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的味道


点击关注 | 文学依然神圣
作家专栏栏
诗经的味道
作者:远村
说起来真有些自嘲的意味,一个多年写诗的人,对《诗经》的沉迷,竟然是因为练习书画的需要。渐入中年,我觉得诗歌这种艺术形式很难表达我内心的感受和对人生的体悟。一个偶然的机缘,使我找到书法和绘画这两种传统的艺术,一开始,有些陌生而不得要领,仅流连于技术的苦练,但很快我就明白,写字画画跟写诗一样,是人间的真性情与真感受的流露,技术层面的东西只是起辅助的作用,不宜本末倒置。于是,我好像又找到了当年当诗人的感觉。随心所欲,信马由缰,是一个艺术家进入自由王国的必然状态。正是这种状态,使优秀的艺术大放异彩,艺术家走入人群,仍然独成一景。
我是一个做人平和、低调的人,但作文,我一向坚持认为要任性而张扬。写字画画更需狂放。我对色彩和线条有着天生的敏感,无论是绘画和书法,只要浏览一遍,就能心领神会。有这种与生俱来的潜质,操持起书画,我就不用在技术层面下太多功夫。名家碑帖、字形法度,众家所长,我都会在短时间内理出头绪,并很快用于实 际的演练中,所作书画,也就多了几分率性和自信。
我同样也喜欢把古人的经典美文作为书写内容。起先是唐诗宋词,后来是诸子散文,特别是唐宋八大家的文章成了我经常抒写的对象。我在毛边纸上无数次写过苏轼的《赤壁赋》和骆宾王的《滕王阁序》。今年年初,我又开始写《庄子》、《老子》、《诗经》。然而最让我爱不释手的是《诗经》,我就像一个饥饿的流浪汉,终于回到了故乡。陶醉于新鲜的空气和泥土的香味。继而,我又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对《诗经》中的诗歌进行了一番冷静的梳理。得出一个令我惊讶的结论,就是《诗经》不仅仅是一部诗集,它更是一部精神史和文明史。只有细嚼慢咽,才能品出其真正的味道。
[1]《诗经》是以歌唱的方式表情达意,纪事抒情的。它是周天子治下500年间的生命进行曲。也是人性光辉的一次集中闪耀。来自民间的声音、庙堂的声音、祭祀的声音相互交融,相得益彰,为我们了解两千多年前的人类文明史提供了可靠的,鲜活的,乃至引人入胜的现场。使许多被时间遮蔽的面孔,逐渐变的明朗起来。
据说,当年孔圣人是收集这些诗歌的的激流勇者,他对《诗经》的评价有绝对的影响力,也曾忘情地唱到“思天邪”。无论是关于人性的,还是情爱的,《诗经》都表现的十分真实,且妙趣横生。
我们通过《诗经》发现,在那个时代,生命是至高无上的,对生命的讴歌也是轻松而快乐的。歌者和被歌颂的人和事都处在一个相对平等的氛围中,大家遵循着一个美好的自然法则。可以看出,彼时的古人在充分享受精神的自由,没有羁绊,没有禁锢,没有低级趣味,没有曲意奉迎。即便是对权力的拥有着,老百姓也可以表达真实的看法和意图。比如《硕鼠》这首被选入中学课本的名篇,歌者毫不掩饰自己内心的情绪和不与其和解的决心。
生殖崇拜几乎是人类早期人性光辉的象征。我们至今都可以见到先人们留下的痕迹。在《诗经》中有首歌颂蝗虫的诗作。歌者一咏三叹,对蝗虫超常的繁殖能力羡慕不已,只字不提蝗虫危害庄稼的恶行。
