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朵随笔】拉祜族古老的通讯方式(新编视频版· 拉祜族歌曲欣赏)

提示:点击上方”朵朵随笔”↑可关注我
摄 影 谭 春
写在前面的话
拉祜族古老的通讯方式是拉祜族先民的智慧结晶,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使用并传承下来。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古老的通讯方式已经成为了历史,但它在拉祜族民族发展史上产生过重要的作用,成为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
拉祜族原来没有文字,如果人与人之间、部落和部落之间有必要进行某种信息传递时,是使用一种长期传承下来的已经形成共识的实物符号来表达一定的意思和不同的内容。拉祜族的实物符号主要有:香、蜡、烟、茶、盐、辣椒、甘蔗、刻木、火炭、鸡毛等,这些实物都有不同的表示内容。
此篇微信曾编发过文字版,拉祜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音乐和舞蹈贯穿了整个民族发展的历史。为了让朋友们分享丰富多彩的拉祜族传统文化,“朵朵随笔”将在一些微信中(拉祜族民俗文化·文字版)配发拉祜族的民族音乐作品和民间舞蹈(来自中国、缅甸、泰国等国的拉祜族歌曲和舞蹈欣赏)。
中国拉祜族歌曲欣赏(视频提供 李德学)
缅甸拉祜族歌曲《爱你不离不弃》(视频提供 李德学)
拉祜族古老的通讯方式
拉祜族原来没有文字,如果人与人之间、部落和部落之间有必要进行某种信息传递时,是使用一种长期传承下来的已经形成共识的实物符号来表达一定的意思和不同的内容。
拉祜族的实物符号主要有:香、蜡、烟、茶、盐、辣椒、甘蔗、刻木、火炭、鸡毛等,这些实物都有不同的表示内容。
香和蜡条是举行祭祀的主要用品。寄出香和蜡条表示要举行某一种较大的节日活动,要所属社会成员做好准备,按时参加。
摄 影 谭 春
烟(蓝烟)和茶、甘蔗是表示和平友好,要心平气和地商量某些纠纷和其他事情。如果只带出茶叶就表示在家商量或解决问题;如果只带出烟酒表示双方来人指定地点商量或解决;甘蔗是表示用和平的方式谈判。
此种方式旨在消除隔阂而谋求和解,或械斗双方,一方不愿再战,只要附上甘蔗,对方就知道是和谈的意思。谈判代表只要手拿甘蔗,表示负有和谈使命,就可以安全进入对方领地并受到保护。
摄 影 谭 春
辣椒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表示是家族与家族之间,村寨与村寨之间或民族与民族之间有仇,如一方的头人带出辣椒,就表示要动用武力,带出的辣椒,一般交给对方的头人。辣椒的另外一种表示是通知本族或所属村寨的人员做好战斗准备。
火炭是表示焚烧,在敌对双方,如有一方带出火炭,就表示要来烧毁对方的村寨。
摄 影谭 春
刻木表示的内容有几种:一种用于记账,用于粮食的收支等;另一种是用来通知所属村寨,做某一件事情需要多少人数,在木头或竹片上刻口子,刻一个口子代表需要一个人,有多少口子就是需要多少人。
如果木刻加上鸡毛或松明子表示紧急,要飞速传递信息,一般在发现敌情时才使用这种方式。
刻木的另一种用法是表示契约,如果村寨与村寨之间或邻居与邻居之间,还有和其他民族之间如有什么纠纷,经过双方协商解决好之后,要用两个木片合拢,刻上一个口子,口子刻好后,当事双方各持一块木片代表契约。
摄 影 谭 春
如果数年或数十年之后,如有一方再提及此事或为此事再发生纠纷时,双方就拿出刻木来合对,如有改刻的痕迹就要受处罚。因为有了刻木作为契约,一般双方协商解决的事情就不会反悔。
鸡毛表示有事情要协商,在拉祜族的民间交往中,如果给对方带去鸡毛,就希望对方快快赶来;如果鸡毛带着辣椒,就表示不满,要跟对方断绝往来。
除了以上的通讯方式之外,鸣炮也是拉祜族民间一种古老的通讯手段。这种方式主要是用来通报战事,如果发现敌情,就鸣炮,通知各村寨要组织力量,做好战斗的准备,并迅速转移老弱妇幼到安全的地方。
摄影谭春
摄影谭春
摄影谭春
本文素材来源于《拉祜族史》送审稿
此篇微信曾编发过文字版,拉祜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音乐和舞蹈贯穿了整个民族发展的历史。为了让朋友们分享丰富多彩的拉祜族传统文化,“朵朵随笔”将在一些微信中(拉祜族民俗文化·文字版)配发拉祜族的民族音乐作品(来自中国、缅甸、泰国等国的拉祜族歌曲欣赏)。
拉祜族古老的通讯方式是拉祜族先民的智慧结晶,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使用并传承下来。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古老的通讯方式已经成为了历史,但它在拉祜族民族发展史上产生过重要的作用,成为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
重要信息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阅读“朵朵随笔”的文章,此篇微信使用了“超链接”功能。以后,在每一篇新发布的微信后面都会同时滚动推荐几篇“朵朵随笔”的热门文章与朋友们分享,请多关注。
特别说明:为了更好地宣传民族的文化,如有其他公众号要转载“朵朵随笔”的文章,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朵朵随笔”公众号和出处。
