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江文化】*血浓于水*|卢树仁的散文

资江文化
微刊总·2017年第44期
刊名题字:蒋卫东

何谓资江
一条雄性的河流
一江柔情的放歌
一把斜雨下依偎的纸伞
一堤柳荫下交织的莺梭
亲近资江
资江旗帜猎猎飞扬
湘楚大地觅我诗行
关注资江
薪火相传弘扬资江文化
生生不息尊重创作自由
作者: 卢树仁 | 主编:红月亮

《乡村夏夜》
今日父亲节,还差两分钟就不是“父亲”的角色了,又要做回母亲的儿子“俯首称臣”。夜已深,此刻好像还在团年守岁……隔着紧闭的窗帘,可以听到一声接一声的犬吠和许多不知名的虫儿和蛙类在不时歌唱。也许,这才是它们真正想要的生活,没有压力,没有奢求,无忧无虑,无拘无束,想唱就唱,想不唱就不唱,没有谁去管它们。生活是苦也罢,甜也罢,为什么不像这个夏天的深夜那样快乐的歌唱呢?快乐总是自己的,不快乐也是自己的。
母亲带着侄儿和涛儿早已去后屋里睡了,弟弟和弟媳也外出打工谋生,父亲已过世快两年了,感觉我就成了一个孤家寡人。我不敢称“寡人无疾”,那个皇帝老儿讳疾弃医不听扁鹊的,死了。今日见朋友圈“爆晒”父亲,我也拿出今年清明作的《父亲》又晒了一遍,一不拿去集赞,二不拿去获奖,转了也就转了,爱了也就爱了,反正父亲一生没用过手机,电话也打不去天堂……徒增悲伤!父亲双目失明的六七年里,一日三餐的饭菜都是由母亲或我们端到他手中,因为晚年有些痴呆,大部分时间是从不让他外出的,无非就在床上或坐或躺。白天有时也晒晒太阳,和乡亲们聊聊天,倒也算安享晚年。一个大家庭,真正苦的还是母亲。母亲本姓易,是容易的易,却不容易,我觉得母亲应该姓“难”!确实难!除了照顾父亲和两个孙子,还得洗衣做饭,腿脚又从小蹒跚不灵便。涛儿才满周岁多就失去了母爱,一直都是母亲带到今年前不久整整满了八岁。母亲一生,带了一代又一代,带了一代又一代,其艰辛可想而知!这些年来,我总是以种种理由在搪塞一个家,对母亲的忤逆实在是大不孝。母亲沒有多少文化,在她九岁那年我的外婆就过早离开人世,还有一个弟弟和妹妹需要照顾,母亲一生就是为了几代人在不断地付出自己的心血!生活的困顿和艰辛让母亲从小饱经了风霜,对我们兄弟一直是严加管教和打骂,生怕我们越雷池半步胡作非为。如今对两个孙子也是习惯了自己的教育方式,其实作为母亲又何尝不是恨铁不成钢啊!都说穷人盼崽大,可崽大了又盼来了什么?她带着无数的希望坚强的面对生活,何时还能等到自己的儿子有哪个能出息的一天?即使是用一生去等,去盼,又何时才是个尽头……
夜,静的可怕!连虫儿蛙儿也似乎都睡去了。
我忽然想起了童年的那些个快乐的夏夜,虽然穷苦,却给我一生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每当夜幕垂临,大人们就每人手里一把大蒲扇悠哉游哉地摇啊摇,不亚于诸葛亮在指挥千军万马一样成竹在胸,“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凉快一点,要是有月光是最好不过了。约上一群小孩,足有两十个左右,年龄相差几岁到上十岁不等,两人一组用双臂相对撑起一个个的拱,排成一排,排最后面的往拱门里钻,依次类推,欢天喜地唱着”城门,城门,扁担高……”那才是快活,整晚都是热闹非凡的!我不知那时哪来的城门?谁见过城门?我是直到参加中考之前,几乎没离开家里方圆二十里,走亲戚也都在这个圈里转……
嘴馋的话,还可去照泥鳅黄鳝,那都是纯天然的绿色水产品,冷水煨泥鳅―――不知死活,可那汤还真是沁甜的。准备两根约两米长的竹棍,将一根竹竿一端用一盏洋油灯绑好吊在上面,一手拿着另一端往清澈的浅水田浅水沟里寻找晚上偷偷钻出淤泥乘凉觅食的泥鳅黄鳝。 照泥鳅用的洋油灯好像一个很小的洒水壶,出水口那根斜插的铁皮管装灯芯,灯芯拨长出来一点亮就大了。那时沒有电,煤油就喊洋油,火柴就喊洋火,好像只有洋人(外国人)才能造出这些东西。连”火”都要依靠进口,如何不穷?如何能火?将另一根竹棍劈开一端的一边夹住一排整整齐齐密密麻麻的长长的缝衣针,针尖朝外,针端底住另一边,然后用线严严实实把针绑好,便成了一个称为“扎子”的专用武器。也有去邻县且是邻镇的长乐街上买回来的现成的“扎子”,是铝制品,针容易掉,不好。穿起一双靴子,带上“双截棍”,提一只装泥鳅黄鳝的铁桶,便成了一整套夏夜捕捉泥鳅黄鳝的工具。这种伸出竹竿用煤油灯照着水田里的泥鳅和黄鳝,对准一排长针扎下去称为”照泥鳅”。“照泥鳅”是要有功夫的,要快、要狠、要准才能有收获。否则,稍一眨眼,泥鳅便使了一个浑浪逃掉了……当然,有风的晚上是去不了的,微风阵阵,灯盏如豆的火光被吹得东倒西歪,根本看不清。直到如今,”有风没腥”还用来比喻年轻人不稳重,办不了事。
后来有了手电筒,就干了许多捉青蛙的”坏事”。有一次,去了靠近邻村的一个池塘边捉青蛙。照了好几个小时,出门的时候带的备用灯泡全爆了,漆黑漆黑的,像碰到错路鬼一样围着同一口池塘团团转了好几圈!转的人心里发慌,皮肤起了鸡皮疙瘩……横竖不知如何是好!后来,索性坐在塘边不再走了,心里暗想,地球不过那么大,我就是逢山过山,逢水过水也非得要走出去不可!我想出了一个主意,死死里盯着天空唯一的一颗微弱的星星一直朝前走,一直朝前走,我就不信走不到天亮!不一会儿,竟走到了我家“房里原”的一条田梗边上!我顿时如梦初醒,豁然开朗,那条田梗是平日里闭着眼睛都能走回去的……我至今也弄不明白为什么会在离那儿不上两百米的池塘迷路,而那池塘冬天我还经常和父亲去挑水浇油菜?……
夏夜,乡村的人都睡熟了。生活,就是那一颗微弱的星星么?路,其实就在脚下!拂晓将至,却难成眠,信手作文以记之。

