懂,也不会说,真是尴尬极了!”沈霞回忆道。一顿晚饭,她只是静静地坐在那儿,一言不发。
回家当晚,沈霞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学好英语。于是,第二天一早,她去了一家英语学习中心,但当得知一万多元的学费时,沈霞沉默了。“一万多元呢!那时我刚工作,每月工资还不到1000元,这一万多元的学费实在是负担不起。”沈霞只好暂时放弃了英语学习梦,将它埋藏在心里。
时间一晃就到了2013年,这10年间,沈霞买了房、购了车,在人地生疏的省城站稳了脚跟,银行卡上也开始有了一些存款。心中的梦想再次萌芽,沈霞再次来到英语学习中心,一次性交齐了4万元的学费。看着银行卡上的数字重新归零,她的心里却是欢喜的,那是梦想开始的地方。
不料,第一次上课沈霞就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一堂55分钟的外教课,其他的同学侃侃而谈,只有她思虑再三也只蹦出几个简单的单词。“那种感觉特别难受,就像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脸都憋红了。”沈霞从没有想到会有一件事自己那么失败,一下课,她就来到老师办公室,泪水夺眶而出。外教安慰她:“Stela,如果你都会说了,那还需要老师做什么呢?这里的同学都学了好几个月了,你才来肯定跟不上,以后,你先不要考虑语法,只要开口说英语就行了……”
接下来的两年,沈霞把业余时间都投入到了英语学习上。“我的基础比别人差,更要奋力追赶。”于是,每一个白班的傍晚,她总是开着小车穿过人潮汹涌的闹市来到学习中心,练习听说读写;上夜班的日子,她就上午打个盹,简单洗漱一番,中午12点准时开始上课,一直学到晚上九十点学习中心关门为止。
沈霞当时所在的妇瘤外科是医院最忙碌的科室之一,无论对体力还是脑力都是挑战。一天工作下来往往腰酸背疼、头昏脑涨,躺在床上动弹不得,加上一周两个夜班,更是黑白颠倒。因此,偶尔有一天休假时,姐妹们都会去吃饭逛街慰劳自己或是宅在家中看一部电视剧,缓解一下紧绷的神经。这样悠闲的日子,她一天也没有过过,工作与学习,一年365天,风雨无阻。
对于沈霞如痴如醉地学习劲,护士姐妹们都表示不解,有人劝她:“霞妹,工作那么忙,有时间为什么不多休息休息,你这样多累啊!再说了,你学得再好不也还是个护士吗?难道还能翻出一朵花儿来……”每当这时,沈霞总是笑而不语。
岁月不会辜负每一个默默努力的人。2015年,浙江省卫生计生委首次选派临床护士前往美国进修学习,这个以往只针对临床医生的项目第一次向护理人员敞开了大门,英语成了一道最重要的门槛。当时的病区护士长王春兰建议沈霞去报名试一试。沈霞毫不犹豫填了表格,报了名。“我当时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就当是对自己学习英文两年时间的一次检阅。”她说。
通过院内的层层筛选和卫计委的笔试,进入面试,一切都很顺利。面试当天,沈霞从容不迫,因为这样的场景,她与外教早已练习过成百上千回了。她简单和对面的5位面试官打了个招呼就开始用英语自我介绍,神态自若、吐字清晰、语言地道,主考官有些惊诧地问:“你的英语不错,平时一直都在学习吗?”沈霞谦虚道:“我在学习中心学过一点儿。”两年多不间断的学习让她最终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争取到了全省仅有的6个名额之一,成为浙江省卫计委派出的第一届赴美国进修的护理人员。
回国后,凭借出色的科研能力和熟练的外语水平,沈霞竞聘成为了全院最年轻的护士长。“我那时从没有想过,学习英语会给我的人生带来怎样的改变,学的日子久了,就成了习惯和信仰。”沈霞说。
如今,沈霞凭借外语优势将国外的新方法、新理念用于科室管理,例如将病人术前饮食、术后禁食方面所需时间缩短,减少患者不适感等。作为一名康复专科护士,沈霞还将国外的科普文章翻译成中文,帮助患者术后快速恢复。她说:“学习是辛苦的,但从这辛苦中,我学到了知识,增添了勇气,将这十分的辛苦化成了九分的甜,护士的世界里不应该只是针头和药水。”
以上为《健康报》原创内容,转载须获本报授权并标明出处。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