温馨提示: 请多关注“朵朵随笔”
请多关注“ 拉祜族文化网”
(网址:www.lahuzu56.com)
微信是朵玫瑰花,多谢关注多谢转发。
作者简介:娜朵,拉祜族,在中缅边境一个叫孟连的小县城长大,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曾任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成了拉祜族的第一位作家。16岁开始发表作品,出版了11部书、2部个人艺术作品集(上卷·水墨作品,下卷·手机摄影作品)和4张个人原创民族音乐专辑(由娜朵作词、作曲),用六种语言(拉祜语、傣语、哈尼语、佤语、云南方言、普通话)演唱,发表文学作品300多万字。多部中短篇小说被收录于中国作家协会选编的《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第三批卷本(国家卷),作品曾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政府最高奖“骏马奖”,多部作品被云南民族大学作为本科教学内容;出版的短篇小说集《绿梦》填补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没有拉祜族作家文学的空白并被载入了文学史;个人小传被作为词条收入《中国少数民族大词典·拉祜族卷》《中国作家词典》,并被国家民委主办的《民族团结》杂志作为“中国少数民族英才”进行介绍。后来,因为命运的使然,作为“特殊人才”引进,从遥远的边疆调入广州工作;尽管经历非常简单,却不乏传奇色彩,曾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应邀出国访问;连续三年(2015年、2016年、2017年)获广东省音乐家协会颁发的“广东省优秀音乐家奖”。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广州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作家。
娜朵主要著作:(1)报告文学集《民族·热土》(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2)中短篇小说集《绿梦》(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此书填补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没有拉祜族作家文学的空白并被载入了文学史,收录的短篇小说《蕨蕨草》荣获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政府最高奖“骏马奖”(新人新作奖);(3)民间文学集《拉祜族民间文学集》(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4)中篇小说集《疯兰》(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5)纪实文学集《边地民族花》(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6)纪实文学集《绿满拉祜山》(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7)中国第一部拉祜族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母枪》(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此书作为中国当代中国少数民族作家经典作品推出;(8)长篇小说《麻石街的女人》(花城出版社2006年版);(9)个人演唱专辑《拉祜情声——心灵的歌谣》(广东音像出版社2009年版);(10)长篇小说《骑楼里的女人》(云南民族出版社2011年版);(11)原创民族音乐专辑《妈妈背上的歌——拉祜山歌谣》民族语版,由娜朵作词、作曲、用五种语言(拉祜语、傣语、佤语、哈尼语、云南方言)演唱。(广东音像出版社2014年版);(12)原创民族音乐专辑《麻栗花——遥远的歌谣》普通话版,由娜朵作词、作曲、演唱。(广东音像出版社2014年版);(13)原创民族音乐专辑《拉祜山的传说——古老的歌谣》器乐演奏版,由娜朵作曲、配诗,著名国乐演奏家谭炎健教授倾情演绎。(广东音像出版社2014年版);(14)散文集《秋过乌蒙山——娜朵手记》(云南民族出版社2015年版);(15)长篇童话《边地丛林密码》(云南民族出版社2015年版);(16)娜朵艺术作品集(上卷·水墨作品《朵朵画语》·云南民族出版社2017年版)(17)娜朵艺术作品集(下卷·手机摄影作品《角落的倩影》·云南民族出版社2017年版)(18)原创民族音乐专辑(情歌专辑器乐版)《边寨恋歌——悠悠的歌谣》(广东音像出版社2017年版)。
微信是朵玫瑰花,多谢关注多谢转发。
长按二维码 点击”识别图中二维码”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拉祜族文化网

推荐【朵朵随笔】的热门文章

【朵朵随笔】拉祜族的服饰
【朵朵随笔】拉祜族的姓氏
【朵朵随笔】拉祜族的社会组织形态
【朵朵随笔】拉祜族的特色烤茶(新编视频版)
【朵朵随笔】拉祜族古老的通讯方式(文字版)

版权声明