作者照片作者简介:
卢树仁,籍贯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现供职于基层农业服务中心。一个热爱黄土地的人,一个喜欢种田的人。学过水产,只为读懂鱼水之情;爱过文学,只为有话要说。

平台说明
本平台旨在弘扬资江文化,推崇优秀作品,挖掘富有创意的新人,让真正的好作品走得更远更长,让更多人分享阅读;让世界认识资江,让资江走向世界。

资江文化编辑部
顾问:郭辉何青峻
社长:萧骏琪
主编:曾灿颖
副主编 :欧阳芝兰杨祖哲
社长助理:萧诗洁
责任编辑:念泽民
发行编辑:刘思娴
关注湖湘文化
展现资江雄风
来稿请附作者简介及照片,以word形式自行整理好稿件,杜绝错字和病句,并附微信号等联系方式,以奉稿酬。
本刊汇聚湖湘大地许多文艺创作骨干,是众多文友脱颖而出的平台,仅收作者原创首发稿,谢绝一稿多投,文责自负。
稿酬领取规则(暂行)
一)本平台作品全部由作者授权刊登,保护作者原创文字,如有转载需求,请联系zcy13245029979,未得到平台授权者,侵权必究。
二)稿费为直接投稿人(配音或写作者)所有,请添加主编微信,以红包形式给付作者稿酬,稿费只是象征性支持鼓励原创作品,并更广泛的传播优秀作品,欢迎大家精品赐稿。
三)平台作者稿费来源于读者打赏,打赏自愿,额度自由。
四)稿费分配原则:
1)不带音频的稿件,按照作者百分之八十,平台百分之二十结算,作为维护平台的发展基金;
2)带音频的稿件,按照作者百分之五十,朗诵老师百分之三十,平台百分之二十结算,稿件发出第八天后 结算稿费。
3)文章涉及到两个以上作者时,赏金分配按平台百分之二十,余下的百分之八十由署名作者平均分配。
五)赞赏金低于十五元者不发放。
六)限于人力因素,稿费结算以后产生的打赏金不再进行分配。
七)从作品发出的三天以内,阅读量达到500以上,作者将享受阅读鼓励奖诗歌10元,散文,小说20元。
温馨提示:
一:投稿方式:体裁不限
赐稿邮箱:
2829765785@qq.com;
主编:红月亮
微信号:zcy13245029979
二:投稿栏目
1,出航者歌
2,诗坛漫步
3,史海沉浮
4,血浓于水
5,情海泛舟
6,唐宫汉苑
7,校园一角
8,情感天地

关注是一种眼光
分享是一种美德
本期作品受作者授权刊发并原创声明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