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素养(彰显语文素养,落实学科育人)

语文学科素养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从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外国语学校多功能厅传来。在松江区小昆山学校栗锐锋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正沉浸在杜甫名篇《石壕吏》的学习中。作为一首五言古体诗,其与五律、五绝的区别在哪里?依据用韵的变化,老妇“致辞”可以分为几层?根据语境如何逆推老妇与吏的对话?孩子们深入诗歌语言的世界,涵泳、咀嚼、探索《石壕吏》的主题,感受杜甫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学科德育就这样通过语言的学习、文化的浸染,润入学生心田。

栗锐锋执教《石壕吏》

2021年4月1日下午,主题为“彰显语文素养,落实学科育人”的上海市中小学语文学科德育教学实践研究基地交流研讨活动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外国语学校举行。前面的课堂场景正是本次活动的教学展示环节。

本次活动由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办、松江区教育学院协办。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初中学科教学研究部主任、初中语文学科教研员曹刚、课程德育研究部主任刘嘉秋,松江区教育学院原副院长董秀龙、研训部主任秦欢珍,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外国语学校校长金晓燕,以及上海市各学科德育教学实践研究基地成员代表,松江区教育学院各学段语文研训员、各学段语文骨干共同体成员、初中语文学科中心组成员和初中语文八年级备课组长共150余人参加。活动由松江区教育学院初中语文研训员张俊主持。

张俊主持会议

2019年,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组织编写的第一批11册《学科德育教学指导意见》丛书正式出版,丛书在学科德育核心要求、表现性德育目标、德育教学策略与单元德育教学、协同德育的理念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一系列相关成果,通过建立操作性的德育教学策略,为学科德育教学实践提供具体路径。

丛书出版以后,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指导成立11个学科德育教学实践研究基地,进一步开展实践层面的探索与研究。松江区负责组建的中小学语文学科德育教学实践研究基地认真研读《上海市中小学语文学科德育教学指导意见》,秉持学段贯通的理念,以语文课程执行、课堂教学实践、综合活动开展等为载体,宏观把握,系统部署,探寻学科育人新路径,创建适合松江的语文育人生态环境。栗锐锋老师执教的《石壕吏》即是松江区开展学科德育教学实践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的一个缩影。

第一批11册《学科德育教学指导意见》丛书

松江区教育学院研训部副主任曹怿岚在汇报中说,松江区通过建立学科育人的推进机制、坚持学科育人的学段贯通、构建区域传统文化课程等一系列方法和策略,不断推进学科德育走向深入。松江区教育学院小学语文研训员郑艳、初中语文骨干共同体副主持人张武林、高中语文研训员童明辉聚焦语文学科德育教学策略,分别从立足课堂,提高德育实效、关注语言形式,构建问题链、聚焦任务群,落实学科育德等方面,阐述了松江区语文学科不同学段的具体做法。

曹怿岚

郑艳

张武林

童明辉

曹刚作专家点评

曹刚肯定松江区在推进语文学科德育教学实践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他指出,落实语文学科德育首先要明确“从哪里进去”,语言是核心通道,语言不仅具有独特的审美意义,更承载着特有的民族文化。语文学科德育既要关注内容育人,更要关注过程育人。教师应当在作者与学生之间建构思考过程的“桥梁”,帮助学生成为“专业阅读者”。“桥梁”的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实证意识、持久毅力、开放态度和自主探究意识,这同时也是学科德育的关键体现。

刘嘉秋发言

刘嘉秋作为总项目组代表感谢松江区所付出的努力,作为11个基地中第一个进行展示交流的基地,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期待在所有基地共同努力下,不断推进上海市学科德育教学实践研究走向深入,取得更多、更丰硕的成果。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活动当天的春雨没有阻挡与会教师参与本次研讨活动的脚步,让我们在学生心中播下德育的种子,春风拂、细雨润,相信这颗种子一定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活动合影

■ 供稿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  满晓晗
■ 审校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  王月芬

“在看”的话,就点一下吧

语文学科素养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