对爱情的表达,是很值得我们玩味的。如《江有汜》这首诗中,长江边的女子目送一位将要归去的男子,几次三番说,不带上我,你要后悔,不要我相伴,你以后的日子,只有忧愁,不带我走,你今后会长歌当哭。还有《木瓜》这是诗,歌者以象征的方法,分别用木瓜、桃子、李子、和瑶、琚、玖这些贵重的配饰相对应,表达一个多情的女子,为了跟心上人永久在一起。哪怕是一丁点那个男子对她的好,她都要以百倍的热情回报。有意思的是,但凡女子表达爱情,都直白而热烈,而男子对爱情的表达却显得含蓄而谨慎。比如《东方既白》中,在太阳升起的时候,有一个美丽的女子,在我的屋里啊,踏上我的席子;在月亮升起的时候,那美丽的女子,踏上了我的苇席啊。古人席地而坐,席地而卧。他们的客厅和寝室铺的席子都是有区别的。苇席比一般的席子高档,要放在卧室里。另外,还有一首《鸡鸣》更有趣。鸡都叫了,朝廷的大殿上,又站满上朝的大臣,男人要去,而女人说不是鸡鸣,是苍蝇在嗡嗡,男人说东方发亮,而女人说这是月亮发的光。男人只好哄自己的女人,我也是很想跟你再入梦,就等我朝会过后再回来,听话啊,不要叫人笑话咱。由此可见,男人们在情爱和性事方面,虽然不回避,但处处表现出君子的风范,与女子的泼辣与直率,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在那个年代,女人活的自在,奔放,真实。不像后世,女人们只活在男人虚构的世界里,不能随意在人群中走动,更不敢奢望表达热烈的爱情。既便是像孔子,这样有修为的男人,也敢去拜访一位名声不好的女子。毫无疑问,生活在《诗经》时代的女子是幸福的,也是受人尊敬的。她们随心所欲地追求爱,或者被爱,这是符合男欢女爱的自然法则的。
[2]《诗经》中有大量的诗是讴歌周王朝的。对周人的先祖公刘、后稷的叙事性歌颂,让我们看到,对于了一个民族,一个族群来讲,仁德有多么重要。从史学的角度看,公刘使一个小小的部落终于找到了自己生息的地方,后稷让他的族人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理当永世歌颂。而对文王、武王、成王等圣君的歌颂,让我们看到了王道的形成,并非轻声细语,而是血雨腥风。诗中有许多处强调君命天授的意思,比如《皇矣》中,说上天有命示周文王,叫他休要暴虐休狂妄,叫他为人当自强。又说上天昭示周文王,你的品德我欣赏,不疾言不厉色,配合天意把国享。又比如《维天之命》中,文王秉承天命,啊,多么淳和,多么光明,文王的道德多么纯净,惠德呀顾及我,我完全地接受它,顺着文王的大道,子子孙孙发扬光大。这些给君王的唱辞,应该是在周人祭祀文王时由专人撰写,并在仪式上由专人吟颂。类似的篇章很多,都是把周天子的德性与丰功伟绩归结于天命使然,要后继君王以他们为榜样,不要辜负了上天。
对于仁德的看法,周人更愿意与王道结合在一起。所以,仁德与武功在《诗经》中没有分出伯仲,在上天的旨意下,恩威并施几乎成了历朝君王的惯用伎俩,而源头就该在周王朝。比如《常武》中,说的就是周宣王,以天子之命,率大军征服南方小国徐国的事迹。结果是“四方既平,徐方来庭”。还有《江汉》,也是记述周宣王平定淮夷的事,结果自然是在长江汉水旁,周王叫臣服的召虎整理疆土,守住山河,赐给他美玉勺儿,而召虎自然是头磕得像鸡啄米似的,祝福天子万万岁。也有对大臣、公卿的歌颂的诗,比如《崧高》这首诗,就是歌颂周宣王的舅父申伯。歌中唱到,申伯的德行和气,仁爱又正直,安抚天下万邦,声名远播四方。一个叫吉甫的大臣写下这首歌,把它送给申伯。还有一些关注民生的诗,也是非常感人的,如《民劳》,一开始,歌者就唱到,人民劳苦啊,请给他们暂时的安康,爱戴国中这些人,以便安抚四方。谨防那些狡诈的奸人,制止他们害人民。王啊,你要像玉一样好,你要听从这首诗的劝告。这样的诗能出现在周朝,并不奇怪,我们姑且不去猜测写歌的人是百姓还是朝臣,他能如此坦诚地规劝君王,本身就很使我们今天的人感动。在周之后,出现过许多个繁盛的王朝。但又有几首这样的诗产生,倒是因诗惹祸的事件不断出现。周朝的仁德之风在朝野传播,人的思想也空前活跃,才有了后来百家争鸣的局面。
[3]关于诗经的来源至今都没有一个公认的结论。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这些诗中所反映的内容都是真实存在的,所以,我们对《诗经》的认识,是从周朝500年间的社会生活的真实画面开始的。无论是民间说还是朝廷说,肯定有许多人参加了《诗经》的收集,整理,删改,编撰的工作。这样浩大的工程绝非一朝一夕可以竣工。所以,我是把《诗经》作为史书来读的,从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封建王朝的社会百态和精神风貌。同时,我们也领略了周人抒情与叙事的独特方式。
《诗经》中的所选诗歌,都是可以配乐吟诵的。所以它的音乐性甚为突出。多以四言为主,杂以长短句,使整首诗,跌宕起伏,富有乐感。特别是四言体对后来的汉赋影响巨大。其中不乏千古流芳的名篇名句。如《关雎》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击鼓》中“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等。
无论是来自民间的歌谣,还是士大夫的创作,都对所歌唱的人和事心存敬畏。这一点十分难得。它充分体现了“诗言志”“思无邪”的原则,也为后世的诗歌发展与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直至今人,“诗言志”还是我们艺术创作必需要面对的一个命题。至于对周天子的颂歌,由于是在宗庙祭祀时唱给神明的,就更添了许多敬仰之情。这些所谓的叙事史诗,吟者和听众,在当时可能会一起感动,一起泪流满面。我们汉民族的文化生态经过多次的疏离与融汇,虽然古风绵长,历史悠久,但没有一部英雄史诗传于后世。实在让人难以理解。这里的原因虽然很多,但跟《诗经》的文化传统不无关系。从《诗经》可以看出,我们的先人长于抒情,而疏于叙事。或者说重抒情,轻叙事的诗风,使中华民族诗性大于理性,精神大于现实。即使一些叙事短诗,也是叙事为虚,抒情为真。一个由抒写方式衍变为思维方式的抒情时代由此展开,且影响深远。
《诗经》抒情和叙事的独特方式,是我在阅读过程中印象最深的。这个方式,后来广为流传,就形成一个诗歌写作的传统,这个传统,被史上杰出诗人不断发扬光大,不仅影响了国人,也在十九世纪影响了欧洲的现代主义诗歌的创作与繁荣。我在前面说过,当自己作为一个现代诗人,站在中国大地上时,我并没有认识到《诗经》的重要,虽然我的文言功底不错,阅读不会有什么障碍,但我主观上就没有想去读它。所以,写了几十年诗,今天才发现《诗经》是一部多么伟大的文学巨制,它让我回到灵魂的故乡,精神的家园,也让我闻到了将要渗入我骨头和血液的气味。
文中插图均选自远村老师画作
作者简介:
远村:陕西延川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协会员,陕西省美协会员,陕西省书协会员,陕西作家书画院副院长,陕西各界书画院副院长。出版诗集《独守边地》、《回望之鸟》、《方位》、《浮土与苍生》,散文集《我是一个世界》、《错误的房子》等,书画集《向上的颂歌》、《诗经的味道》,曾获陕西省首届青年文艺创作奖,双五文学奖,第二届柳青文学奖,《文学报》一等奖等多项奖励。1993年被评为全国十佳诗人。《当代诗人大辞典》,《当代文艺家传略》,《陕西年鉴》,《延川县志》等20多种选本收录他的创作实绩。近年来痴迷书画,书画作品被称为诗性的书写。现任陕西省政协《各界》杂志总编、《各界导报》副总编。
【投稿说明】
欢迎投稿至邮箱:1004961216@qq.com
如有疑问可在后台留言询问
欢迎关注“浅海文苑”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